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近十年文化建设战略构想: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
稿源: 人民网  | 2011-10-11 15:34:13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要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其引导性和主导性作用;就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其竞争性和凝聚性作用;就要弘扬中华文化,发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性和资源性作用;就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创造性,增强整合性,使中华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感召力,更加多姿多彩。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当代中国的精神旗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是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精神纽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新挑战下,在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新情况下,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在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在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动力、行为规范方面形成了相互联系、有机配合的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引导性,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二是整合性,既包括优秀的文化传统,又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三是包容性,即不断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四是适用性,体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既是人民大众的思想引领,又可以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规范和行动自觉。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从基本规范抓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为此,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落实,还要在三个转换方面多做工作:一是从理论体系到格言警句,使之短小精悍、形象生动,朗朗上口,过目不忘,耳熟能详,妇孺皆知。二是从理论界走向人民大众,从学术圈走向老百姓,使普通民众都能了解和把握。三是从知到行,从理论到实践,使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生活规范和行动自觉。应当说,这几个方面的工作都相当艰巨,任重道远,我们需要继续努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与宣传取得很大成绩,但是在如何进一步凝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方面还没有形成共识。如何凝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当前十分重要又颇有难度的工作。当然总的要求已经明确,这就是要体现时代性、突出大众性、富有创造性、具有民族性。但是具体的表述却并不一致。目前看主要是两个思路,一是两个字的表述,其中使用最多的词是:自由、民主、公正、和谐(有人使用或补充富强、进取、创新、仁爱等),这种表述的问题是和西方的价值观区别不大,而且没有怎么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因此有学者主张另一种即四个字的表述,这就是以人为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共同富裕。这种表述从内涵的概括和表现方式的简练性都还有待进一步斟酌。总的看,短时间内提炼和形成具有广泛共识、各方面都满意的核心价值难度不小。

  第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三十年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极大提升。如何在硬实力的基础上提升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提出了大国的四个标志,即:经济发达,军事强大,科技雄厚,文化富有吸引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大国崛起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文化现象。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文化繁荣。民族的复兴需要民族文化的复兴为支撑,中国改革开放持续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奇迹的背后,必然有文化信息、文化标识和文化密码,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 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所谓文化软实力,是指与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相对应的,通过文化载体和文化方式表现的影响和能力。今天我们对文化“软实力”的认识越来越充分了,在海外建立的两百多所“孔子学院”和不断成功举办的“中国文化年”活动就是证明。

  关于文化软实力有三个方面问题应当特别关注:一是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提升。既要看到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性,又要看到没有硬实力为基础软实力作用的发挥也将受到很大限制。二是软实力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新)文化的关系。孔子、儒学,当然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符号、重要资源、重要内容,但是千万不能把传统文化和软实力划等号,而是要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文化,如果只是文化的“啃老族”,那就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就是说,从文化软实力的外部看,要强调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统一。从文化软实力的内部看,要强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统一。决不能偏废。三是在文化软实力问题上要注意是“走出去”,而不仅仅是“送出去”。所谓“送出去”就是以“送”为目的,而不大顾及别人的接受方式和文化习惯,往往是政府买单,组织华人和留学生观看,而对国外主流社会没有什么影响。

  第三,坚持文化传承创新,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了民族文化传统,就如同浮萍,没有了根,就如同人,失去了灵魂,就如同流浪者,失去了家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百年来经历的历程大体是:五四时期是“看不起”,知识精英大都以反传统的面貌出现;极左和文革时期是“看不到”,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主义,而划入“封资修”之列;现在的情况则是“看不懂”,近来出版了不少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但青年人以及许多中年人读起来都很困难,远不如西学熟悉。这不能不使一些有识之士担忧。文化传统是民族的血脉和灵根,如果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不能在我们的手中一代代的继续传承,那真是对前对不起先人,对后对不起后人,对内对不起国人,对外对不起世人。如果繁体字、文言文、线装书都看不懂,这样的人就不可能是文化学意义上的中国人,而只能是人种学意义上的中国人。由这样的人组成的中国,就不是文化中国,而只是地理中国。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是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继续发展的前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类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冲击,如何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核心是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种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即使是优秀的文化传统,也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实现现代性的创造性转化,同时融入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市场精神、法治精神、竞争精神、公平精神等新理念。譬如树木,非岁岁有新芽茁长,则其枯槁可立待。譬如井然,非时时有新泉喷涌,则其干枯有时也。只有永远保持创新的精神,才能谱写新时代民族文化的新篇章,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活力,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当然,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我们也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比如从传承方面看,虽然大家都很赞同也非常重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但是在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何看待儒学、国学、孔子的当代作用方面还十分纠结。天安门东侧孔子像的一竖一撤及其引发的轩然大波,就是最典型的例证。从创新方面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推进文化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任务。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难以令人满意。文化创新既要出一流的作品,也要出一流的人物,从作品来看,我们历史上有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民国杂文。反映今天文化的不能只是小品和段子,这是远远不够的。从人物来看,我们历史上有孔子、老子、李白、杜甫、曹雪芹,现代有鲁郭茅(鲁迅、郭沫若、茅盾)巴老曹(巴金、老舍、曹禹),代表今天的不能只是赵小李(赵本山、小沈阳、李宇春),这也是远远不够的。急需提升文化品位和文化境界,产生具有世界影响的、无愧时代的、一流的伟大作品和伟大人物。

