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海曙牡丹社区严婉贞服务社志愿者为环卫工人提供消暑食品。 记者 刘波 摄
率先发布社区志愿服务制度,设立攒积分、享服务的积分回馈制度,“每月5帮您”总在老时间老地点与市民见面……宁波的社区志愿服务,已不再停留在组织一些活动、做几件好事、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等这些“细枝末节”上,而是开始着眼于构建并完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用制度为志愿服务护航。
志愿服务的生命力在于活动,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常态、制度化。正是在这些常态化、制度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宁波的社区志愿服务焕发出勃勃生机。
海曙:推出社区志愿服务制度
日前,海曙区在全省率先发布了具有宁波特色的《社区志愿服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制度》),海曙社区志愿服务自此有了地方标准。
海曙志愿服务起步早,但和很多地方一样,海曙区社区、民间志愿组织数量庞大,服务形式却似“游击队”,做社会公益事业很难聚点拢面成规模,社区志愿服务在开展中存在诸多瓶颈。
“我们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目前有志愿者356名,经整合共有28个志愿团队,服务内容主要有环境保护、扶贫帮困、社区服务、邻里互助等8个大类。”西门街道新芝社区书记陈姗霞说,“但随着社区志愿服务越来越多样化,社区也存在着管理难度大、缺少培训等难题。”
《制度》出台后,该难题将得到解决。海曙区民政局专门设立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民间社会组织的孵化基地,并以此为基础,着重培训志愿者骨干和培育志愿者团队领袖,并由团队负责人召集志愿者,组建志愿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