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菜店受欢迎
李彩娜 新发地连锁便民菜店店主
1月20日,下午5:30,正是该准备晚饭的时候。位于北京市方庄社区的新发地连锁便民菜店迎来了一天中的客流高峰。不到半小时,小店接待了20多位顾客。“大年三十你们还营业吗?”“营业,你放心吧。”店主李彩娜一边麻利地称重收钱,一边和熟悉的顾客聊天。
从2008年起,为保障供给稳定,减少流通环节,有效平抑市场物价,新发地市场开始在北京市区内建立便民菜店,目前已达150家。
李彩娜和丈夫是最早入选的一批经营者。在20多平方米的小店里,一侧的货架分3层,蔬菜足有五六十种,另一侧还有10余种水果。“我们每天打电话向新发地市场订货,我爱人第二天早上3:30和下午4:30开车到新发地取。”李彩娜说,春节快到了,蔬菜和水果销得快,每天要比平时多拿1000元钱左右的货。
周围居民对便民菜店很认可。“小店离家近,货很全,不用担心缺斤短两,缺什么随时来买。最重要的是,价格很公道。”社区居民李惠云说。同样是一斤尖椒,李彩娜的便民菜店明码标价是4.8元,相隔30米的另一家小店卖5.5元,社区里一家大型超市的售价则为6.9元。相较之下,新发地连锁便民菜店的价格优势显而易见。
李彩娜道出了低价背后的秘密。一是政府免除了便民菜店的房租,二是新发地市场对他们有优惠,但条件是向老百姓零售应季常规蔬菜不加价,其他蔬菜限定加价。“这样一来,我们也有赚头,虽然不多,但收入算稳定,比给别人打工强。”李彩娜说。
张月琳介绍,为解决用地紧张的问题,让便民菜店适应更多社区,新发地市场从2012年开始尝试便民蔬菜直通车服务,用箱式货车定时定点进社区销售,去年这项业务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深受欢迎。
晚上6:30,寻常百姓家的饭菜已经上桌,李彩娜的忙碌刚告一段落,“我们的店会一直开到晚上9点半,总有回来晚的人需要买菜做饭吧。”
农批市场的繁忙三日
稿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14-01-27 11:46:33
便民菜店受欢迎
李彩娜 新发地连锁便民菜店店主
1月20日,下午5:30,正是该准备晚饭的时候。位于北京市方庄社区的新发地连锁便民菜店迎来了一天中的客流高峰。不到半小时,小店接待了20多位顾客。“大年三十你们还营业吗?”“营业,你放心吧。”店主李彩娜一边麻利地称重收钱,一边和熟悉的顾客聊天。
从2008年起,为保障供给稳定,减少流通环节,有效平抑市场物价,新发地市场开始在北京市区内建立便民菜店,目前已达150家。
李彩娜和丈夫是最早入选的一批经营者。在20多平方米的小店里,一侧的货架分3层,蔬菜足有五六十种,另一侧还有10余种水果。“我们每天打电话向新发地市场订货,我爱人第二天早上3:30和下午4:30开车到新发地取。”李彩娜说,春节快到了,蔬菜和水果销得快,每天要比平时多拿1000元钱左右的货。
周围居民对便民菜店很认可。“小店离家近,货很全,不用担心缺斤短两,缺什么随时来买。最重要的是,价格很公道。”社区居民李惠云说。同样是一斤尖椒,李彩娜的便民菜店明码标价是4.8元,相隔30米的另一家小店卖5.5元,社区里一家大型超市的售价则为6.9元。相较之下,新发地连锁便民菜店的价格优势显而易见。
李彩娜道出了低价背后的秘密。一是政府免除了便民菜店的房租,二是新发地市场对他们有优惠,但条件是向老百姓零售应季常规蔬菜不加价,其他蔬菜限定加价。“这样一来,我们也有赚头,虽然不多,但收入算稳定,比给别人打工强。”李彩娜说。
张月琳介绍,为解决用地紧张的问题,让便民菜店适应更多社区,新发地市场从2012年开始尝试便民蔬菜直通车服务,用箱式货车定时定点进社区销售,去年这项业务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深受欢迎。
晚上6:30,寻常百姓家的饭菜已经上桌,李彩娜的忙碌刚告一段落,“我们的店会一直开到晚上9点半,总有回来晚的人需要买菜做饭吧。”
编辑: 吴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