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课题组
工业文化遗产是指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留存的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我国文物界2006年正式提出“工业遗产”概念,2009年正式将工业遗产列入文物保护范畴。工业遗产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阅读城市”的重要物质依托,是工业文明留下的宝贵财富。近几年来,工业遗产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工业遗产保护开发迫在眉睫。
宁波是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重要的沿海港口和工业城市,而江东区曾是宁波重要的工业基地。160多年的近现代工业发展史,在甬江和奉化江的东岸留下了不少有价值的工业遗产,这些遗产不仅是江东区历史文化的一条根脉,也是宁波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宁波百年工业文明兴衰的历史见证。加强对江东和宁波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实现留根、传承和发展,探索新模式、新思路,对保护和传承宁波独特的工业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江东工业文明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脉络
江东工业文明的孕育与起源可追溯到宋元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成型于明清时代的手工作坊,发展于近代开埠以后民族工业的兴起,繁荣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营企业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民营企业,江东的工业文明史也是宁波工业发展历史的代表和缩影。
北宋王安石在鄞东兴修水利,成为江东农耕文化厚重的开端。江东历史上农耕文化发达,素有“买田要东乡,儿子要亲生”的谚语。宋元时期的宁波人已精于纺织、铸造、酿酒等生产。江东水利工程堪称经典,经改建后至今还在发挥作用,如大石碶等,它们代表了农耕时代宁波经济发展的水平,也成为了宁波工业文明的源头。
到打破海禁、走向大海的时代,江东成为了中国海上丝茶之路的起点,也成了宁波走向海洋文化的起点。唐代以来,三江口一带就是宁波木帆船时代的海运码头,1842年开埠后,以庆安会馆为代表的海商文化兴起,使木船时代发达的手工业如修船、打铁等更加成熟。至1907年间,江东成为了宁波市打铁、火柴、皂烛、化妆品、食品等手工生产作坊的主要集中地。
19世纪末,宁波商帮文化兴起,江东成为了宁波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创办于1885年的大昌布厂是宁波最早的工厂企业。人们曾用“三支半烟囱”来形容当时宁波工业发展,而1905年的和丰纱厂、1931年的太丰面粉厂是其中的两支。和丰纱厂几乎见证了从19世纪末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半个世纪内,宁波近代工业所经历的兴起、发展、衰退、动荡的艰难时期的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宁波数以百计的工厂企业落户江东,工厂企业几乎囊括了所有门类。这些企业,对促进宁波地区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江东民营企业走向了世界,迈上了新台阶。
二、江东工业遗产保护开发现状
历史上江东拥有数以百计的大型工厂企业,许多在建筑特色、设施设备、厂区布局、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并带着一个时代的烙印,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一)工业遗产分布情况
1、在地理分布上,呈沿江工业带和东延条状特点。沿江工业带是指在城区段的甬江、奉化江东岸,从北到南,有江东北路、江东南路沿江连成一线的十几公里的公路带,在这条公路带东侧,曾分布着以和丰纱厂、太丰面粉厂等为代表的规模较大的50多家工厂企业。东延条状辐射是指以江东北路和江东南路沿线为起点向东延伸,依次从惊驾路到周宿渡路等多条重要中心街路。沿着这些重要街路曾经分布着近50多家重要的工厂企业,如万信纱厂、宁波自来水厂等,都是宁波人耳熟能详的老企业。
2、在历史上呈递增式发展趋势。宁波工业文明历史总体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繁荣到高速发展等几个重要阶段,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呈递增式发展趋势。旧中国,宁波民族工业十分薄弱,江东仅有和丰纱厂等几家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工厂企业。新中国成立后,宁波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形成了独立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江东自1950年至1976年的短短20年间,近百家工厂企业相继创办成立。改革开放后,仅江东的乡镇工业、高新企业就已数以千计,进入了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发展阶段。
(二)工业遗产留存和保护开发状况
江东的工业遗产,有些已列入文保单位留存,但更多的尚未梳理,即将面临拆迁,为此我们对江东具有开发保护价值的工业遗产进行初步排摸和梳理。
1、具有可保护开发价值的工业遗产。经调查走访和初步统计,目前江东已发现的具有可保护开发价值的工业遗存共有21处(统计表略)。
在21处工业遗存中,保留较完整的宁波渔轮厂等5家厂区,可开发利用的价值和空间最大。它们不仅具有保存完好的原厂房、旧厂址,而且它们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也具有丰富的文物价值。
2、已被保护或开发的工业遗产(统计表略)。在上述具有可保护开发价值的21处工业遗存中,已被保护开发的有12处。其中 有的属于宁波市规划开发,有的属江东区通过企业自主开发。在已保护开发的12处工业遗存中不乏成功案例,如改造而成的和丰创意广场和宁波书城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宁波工业遗产保护开发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江东工业遗产保护开发为例
