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战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上海分中心理事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顾问

专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

长三角一体化2.0时代 期待宁波唱响更多“春之声”
  • 宁波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主席晓傅:宁波要抓住战略机遇,扬长补短提升宁波经济发展质量。

  • 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常务副校长崔峻:长三角一体化进入2.0版本,这是一个新的变化。

  • 宁波市科技局创新平台与合作处长张晓伟:宁波要及时抓住“家门口的机遇”,实现“强强联手”联手”,打造攀高向新的科创“朋友圈”。

  1. 1
  2. 2
  3. 2

张兆安

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

原副院长,原民建中央委员、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专访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兆安

向新而行 合奏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奋进曲
  • 宁波市工业和智能经济研究院长刘尚海:作为全国排名第六的制造业大城市,宁波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 宁波国际投资咨询公司投资发展研究院产业部经理邱新志:此次张兆安尼泊尔针对宁波制造业发展的建议立足前瞻布局,再次主动行动,为宁波在新一轮全球竞争格局中赢得发展主动权指明了方向。

  • 浙江智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寅杰:特别是他建议宁波要调动更多资源,紧密联动长三角,成立更多产业联盟,聚集产业资源,给了他不小的启示。

  1. 1
  2. 2
  3. 2

何万篷

管理学博士,正高级经济师,上海市领军人才。现任上海

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员,兼任中国统计学

会理事、上海未来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宏观经济学会理事

专访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员何万篷

从春天出发 拼出新“未来”
  • 市政府咨询委员会研究室主任程正逵:宁波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基础较好。不过,和同类先进城市比,也存在高端人才和科研机构短缺等问题。

  • 市数字经济局未来产业处处长华岗:宁波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有传统大优强企业前瞻性布局、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和高端科研机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和底气。

  • 浙江启迪科创集团总裁、宁波启迪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鼐:宁波未来产业的“增长点”,在于众多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中。

  1. 1
  2. 2
  3. 2

何建华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上海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

专访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何建华

扎根金融沃土 共谱“强国”新篇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副教授、宁波市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滕帆:宁波应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金融强国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将金融要素更充分、更合理、更及时地配置到社会经济发展之中。

  • 甬股交总经理周斌:要坚持金融高质量发展主题,更好践行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宗旨,着力提升企业服务质效。

  • 兴业银行宁波分行战略客户部(绿色金融部)副总经理徐挺:将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和项目,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1. 1
  2. 2
  3. 2

许正中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首席管理专家,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专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许正中

创新实干 把最大优势发挥到极致
  • 市委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顾锋娟:数字化浪潮汹涌而至,对宁波制度型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宁波应深入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和强化港口的枢纽功能,进一步提升宁波开放能级。

  • 市商务局贸促处处长费建明:希望政企一心,共同推动国际贸易朝着规模更大、质量更高、结构更优的方向发展,使宁波高水平开放持续先人一步。

  1. 1
  2. 2

杨宜勇

国家发改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国家发改委

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

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专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杨宜勇

锻长板补短板 探路共同富裕
  • 宁波市社会科学院(市社科联)党组书记、院长(主席)傅晓: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作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市,宁波要在增动能、优产业、重文化、促协调上下功夫。

  • 宁波市人力社保局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处副处长符杰:杨宜勇教授指出,宁波要拉长产业更强、创新更足、环境更优的长板,来支撑高质量充分就业等建议,清晰明了。

  1. 1
  2. 2

陈甬军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东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院长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甬军

发力“双循环” 增强“甬字号”核心竞争力
  • 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特聘院长、九三学社宁波市委科技专委会主任阮殿波:希望在更高层面进行统筹,加强科技、经信、发改几个部门间的协调布局,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的智库作用和联动力量,形成更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

  • 宁波君安控股有限公司的总裁汪新宇:要主动出击,把供应链、销售体系嫁接到海外当地,直接在他们的土地上“插秧”“播种”,加强国际供应链管理,将海外的需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商学院党委书记、宁波市金融研究院院长马翔教授:宁波可以以自贸试验区战略提升为契机,建设以液体化工品、铁矿砂、有色金属为重点的全国大宗商品进口通道,提升特色商品跨境贸易和保税服务能力……

  1. 1
  2. 2
  3. 3

吕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

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专访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吕越

最大优势成就城市更大格局
  • 宁波市商务局局长励成杰:当前,面对国际市场需求疲弱,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商务部门将着力打好外贸“稳拓调”组合拳,以外贸的“稳”“进”“立”为全国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 老一辈企业家、宁波如意创始人储吉旺:全球发展,是解决一切“小院高墙”的金钥匙。具体到现代企业发展,就要坚持五大创新法则……

  • 宁波时代铝箔副总经理岳修波:宏观环境是所有人要面对的,不应该是逃避的借口。唯有回归微观,聚焦自身才能穿越经济周期,立于不败之地。

  1. 1
  2. 2
  3. 3

盛世豪

经济学博士,教授,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专访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盛世豪

高处着笔 打造区域合作“新样板”
  • 江厦智库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魏玉祺:新发展阶段,宁波应以向海图强的海洋文化、海洋精神为指引,在制度层面敢闯敢创,在区域合作中敢为人先。

  • 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杰:要加强内外联动,持续引入央企、外资,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外资集聚区,培育适合重点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的创新生态。

  1. 1
  2. 2

潘毅刚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

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委员

专访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潘毅刚

致广大而尽精微 打造数实融合“新高地”
  •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副校长、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执行院长曾文军教授:要“双向牵动”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同时,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 宁波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宁波市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专家何仲昆:宁波注重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明确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目标,并将工业互联网列为重点建设的三大科创高地目标之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 野马电池总经理余谷峰:野马电池通过数字化转型,不仅全面提升了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客户获取能力等,还积蓄了可持续的研发创新力量,呈现“投资—效益”的正向螺旋上升态势。

  1. 1
  2. 2
  3. 2
Previous Next PreviousNext
01234567891011
Previous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