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梅子满
丰田将它在中国境内唯一的研发中心设在了苏州,英格索兰将它的亚太区研发中心设在了苏州,礼来制药设立了苏州欧米尼医药研发中心,韩国世钟在苏州设立了汽配研发中心……
遍布古迹的苏州,仿佛是一个磁力超强的磁场,吸引众多外资企业争相来此安家落户,其中光世界500强企业就有数百家。
苏州是一个善于创造模式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它先后创造了乡镇企业模式、昆山模式、园区模式、张家港精神……近年来,“苏州模式”的最新内涵是招商引资。尽管在金融危机后,苏州的招商引资步伐有些放缓,但这并不妨碍众多城市带着虔诚的学习心态来苏州取经,并以此检讨自己的不足。
离中国经济增长梦之极上海那么近,没有机场更没有大型的港口,也没有中国最好的大学作为人才支撑,吴侬软语虽然好听,显然也没有那么大的魅力,苏州到底赢在哪里?
不在于,它拥有数千年的古老历史,尽管这也是重要的城市软环境;不在于,它拥有多少园区,尽管它拥有国家级、省级的园区不少;不在于,它能给外商多少的优惠政策,尽管这确实相当重要……
重要的是,观念!
当改革的意识超前于其他城市萌生于此时,各种模式诞生于兹便成为必然;当服务意识真正化为深入骨髓的自觉行动时,无数企业的接踵而至、苏州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也就不难理解,快速复制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和经验也就变得理所当然;当创新的意识在这片城市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时,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苏州会诞生超过江苏全省六成的创新企业,江苏唯一、全国仅有13席的中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市会落户于此……
观念先行,繁荣和发展可期。到去年年底,在这片不到全国0.1%的土地上,密布着近40万家企业,在全国所有城市企业总数排名中位居第5;“种”出了1.35万亿的GDP,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居于领先地位。
无法预料,目前的苏州模式能走多远。但一点可以肯定,一座善于吸收借鉴,勇于吐故纳新,不断因应时代变化而变革观念的城市,是有前途的。
苏州数字(2014年)
地区生产总值:1.35万亿元,增长8%;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43.8亿元,增长8.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6万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万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30.7亿元,增长3.8%
金融总资产:3.4万亿元,增长13.3%。
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5000亿元,增长40%
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69家。
人才总量:21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5.5万人,高技能人才46.6万人
进出口总额:3113.1亿美元
苏州目标(到2020年)
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超过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6件以上;
人均GDP达到3万美元左右;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
城镇化率提升到75%以上
培育拥有50家具有自主品牌的地标型企业,其中2-3家要进入世界500强。
工业企业进区聚集度超过95%,培育形成5-10条年产出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先进产业和产品链。
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2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