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宁波网首页
免费邮箱 注册
登录宁波网会员平台 | 宁报集团检索中心
首页 | 国内 | 国际 | 财经 | 社会 | 娱乐 | 体育 | 专题 | 宁波 | 民生 | 第一现场 | 对话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与海争锋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2-25 17:13:23   稿源: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打印

  黄文杰

  三北平原是天、地、人的合力造就的大美之作。自史前河姆渡文明在海侵中湮灭之后,大约于公元前500年,陆续有先民迁入慈溪翠屏山北成陆的三北平原,人们开始围绕着自然形成的瀉湖边繁衍生息。在上林湖、里杜湖、白洋湖一带,从东汉晚期开始还兴起了青瓷的烧制,一直延及到北宋,跨时一千余年;在唐代则设置了官窑,以秘色瓷而著称。这些青瓷远销海外,在东亚、东南亚,直至西亚、非洲等都发现了青瓷的遗存,构成了一条清晰的海上陶瓷之路,故而在青瓷上也刻上了西亚人形象等海外文化的印记。

  据现有的长江口研究,长江来沙约40%随涨潮流进入世界三大强潮湾之一的杭州湾北侧,又随落潮流从南侧出,落淤在南岸庵东滩地上,形成了现今扇贝般的隆突;唐代以后,因钱塘湾河口向北迁移逐渐定型,加上庵东沙咀的形成,成陆加速,近千年中超过600平方公里的大海变成桑田。

  新涂地成陆加快后,人们开始围塘垦殖。围塘的目的防止海潮侵袭、免除盐碱化,修筑始于汉唐,史称“散塘”。北宋时,政府开始主导筑塘工程,即大古塘之始。元大德年间,三北沿海遭遇大规模塌堤的灾难,海塘几乎全部被毁。此后屡毁屡建,逐步外移;至清代完成三塘至六塘的工程。民国期间,修筑七塘。如果从高处鸟瞰,高高的堤坝与堤坝下明晃晃的横江,仿佛树木的年轮,又如扇贝的纹理,一圈圈向大海推进。

  一道道海塘真实记录了海退人进的年轮更替,展现着慈溪跳跃式的历史发展。对未垦之地的向往,激励着移民后代,以及新来的移民,不断向北进发。人口从北宋的十多万,到清初的二十多万,到建国时的五十多万,到当下的一百多万;三北平原呈现为蓬勃奋进的历史过程。而由于自然河道形成缓慢,致使滨海平原上的河网,全部由人工开掘而成。东西横河称为江河,如大古塘河、六塘江等;南北直水称浦,如淞浦、徐家浦;其间密布各种蓄淡的人工湖泊。三北平原是中国最为宽广的人工河区之一,所谓“十里横塘聚万家”。在盈盈绿水间,开敞的沃野里,婆娑的樟树林下,自南而北,以与大古塘、潮塘、七塘为主,形成三条人口聚居的城镇带,一个个炊烟轻飘的耸立着马头墙的村庄,组成了诗画江南。

  盐碱地滋养了一种特殊的白色产业:盐业。《越绝书》说古越即设盐官,翠屏山丘陵北麓诸盐场,可能从春秋起就已经存在,是我国海盐生产的起源地之一。《宋史•食盐志下四》记载,沿着大古塘,自东至西依次有龙头场、鸣鹤场、石堰场等三大盐场,所产海盐广销浙、赣、苏、皖、沪五地。庵东盐场始建于唐初,晒盐史一直漫延1300多年;随着海岸线北移,至清代逐渐成为三北盐场的中心。1916年,余姚盐公署石堰场迁场署至庵东,形成近十万亩的庵东盐区,为全国十大盐场之一。盐产量曾长期居全省之冠,号称“浙江盐都”。1950年,庵东上交盐税占浙江省盐税总收入的63.18%,占宁波地区盐税收入的96.66%。因此,庵东曾多次单独被设为特区,县级编制,直接隶属于宁波地区、专署管辖。到了20世纪70年代,庵东盐产量仍占全省总产量的一半。可以说,庵东的早期历史就是一部盐业生产史,盐业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由于盐业生产的需要,庵东的邮电、通讯、气象等设施及设置均为全省各乡镇之最先;1976年,在庵东还创办了“五七”盐业大学。20世纪80年代以后,因为现代盐业生产的变化,盐田逐渐减少;至2001年11月,全部消失。

 

 [1] [2] 下一页
原标题: 与海争锋
编辑: 沈媛仪
图片新闻
停车场惊现死亡小老虎
杭州羊年首场汉式婚礼
"大陆阿里山"茶绿樱红美到爆
中国空军发卡通画拜年
24名佳丽争夺“德国小姐”
乌克兰士兵阅兵式上摔下坦克
浪漫情侣被画进迪斯尼童话世界
意男子钓上2.67米长巨型鲶鱼
24小时新闻点击榜
 
热图推荐
消费提醒
 
中国社会
 
环球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