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从生态省建设到美丽中国建设
稿源: 浙江在线   2018-07-26 08:20:00 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八八战略”十五年视频展播 【专题】“八八战略”再深化 改革开放再出发

秀山丽水,天生丽质。

  三、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探索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系统、完整、深刻地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他在浙江工作期间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以及历届浙江省委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接力奋斗,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在精神实质上是高度契合的,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素材。

  1.从“两山”理念到“六大原则”: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主线一以贯之。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两山”重要理念,既是对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状况及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对生态经济学理论的形象概括,更是处理好环境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指导原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的灵魂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两山”理念作了进一步的阐发。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回答是对“两山”理念的丰富完善。“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说明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要兼顾,而且能够兼顾;“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说明生态环境保护要作为前提,坚持“生态优先”,因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明生态环境就是宝贵资源,是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所以要坚持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这为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2015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进《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时,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略,并强调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和恪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基本原则。六大基本原则,以内涵丰富的生态优先观、绿色发展观、生态惠民观、生态系统观、生态法治观、全球治理观,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两山”重要理念的进一步丰富深化,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2.从生态省建设到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要求一以贯之。生态省建设是浙江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牵引。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既抓美丽城市建设,又抓美丽乡村建设,并注意城乡统筹,强调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努力把浙江建设成为具有比较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家园、繁荣的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省份。之后,浙江制定《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浙江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美丽浙江”建设要求,都强调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强调富饶秀美、和谐安康、人文昌盛、宜业宜居的内容要求。浙江生态省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要求和丰富实践,为习近平总书记统筹谋划“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生动案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升华。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人民幸福。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要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和美丽人居有机融合”。201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全国生态环境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即: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中国,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

  3.从区域生态治理到国家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谋划一以贯之。习近平同志历来把生态环境工作看得很重,历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所著的《之江新语》232篇短论中,有19篇专门讲“两山”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他还多次指出,“创建生态省,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战略任务”“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强调“把建设生态省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齐心协力搞好生态省建设”。生态省建设从方案起草、体系设计、规划论证到建设推进,习近平同志都亲力亲为,全程参与。习近平同志将生态省建设列为“八八战略”之一,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底色”,展示了他对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和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深刻洞察和精准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明确地把生态文明时代作为继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之后的一个新阶段,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政治,关乎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015年10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国家五年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和新部署,更是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推动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4.从区域规章到党规国法: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思维一以贯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宏大变革,涉及面宽、影响深远、难度极大,需要动真碰硬、锐意革新。要打破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一手较硬、环境保护一手较软”的怪圈,必须建立和施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保驾护航。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十分重视以法治思维推进生态省建设。他指出,“法治建设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保障”“抓紧制定和完善促进资源节约利用、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制定更加严密的节约的标准,建立强制淘汰制度,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新上建设项目的资源评价体系”。在他的推动下,浙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规章,比如《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3)、《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2004)、《浙江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2006)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推动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轨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门就“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部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时,特别强调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与此同时,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也相应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整或加强,更为重要的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宪法层面。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32条明确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意味着,一是把包括“绿色发展”理念在内的新发展理念纳入宪法;二是把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纳入宪法;三是把“美丽中国”作为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纳入宪法。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原标题:从生态省建设到美丽中国建设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从生态省建设到美丽中国建设

稿源: 浙江在线 2018-07-26 08:20:00

秀山丽水,天生丽质。

  三、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探索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系统、完整、深刻地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他在浙江工作期间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以及历届浙江省委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接力奋斗,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在精神实质上是高度契合的,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素材。

  1.从“两山”理念到“六大原则”: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主线一以贯之。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两山”重要理念,既是对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状况及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对生态经济学理论的形象概括,更是处理好环境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指导原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的灵魂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两山”理念作了进一步的阐发。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回答是对“两山”理念的丰富完善。“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说明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要兼顾,而且能够兼顾;“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说明生态环境保护要作为前提,坚持“生态优先”,因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明生态环境就是宝贵资源,是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所以要坚持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这为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2015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进《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时,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略,并强调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和恪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基本原则。六大基本原则,以内涵丰富的生态优先观、绿色发展观、生态惠民观、生态系统观、生态法治观、全球治理观,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两山”重要理念的进一步丰富深化,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2.从生态省建设到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要求一以贯之。生态省建设是浙江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牵引。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既抓美丽城市建设,又抓美丽乡村建设,并注意城乡统筹,强调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努力把浙江建设成为具有比较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家园、繁荣的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省份。之后,浙江制定《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浙江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美丽浙江”建设要求,都强调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强调富饶秀美、和谐安康、人文昌盛、宜业宜居的内容要求。浙江生态省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要求和丰富实践,为习近平总书记统筹谋划“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生动案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升华。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人民幸福。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要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和美丽人居有机融合”。201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全国生态环境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即: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中国,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

  3.从区域生态治理到国家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谋划一以贯之。习近平同志历来把生态环境工作看得很重,历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所著的《之江新语》232篇短论中,有19篇专门讲“两山”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他还多次指出,“创建生态省,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战略任务”“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强调“把建设生态省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齐心协力搞好生态省建设”。生态省建设从方案起草、体系设计、规划论证到建设推进,习近平同志都亲力亲为,全程参与。习近平同志将生态省建设列为“八八战略”之一,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底色”,展示了他对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和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深刻洞察和精准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明确地把生态文明时代作为继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之后的一个新阶段,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政治,关乎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015年10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国家五年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和新部署,更是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推动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4.从区域规章到党规国法: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思维一以贯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宏大变革,涉及面宽、影响深远、难度极大,需要动真碰硬、锐意革新。要打破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一手较硬、环境保护一手较软”的怪圈,必须建立和施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保驾护航。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十分重视以法治思维推进生态省建设。他指出,“法治建设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保障”“抓紧制定和完善促进资源节约利用、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制定更加严密的节约的标准,建立强制淘汰制度,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新上建设项目的资源评价体系”。在他的推动下,浙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规章,比如《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3)、《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2004)、《浙江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2006)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推动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轨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门就“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部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时,特别强调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与此同时,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也相应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整或加强,更为重要的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宪法层面。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32条明确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意味着,一是把包括“绿色发展”理念在内的新发展理念纳入宪法;二是把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纳入宪法;三是把“美丽中国”作为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纳入宪法。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原标题:从生态省建设到美丽中国建设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