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月16日15:00,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黄屏做客强国论坛,以中国领事保护工作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海外安全问题多元化导致领事保护工作面临很大挑战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中国企业和公民“走出去”越来越多,然而不幸的是在这个月初意大利华侨一家三口遇难,可见这些不幸的事件经常会发生在中国人身上。请问司长,您如何看待中国公民的海外安全问题。
【黄屏】:现在海外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元,一般分为传统和非传统两种。传统安全就是一些国家政局动荡,这些可能导致武装冲突甚至是战争经常发生,对海外公民或者企业发展带来一些威胁。最近这几年非传统安全因素发展的更加迅猛,比如当前经济危机后续影响显现的问题,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多国家经济复苏比较慢,经济不好,失业率高了,会收紧移民政策,采取对外国人管控的措施,甚至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客观上对中国公民的生存发展环境形成某种程度的挤压。非传统安全的因素还有海盗、恐怖袭击越来越多,这几年处理过不少中国公民在海外被绑架的案件,中国船员被海盗袭击的事件,现在比以前多很多。另外,还有疾病造成的问题,比如说甲流,几年前发生的H1N1流感,还有很多自然灾害,比如海地的地震、智利的地震,还有海啸,日本的地震引发的海啸再加上核辐射,这些复合型的灾难爆发,都会影响到我们公民海外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现在中国在海外公民和企业碰到的危险和麻烦是多元化的,所以说我们领事保护面临很大的挑战。
你刚才说的意大利一家三口遇袭的案件,类似的案件有很多,我们一年处理各种各样的领事案件大概三万多起。所以,中国公民走出去的时候一定要知道海外是有危险的,应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去规避风险,避免给自己损失。[详细]
■举国家之力保护海外国民
[主持人]:刚刚过去的2011年部分国家和地区并不太平,我国先后从埃及、利比亚、日本等国撤离五万同胞。利比亚大撤离堪称国家行动,干得漂亮。当时人民网也做了一些节目,这成了历史以后,是光荣的回忆,我知道你曾经参与这些行动,作为历史的亲历者,你认为这些撤离的成功关键在哪儿?
【黄屏】:过去一年,我们叫做另外一个“撤侨年”,撤离在海外碰到麻烦的中国公民。年初连续发生了我们在埃及、利比亚和日本中国公民碰到麻烦,于是我们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联动,我们撤出了47000多人,将近50000人。这些行动之所以能够成功,有几大因素:
第一条,有坚强的政治保障。中央是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要用国家力量保护我们的老百姓,保护老百姓是要花钱的,我们采取国家行动,举国家之力来救助、援助我们在海外碰到麻烦的中国公民,老百姓是支持的,所以利比亚的行动、埃及的行动,包括日本的行动,老百姓都是说好的。从中央领导人到老百姓有共同意愿,要举国家之力保护我们在海外的国民。
第二条,光有很好的意愿没有实力是不行的。我们改革开放30年,中国积累了相当的实力,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给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利比亚的撤离, 以它为例,我们调动了182架次中国民航包机、5艘货轮,动用了4架军机,租用20余艘次外籍邮轮,陆地上的车辆上千班次,所有这一切在十几天内,基本是海陆空联动,这么大规模的行动是要花钱的,没有这个实力根本做不了,还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给我们奠定了很好的经济实力。 [详细]
■九大举措助预防性领事保护取得跨越性发展
[主持人]:在去年11月22日,外交部举行了预防性领事保护专题吹风会,您也提到了预防是对中国企业、公民最好的保护,什么是预防性领事保护呢?领事司在这些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黄屏】:刚才说到的打的这几个仗都是应急处置,事情发生了,就必须要妥善处理好。我们有“四位一体”的应急机制,中央、地方、企业、驻外使领馆,这是应急处置机制,但是处理再好,我们每年面临着三万起的案件,绝大多数是事后处理,都是悲剧。但是,损失已经造成了,生命损失了已经不能再回来了。我们如果一直等这些案件的发生,然后再去处理好,这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做的更重要的事情是采取上游治理、前期预防。最好的领事保护是减少事情发生,最好不发生。我们分析了这些案子,每年将近三万起的案子,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可以不发生的,很多是由于公民没有安全防范意识,也不懂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导致自己生命财产的损失。所以,无论把应急处置做的多么好,也不如把上游前期的预防工作做的更好。所以,去年一年当中我们着力在预防性领事保护工作里面狠下功夫,推出了九大举措。[详细]
■领事保护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主持人]:我们看看网友们有什么问题。问题比较多,请黄司长酌情回答。外交小灵通转来一名网友的提问,现在有很多新渠道比如说网络、微博,是否会考虑开通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的官方微博。
【黄屏】:新技术的使用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现在的领事保护工作比任何时候都不好做。因为信息的传播非常快,一方面我们很喜欢这些新技术,在利比亚的撤离过程中,我们就是依靠微博、依靠QQ,依靠网络上的邮件、聊天工具等方式我们了解到他在什么地方的信息,对我们工作很有帮助。另外,它对我们的工作也做了一定的监督,我们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微博很快的传播出来。我们主要是依靠网站,中国领事服务网在向广大的海外同胞传送我们的信息。这个网站有微博分享的功能,有向网友自动推送,在自愿原则基础上的发送安全信息的功能。所以我们非常希望各位网友用好渠道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来求助,也对我们工作提出更好的监督。目前为止,由于人手所限还没有开通专门的中国领事保护微博,但是外交小灵通做的非常不错,有上百万的粉丝。我们和新闻司的公共外交办公室保持密切合作,我们也是经常利用外交小灵通这个平台发布相关的领事保护信息。我们还会进一步的想方设法用好这些新技术,用好这些新平台。除了短信平台,我们和联通已有的平台之外,我们希望明年和工信部合作,让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都参与到我们的外交工作中来,用他们的网络给手机用户提供安全信息。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基本是全覆盖了。无论走到哪里,这三大运营商,你只要用他们的服务都可以得到安全防护的信息。[详细]
■预防是对中国企业、公民最好的保护
[主持人]:既然领事保护工作对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是一种保护,是否意味着只要在境外的同胞或者企业出了事就可以去当地的中国使领馆或领保中心寻求帮助呢?