  第四,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提出,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建设主流价值文化。近年来许多模范人物的事迹确实感动中国,可歌可泣。但是主流价值边缘化,道德底线下滑,社会公信力下降,也令人触目惊心、痛心疾首。值得好好反思。在谈到中国模式时,大家都注意到腐败与分配不公是严峻的挑战,其实对中国发展模式构成挑战的还有价值观的混乱和公信力的下降,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觉,决不能掉以轻心。

  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经历过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但那时候人还是有精神的。现在物质极大丰富,可精神却变的空虚了,特别是庸俗、低俗、媚俗成风,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虑与关注。

  当前的问题一是功利化,一是低俗化。而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因为急功近利,惟利是图,见利忘义,于是就没有了格调,没有了品位,没有了境界,甚至没有了底线。那种靠“出位”靠“雷人”哗众取宠,靠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来吸引眼球的做法,再也不能任其泛滥,非下大力气加以根本扭转不可。中国哲学史上有知易行难和知难行易的争论,我觉得对于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来说,知难行亦难,知行合一最难。知固然重要,但行更重要,行胜于言。特别是面对相当浮躁,十分功利的社会现实,让我们都来身体力行,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改革与发展成果。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也是文化消费的主体。文化的发展繁荣不仅要体现在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文化发展出人才出精品,而且归根结底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人民群众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形象。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编辑:郭静】

近十年文化建设战略构想: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

稿源: 人民网 2011-10-11 15:34:13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要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其引导性和主导性作用;就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其竞争性和凝聚性作用;就要弘扬中华文化,发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性和资源性作用;就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创造性,增强整合性,使中华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感召力,更加多姿多彩。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当代中国的精神旗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是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精神纽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新挑战下,在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新情况下,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在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在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动力、行为规范方面形成了相互联系、有机配合的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引导性,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二是整合性,既包括优秀的文化传统,又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三是包容性,即不断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四是适用性,体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既是人民大众的思想引领,又可以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规范和行动自觉。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从基本规范抓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为此,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落实,还要在三个转换方面多做工作:一是从理论体系到格言警句,使之短小精悍、形象生动,朗朗上口,过目不忘,耳熟能详,妇孺皆知。二是从理论界走向人民大众,从学术圈走向老百姓,使普通民众都能了解和把握。三是从知到行,从理论到实践,使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生活规范和行动自觉。应当说,这几个方面的工作都相当艰巨,任重道远,我们需要继续努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与宣传取得很大成绩,但是在如何进一步凝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方面还没有形成共识。如何凝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当前十分重要又颇有难度的工作。当然总的要求已经明确,这就是要体现时代性、突出大众性、富有创造性、具有民族性。但是具体的表述却并不一致。目前看主要是两个思路,一是两个字的表述,其中使用最多的词是:自由、民主、公正、和谐(有人使用或补充富强、进取、创新、仁爱等),这种表述的问题是和西方的价值观区别不大,而且没有怎么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因此有学者主张另一种即四个字的表述,这就是以人为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共同富裕。这种表述从内涵的概括和表现方式的简练性都还有待进一步斟酌。总的看,短时间内提炼和形成具有广泛共识、各方面都满意的核心价值难度不小。

