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宁波网首页
免费邮箱 注册
登录宁波网会员平台 | 宁报集团检索中心
首页 | 国内 | 国际 | 财经 | 社会 | 娱乐 | 体育 | 专题 | 宁波 | 民生 | 第一现场 | 对话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罗正达:永不遗忘的军礼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4-20 14:36:41   稿源: 东南商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打印

  罗正达用左手行了一个军礼,只有在战争中失去右手的军人才被允许用左手行军礼。

  罗正达:永不遗忘的军礼

  在慈溪观海卫镇高店根街,一处60多年的老房子里,罗正达一个人住了数十年。这个94岁的高龄老人每天自己买菜、做饭、洗衣、收拾屋子,仅靠一只左手———这就是他当年当兵付出的代价。

  1937年10月20日,淞沪会战打响,前方不断有伤亡消息传来。读过一点书的他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于是在深夜悄悄出了家门,瞒着父母去浒山报名参军。

  参军后他进入陆军45师,当时淞沪会战已经接近尾声,虽然也在前线,但是作为新兵并没有和敌军直接交锋,每天的工作就是搬子弹和运送伤员。而且只能在晚上行动,白天,“日本人的飞机像蚊子一样在天上转”,警报一个接着一个。

  “战争就像绞肉机,死的人多,伤员一个接一个,尸体都是一片一片的。”老人用一种非常平静的语气来描述70多年前惨烈场景。他说,那个时候年轻,懵懵懂懂的,不知道害怕。

  淞沪会战结束后,他随所在的45师一直撤离到河南。第二年开春起,他们一直在孟县一带训练,遗憾的是,还没来得及跟鬼子真刀真枪的拼,右手就没了。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他们在进行实战训练时,手榴弹的在手中炸了,他一下子晕了过去,在医院醒来的时候,医生说右手已经保不住了。

  他做了截肢手术,在医院里休养了两年,然后转到了陕西汉中的荣誉军人第四教养院。在那里,军政部军医署给他们这批因伤致残的军人量身定做了假肢。

  假肢的编号是1868,据说这也意味着,至少有1868个人在战争中失去了右手。

  内战开始,国民党政府无力再照顾他们,自己搭车回家。他还清楚地记得辗转的路线:“汉中转到宝鸡,再经过潼关、洛阳、徐州、南京、上海,再到宁波。”

  爸妈都还在,预想中抱头痛哭的场景没有出现,他们欢天喜地地张罗,好像根本没看见儿子少了一只手。

  “这就是战争,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的呢。”

  接下来,还像以前一样,跟着父母做小生意,卖染料,像普通老百姓一样活着,只不过终身未婚,“少一只手的人,不好拖累人家的”。

  父母过世后,他一个人住,家在一个临时菜场里面,木结构的老房子,门窗都没了颜色,地板踩上去吱呀作响,两条凳子上搭一张破旧的门板,上面积了灰的陈年杂物让屋子显得更逼仄。初看就是个寒碜的农居,但细看,又会发现主人和普通农民的不同。

  靠门和床对面的两面墙上,分别挂着大大的世界地图和东南亚的地图,和满墙挂着的竹篮、箩筐、日历形成鲜明的对比。

  “你们别笑啊,我这人吧,没事就喜欢研究国际形势,总操心些和自己没关的事儿。”罗正达显得有点不好意思。

  老人是低保户,每个月可以拿到800元补贴,他觉得够了。冰箱里面,有牛奶、鸡蛋、荤素菜,墙角是一排自制的杨梅酒,他对生活没有别的要求。

  记者给他拍照的时候,他坚持换了一件衬衣,举起左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一个他数十年来不曾遗忘的军礼。

原标题:
编辑: 郭静
图片新闻
65岁老太玩转钢管舞
交警开宝马撞死5个月大男婴
水果摊里出来的肌肉哥
女子喝醉酒 砸店砸车咬民警
父亲在女儿T恤上印自身肌肉照
男子与毒蛇亲吻差点被咬死
夫妇拍婚纱照现“鬼娃”面孔
俄美女模特雪地里拥抱灰熊
24小时新闻点击榜
 
热图推荐
消费提醒
 
中国社会
 
环球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