【黄屏】:按照中国的国籍法,你只要是中国人,碰到麻烦都可以到中国驻海外使领馆寻求帮助。领事保护也不是万能的,领事保护是保护我们海外公民和机构的合法权益。保护权益的同时,公民和法人也承担有相应义务。打一个比方,我们对你提供领事保护的时候,你对领事官说的信息一定要是真实的,你不能要求我们领事官员给予你的保护高于当地人。比如你被送到监狱里了,你说这个地方我不能住,我要住宾馆,这是不可能的。你不能要求比当地国民高的待遇。你不能干扰使馆和领馆的正常工作秩序。有一些公民在海外碰到麻烦以后,就到街上游行,把使领馆围起来甚至不走,这是严重干扰了使领馆的工作。其次,就是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当地的风俗人情。你和公司之间的事情,但是你跑到大街上游行,把很多在国内的做法也拿到国外去,可能你就会违反人家的法律法规,这是不行的。另外你可能需要支付相关的费用。领事保护过程中产生的费用,也不都是国家免单的,比如说证件遗失,补办是要交一部分费用的。我们全力做好领事保护的同时,希望大家也能够尽公民的义务。 [详细]
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黄屏谈“中国领事保护工作”
稿源: 人民网强国论坛 2012-04-12 14:39:58
编者按:1月16日15:00,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黄屏做客强国论坛,以中国领事保护工作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海外安全问题多元化导致领事保护工作面临很大挑战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中国企业和公民“走出去”越来越多,然而不幸的是在这个月初意大利华侨一家三口遇难,可见这些不幸的事件经常会发生在中国人身上。请问司长,您如何看待中国公民的海外安全问题。
【黄屏】:现在海外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元,一般分为传统和非传统两种。传统安全就是一些国家政局动荡,这些可能导致武装冲突甚至是战争经常发生,对海外公民或者企业发展带来一些威胁。最近这几年非传统安全因素发展的更加迅猛,比如当前经济危机后续影响显现的问题,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多国家经济复苏比较慢,经济不好,失业率高了,会收紧移民政策,采取对外国人管控的措施,甚至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客观上对中国公民的生存发展环境形成某种程度的挤压。非传统安全的因素还有海盗、恐怖袭击越来越多,这几年处理过不少中国公民在海外被绑架的案件,中国船员被海盗袭击的事件,现在比以前多很多。另外,还有疾病造成的问题,比如说甲流,几年前发生的H1N1流感,还有很多自然灾害,比如海地的地震、智利的地震,还有海啸,日本的地震引发的海啸再加上核辐射,这些复合型的灾难爆发,都会影响到我们公民海外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现在中国在海外公民和企业碰到的危险和麻烦是多元化的,所以说我们领事保护面临很大的挑战。
你刚才说的意大利一家三口遇袭的案件,类似的案件有很多,我们一年处理各种各样的领事案件大概三万多起。所以,中国公民走出去的时候一定要知道海外是有危险的,应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去规避风险,避免给自己损失。[详细]
■举国家之力保护海外国民
[主持人]:刚刚过去的2011年部分国家和地区并不太平,我国先后从埃及、利比亚、日本等国撤离五万同胞。利比亚大撤离堪称国家行动,干得漂亮。当时人民网也做了一些节目,这成了历史以后,是光荣的回忆,我知道你曾经参与这些行动,作为历史的亲历者,你认为这些撤离的成功关键在哪儿?
