作者:禾刀(武汉 职员)
在成都、武汉、重庆等诸多大城市推出一系列“购房落户”政策之后,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开忠教授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以拉动房地产市场的消费需求。(2月9日《中国经济周刊》)
从纯粹的经济角度来看,“购房落户”政策一旦开闸,的确可能对地方萎靡的楼市形成几许“良性”的刺激效果。然而,拿落户作为救市之举存在根本性的前提错误,即将二元户籍问题经济化。
首先,过去户籍坚冰之所以难以打破,一个重要借口是为了不致对城市形成强大压力,而如今,这种压力已经轻易地让位于经济发展,这是否反证,所谓的城市压力其实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户籍能否为地方经济发展所用?
众所周知,二元户籍由来已久,经过数十年的漫漫积累,各种基于二元户籍的政策已经体系庞大且坚硬无比。也可以这样说,现在的二元户籍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农业与非农户口问题,还包括依附于二元户籍政策之上的相关配套政策,比如教育、住房、就业、医疗、社会保险等几乎涵盖了各个方面。这也是一些地方尽管出台了一些措施,努力试图消除二元户籍政策却效果不大的根本原因所在。
也正是由于二元户籍政策的非公平性,导致户籍经济油然而生。于是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除了一些地方极力推行的“购房落户”政策外,还有“招商落户”、“投资落户”等多种选择性的落户政策。表面看来,这似乎是渐进式的户籍突破,但绝大多数又是以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交换条件。
也许有人要说,突破户籍政策为经济服务这是一举两得,表面看确似如此。但是,当二元户籍问题经济化后,所谓的户籍突破其实异化为为经济发展服务。而当户籍改革问题越来越多地变成了利益交换,一方面有碍户籍政策的公平,另一方面反向促使地方在户籍经济上动更多脑筋,继而拿公平作为交换条件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就业 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