稿源: 2013-11-15 15:11:23
江东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课题组
工业文化遗产是指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留存的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我国文物界2006年正式提出“工业遗产”概念,2009年正式将工业遗产列入文物保护范畴。工业遗产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阅读城市”的重要物质依托,是工业文明留下的宝贵财富。近几年来,工业遗产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工业遗产保护开发迫在眉睫。
宁波是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重要的沿海港口和工业城市,而江东区曾是宁波重要的工业基地。160多年的近现代工业发展史,在甬江和奉化江的东岸留下了不少有价值的工业遗产,这些遗产不仅是江东区历史文化的一条根脉,也是宁波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宁波百年工业文明兴衰的历史见证。加强对江东和宁波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实现留根、传承和发展,探索新模式、新思路,对保护和传承宁波独特的工业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江东工业文明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脉络
江东工业文明的孕育与起源可追溯到宋元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成型于明清时代的手工作坊,发展于近代开埠以后民族工业的兴起,繁荣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营企业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民营企业,江东的工业文明史也是宁波工业发展历史的代表和缩影。
北宋王安石在鄞东兴修水利,成为江东农耕文化厚重的开端。江东历史上农耕文化发达,素有“买田要东乡,儿子要亲生”的谚语。宋元时期的宁波人已精于纺织、铸造、酿酒等生产。江东水利工程堪称经典,经改建后至今还在发挥作用,如大石碶等,它们代表了农耕时代宁波经济发展的水平,也成为了宁波工业文明的源头。
到打破海禁、走向大海的时代,江东成为了中国海上丝茶之路的起点,也成了宁波走向海洋文化的起点。唐代以来,三江口一带就是宁波木帆船时代的海运码头,1842年开埠后,以庆安会馆为代表的海商文化兴起,使木船时代发达的手工业如修船、打铁等更加成熟。至1907年间,江东成为了宁波市打铁、火柴、皂烛、化妆品、食品等手工生产作坊的主要集中地。
19世纪末,宁波商帮文化兴起,江东成为了宁波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创办于1885年的大昌布厂是宁波最早的工厂企业。人们曾用“三支半烟囱”来形容当时宁波工业发展,而1905年的和丰纱厂、1931年的太丰面粉厂是其中的两支。和丰纱厂几乎见证了从19世纪末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半个世纪内,宁波近代工业所经历的兴起、发展、衰退、动荡的艰难时期的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宁波数以百计的工厂企业落户江东,工厂企业几乎囊括了所有门类。这些企业,对促进宁波地区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江东民营企业走向了世界,迈上了新台阶。
二、江东工业遗产保护开发现状
历史上江东拥有数以百计的大型工厂企业,许多在建筑特色、设施设备、厂区布局、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并带着一个时代的烙印,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一)工业遗产分布情况
1、在地理分布上,呈沿江工业带和东延条状特点。沿江工业带是指在城区段的甬江、奉化江东岸,从北到南,有江东北路、江东南路沿江连成一线的十几公里的公路带,在这条公路带东侧,曾分布着以和丰纱厂、太丰面粉厂等为代表的规模较大的50多家工厂企业。东延条状辐射是指以江东北路和江东南路沿线为起点向东延伸,依次从惊驾路到周宿渡路等多条重要中心街路。沿着这些重要街路曾经分布着近50多家重要的工厂企业,如万信纱厂、宁波自来水厂等,都是宁波人耳熟能详的老企业。
2、在历史上呈递增式发展趋势。宁波工业文明历史总体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繁荣到高速发展等几个重要阶段,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呈递增式发展趋势。旧中国,宁波民族工业十分薄弱,江东仅有和丰纱厂等几家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工厂企业。新中国成立后,宁波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形成了独立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江东自1950年至1976年的短短20年间,近百家工厂企业相继创办成立。改革开放后,仅江东的乡镇工业、高新企业就已数以千计,进入了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发展阶段。
(二)工业遗产留存和保护开发状况
江东的工业遗产,有些已列入文保单位留存,但更多的尚未梳理,即将面临拆迁,为此我们对江东具有开发保护价值的工业遗产进行初步排摸和梳理。
1、具有可保护开发价值的工业遗产。经调查走访和初步统计,目前江东已发现的具有可保护开发价值的工业遗存共有21处(统计表略)。
在21处工业遗存中,保留较完整的宁波渔轮厂等5家厂区,可开发利用的价值和空间最大。它们不仅具有保存完好的原厂房、旧厂址,而且它们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也具有丰富的文物价值。
2、已被保护或开发的工业遗产(统计表略)。在上述具有可保护开发价值的21处工业遗存中,已被保护开发的有12处。其中 有的属于宁波市规划开发,有的属江东区通过企业自主开发。在已保护开发的12处工业遗存中不乏成功案例,如改造而成的和丰创意广场和宁波书城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