【黄屏】:过去一年,我们叫做另外一个“撤侨年”,撤离在海外碰到麻烦的中国公民。年初连续发生了我们在埃及、利比亚和日本中国公民碰到麻烦,于是我们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联动,我们撤出了47000多人,将近50000人。这些行动之所以能够成功,有几大因素:
第一条,有坚强的政治保障。中央是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要用国家力量保护我们的老百姓,保护老百姓是要花钱的,我们采取国家行动,举国家之力来救助、援助我们在海外碰到麻烦的中国公民,老百姓是支持的,所以利比亚的行动、埃及的行动,包括日本的行动,老百姓都是说好的。从中央领导人到老百姓有共同意愿,要举国家之力保护我们在海外的国民。
第二条,光有很好的意愿没有实力是不行的。我们改革开放30年,中国积累了相当的实力,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给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利比亚的撤离, 以它为例,我们调动了182架次中国民航包机、5艘货轮,动用了4架军机,租用20余艘次外籍邮轮,陆地上的车辆上千班次,所有这一切在十几天内,基本是海陆空联动,这么大规模的行动是要花钱的,没有这个实力根本做不了,还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给我们奠定了很好的经济实力。 [详细]
■九大举措助预防性领事保护取得跨越性发展
[主持人]:在去年11月22日,外交部举行了预防性领事保护专题吹风会,您也提到了预防是对中国企业、公民最好的保护,什么是预防性领事保护呢?领事司在这些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黄屏】:刚才说到的打的这几个仗都是应急处置,事情发生了,就必须要妥善处理好。我们有“四位一体”的应急机制,中央、地方、企业、驻外使领馆,这是应急处置机制,但是处理再好,我们每年面临着三万起的案件,绝大多数是事后处理,都是悲剧。但是,损失已经造成了,生命损失了已经不能再回来了。我们如果一直等这些案件的发生,然后再去处理好,这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做的更重要的事情是采取上游治理、前期预防。最好的领事保护是减少事情发生,最好不发生。我们分析了这些案子,每年将近三万起的案子,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可以不发生的,很多是由于公民没有安全防范意识,也不懂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导致自己生命财产的损失。所以,无论把应急处置做的多么好,也不如把上游前期的预防工作做的更好。所以,去年一年当中我们着力在预防性领事保护工作里面狠下功夫,推出了九大举措。[详细]
■领事保护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主持人]:我们看看网友们有什么问题。问题比较多,请黄司长酌情回答。外交小灵通转来一名网友的提问,现在有很多新渠道比如说网络、微博,是否会考虑开通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的官方微博。
【黄屏】:新技术的使用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现在的领事保护工作比任何时候都不好做。因为信息的传播非常快,一方面我们很喜欢这些新技术,在利比亚的撤离过程中,我们就是依靠微博、依靠QQ,依靠网络上的邮件、聊天工具等方式我们了解到他在什么地方的信息,对我们工作很有帮助。另外,它对我们的工作也做了一定的监督,我们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微博很快的传播出来。我们主要是依靠网站,中国领事服务网在向广大的海外同胞传送我们的信息。这个网站有微博分享的功能,有向网友自动推送,在自愿原则基础上的发送安全信息的功能。所以我们非常希望各位网友用好渠道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来求助,也对我们工作提出更好的监督。目前为止,由于人手所限还没有开通专门的中国领事保护微博,但是外交小灵通做的非常不错,有上百万的粉丝。我们和新闻司的公共外交办公室保持密切合作,我们也是经常利用外交小灵通这个平台发布相关的领事保护信息。我们还会进一步的想方设法用好这些新技术,用好这些新平台。除了短信平台,我们和联通已有的平台之外,我们希望明年和工信部合作,让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都参与到我们的外交工作中来,用他们的网络给手机用户提供安全信息。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基本是全覆盖了。无论走到哪里,这三大运营商,你只要用他们的服务都可以得到安全防护的信息。[详细]
■预防是对中国企业、公民最好的保护
[主持人]:既然领事保护工作对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是一种保护,是否意味着只要在境外的同胞或者企业出了事就可以去当地的中国使领馆或领保中心寻求帮助呢?
【黄屏】:按照中国的国籍法,你只要是中国人,碰到麻烦都可以到中国驻海外使领馆寻求帮助。领事保护也不是万能的,领事保护是保护我们海外公民和机构的合法权益。保护权益的同时,公民和法人也承担有相应义务。打一个比方,我们对你提供领事保护的时候,你对领事官说的信息一定要是真实的,你不能要求我们领事官员给予你的保护高于当地人。比如你被送到监狱里了,你说这个地方我不能住,我要住宾馆,这是不可能的。你不能要求比当地国民高的待遇。你不能干扰使馆和领馆的正常工作秩序。有一些公民在海外碰到麻烦以后,就到街上游行,把使领馆围起来甚至不走,这是严重干扰了使领馆的工作。其次,就是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当地的风俗人情。你和公司之间的事情,但是你跑到大街上游行,把很多在国内的做法也拿到国外去,可能你就会违反人家的法律法规,这是不行的。另外你可能需要支付相关的费用。领事保护过程中产生的费用,也不都是国家免单的,比如说证件遗失,补办是要交一部分费用的。我们全力做好领事保护的同时,希望大家也能够尽公民的义务。 [详细]
编辑: 庄伊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