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是7000年河姆渡史前文化发祥地、“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和中国大运河最南端出海口,拥有类型多元、底蕴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198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不断更新,事业基础不断夯实,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文物事业已成为全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助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
一、文物普查与保护量质并举,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水平整体提升
(一)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自2006年我市被列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试点地区以来,我们始终坚持边普查、边保护,做到文物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举,创新开展了实地调查及验收试点、水下文物普查和援助青海等工作,受到国家文物局表彰推广。到2011年底,普查工作圆满完成,全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8302处,其中新发现6905处,复查1399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1553处,其中国家级22处、省级70处,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3项(大运河、海上丝绸之路、上林湖越窑遗址),国家大遗址2处(大运河、上林湖越窑遗址),文物资源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118座历史文化名城前列。2008年,“浙东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重新评估,被纳入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序列,使宁波成为中国大运河最南端的出海口,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线路申遗相衔接。
(二)文物保护力度明显加大。“十一五”期间,全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修缮、保护、抢救文物的热潮。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工作方针,全市3.3亿的财政资金带动了社会力量投资超过30亿元,用于历史街区、名镇古村保护,修缮了132处文物保护单位和10多万平方米的文物建筑。
(三)文化线路与大遗址保护取得新进展。我市牵头与扬州、蓬莱、广州、泉州、北海、漳州、福州等“海丝”城市加强沟通协作,建立了申遗常态化联席会议制度,达成了“海丝”联合申遗《宁波纲领》,“海丝”八城市文物联展即将开幕。上林湖越窑遗址会同浙江丽水龙泉青瓷窑址重新申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此外,徐霞客游线、浙东唐诗之路、明清海防大遗址、涉台文物等专项调查活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既整合了全市文物资源,又突出了宁波文化个性。
宁波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总体情况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2-06-21 19:16:09
宁波是7000年河姆渡史前文化发祥地、“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和中国大运河最南端出海口,拥有类型多元、底蕴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198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不断更新,事业基础不断夯实,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文物事业已成为全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助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
一、文物普查与保护量质并举,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水平整体提升
(一)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自2006年我市被列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试点地区以来,我们始终坚持边普查、边保护,做到文物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举,创新开展了实地调查及验收试点、水下文物普查和援助青海等工作,受到国家文物局表彰推广。到2011年底,普查工作圆满完成,全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8302处,其中新发现6905处,复查1399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1553处,其中国家级22处、省级70处,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3项(大运河、海上丝绸之路、上林湖越窑遗址),国家大遗址2处(大运河、上林湖越窑遗址),文物资源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118座历史文化名城前列。2008年,“浙东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重新评估,被纳入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序列,使宁波成为中国大运河最南端的出海口,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线路申遗相衔接。
(二)文物保护力度明显加大。“十一五”期间,全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修缮、保护、抢救文物的热潮。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工作方针,全市3.3亿的财政资金带动了社会力量投资超过30亿元,用于历史街区、名镇古村保护,修缮了132处文物保护单位和10多万平方米的文物建筑。
(三)文化线路与大遗址保护取得新进展。我市牵头与扬州、蓬莱、广州、泉州、北海、漳州、福州等“海丝”城市加强沟通协作,建立了申遗常态化联席会议制度,达成了“海丝”联合申遗《宁波纲领》,“海丝”八城市文物联展即将开幕。上林湖越窑遗址会同浙江丽水龙泉青瓷窑址重新申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此外,徐霞客游线、浙东唐诗之路、明清海防大遗址、涉台文物等专项调查活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既整合了全市文物资源,又突出了宁波文化个性。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