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肩上的责任,为了心中的爱,宁波的1500多名援建者来到灾区,在余震不断、灰尘弥漫、蚊叮虫咬、天气炎热、几天不能洗澡的情况下奋战。
平地少,他们见缝插针,尽量利用公路边、广场、操场和小块空地建房,哪怕只能容下几套,也大老远地赶去搭建;时间紧,他们一天当成两天用,每天要干14个小时以上,往往下午三四时吃午饭,晚上十时多吃晚饭;条件差,他们睡帐篷,斗高温,战阴雨,喝冷水,吃方便面,不少人患上急性肠胃炎、口腔溃疡、皮肤病,但从没有人叫苦叫累。
一些偏远的安置点山道回环、路况复杂,材料运输非常困难,但宁波援建者没有退缩。大卡车进不去,就把材料搬到小皮卡上;小皮卡进不去,就用人力三轮车;人力三轮车也进不去的地方,援建队员就腰挂肩扛,蚂蚁搬家似地一点一点往里运。
下寺村安置点紧靠清水江,材料只能靠江堤旁一条当地人踩出的小路运进去。一天夜里,货车到村口时,已是十一点多,江面漆黑一片,涨起的江水淹没了大部分路段。司机不敢再往里开,押车的宁波建设集团施工员陈磊急了。“村民大热天的还住帐篷,我们援建人员等开工也已等了两天,今晚材料无论如何要运进去。”说完,陈磊拿出手电筒,跃进齐腰深的江水,引导货车沿江边往里开。卸完货返回时,他再次跳入江中,为货车当“灯塔”。
援建中,宁波施工企业的领导都在第一线,和工人们同甘共苦。年过五十的宁波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谭朝光和宁波建工集团副总经理郝强与施工队员一起住帐篷,顶烈日,跑山路,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
炎炎夏日,援建者的衣衫每天都被汗水浸透。谁都知道下了雨会凉快点,可他们却都害怕下雨。“一下雨,工地就全是稀泥,队伍进不了场,我们干着急。”建工集团安装工人小叶道出了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