  第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三十年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极大提升。如何在硬实力的基础上提升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提出了大国的四个标志,即:经济发达,军事强大,科技雄厚,文化富有吸引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大国崛起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文化现象。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文化繁荣。民族的复兴需要民族文化的复兴为支撑,中国改革开放持续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奇迹的背后,必然有文化信息、文化标识和文化密码,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 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所谓文化软实力,是指与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相对应的,通过文化载体和文化方式表现的影响和能力。今天我们对文化“软实力”的认识越来越充分了,在海外建立的两百多所“孔子学院”和不断成功举办的“中国文化年”活动就是证明。

  关于文化软实力有三个方面问题应当特别关注:一是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提升。既要看到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性,又要看到没有硬实力为基础软实力作用的发挥也将受到很大限制。二是软实力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新)文化的关系。孔子、儒学,当然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符号、重要资源、重要内容,但是千万不能把传统文化和软实力划等号,而是要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文化,如果只是文化的“啃老族”,那就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就是说,从文化软实力的外部看,要强调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统一。从文化软实力的内部看,要强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统一。决不能偏废。三是在文化软实力问题上要注意是“走出去”,而不仅仅是“送出去”。所谓“送出去”就是以“送”为目的,而不大顾及别人的接受方式和文化习惯,往往是政府买单,组织华人和留学生观看,而对国外主流社会没有什么影响。

  第三,坚持文化传承创新,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了民族文化传统,就如同浮萍,没有了根,就如同人,失去了灵魂,就如同流浪者,失去了家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百年来经历的历程大体是:五四时期是“看不起”,知识精英大都以反传统的面貌出现;极左和文革时期是“看不到”,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主义,而划入“封资修”之列;现在的情况则是“看不懂”,近来出版了不少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但青年人以及许多中年人读起来都很困难,远不如西学熟悉。这不能不使一些有识之士担忧。文化传统是民族的血脉和灵根,如果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不能在我们的手中一代代的继续传承,那真是对前对不起先人,对后对不起后人,对内对不起国人,对外对不起世人。如果繁体字、文言文、线装书都看不懂,这样的人就不可能是文化学意义上的中国人,而只能是人种学意义上的中国人。由这样的人组成的中国,就不是文化中国,而只是地理中国。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是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继续发展的前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类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冲击,如何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核心是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种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即使是优秀的文化传统,也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实现现代性的创造性转化,同时融入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市场精神、法治精神、竞争精神、公平精神等新理念。譬如树木,非岁岁有新芽茁长,则其枯槁可立待。譬如井然,非时时有新泉喷涌,则其干枯有时也。只有永远保持创新的精神,才能谱写新时代民族文化的新篇章,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活力,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当然,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我们也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比如从传承方面看,虽然大家都很赞同也非常重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但是在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何看待儒学、国学、孔子的当代作用方面还十分纠结。天安门东侧孔子像的一竖一撤及其引发的轩然大波,就是最典型的例证。从创新方面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推进文化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任务。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难以令人满意。文化创新既要出一流的作品,也要出一流的人物,从作品来看,我们历史上有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民国杂文。反映今天文化的不能只是小品和段子,这是远远不够的。从人物来看,我们历史上有孔子、老子、李白、杜甫、曹雪芹,现代有鲁郭茅(鲁迅、郭沫若、茅盾)巴老曹(巴金、老舍、曹禹),代表今天的不能只是赵小李(赵本山、小沈阳、李宇春),这也是远远不够的。急需提升文化品位和文化境界,产生具有世界影响的、无愧时代的、一流的伟大作品和伟大人物。

  第四,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提出,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建设主流价值文化。近年来许多模范人物的事迹确实感动中国,可歌可泣。但是主流价值边缘化,道德底线下滑,社会公信力下降,也令人触目惊心、痛心疾首。值得好好反思。在谈到中国模式时,大家都注意到腐败与分配不公是严峻的挑战,其实对中国发展模式构成挑战的还有价值观的混乱和公信力的下降,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觉,决不能掉以轻心。

  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经历过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但那时候人还是有精神的。现在物质极大丰富,可精神却变的空虚了,特别是庸俗、低俗、媚俗成风,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虑与关注。

  当前的问题一是功利化,一是低俗化。而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因为急功近利,惟利是图,见利忘义,于是就没有了格调,没有了品位,没有了境界,甚至没有了底线。那种靠“出位”靠“雷人”哗众取宠,靠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来吸引眼球的做法,再也不能任其泛滥,非下大力气加以根本扭转不可。中国哲学史上有知易行难和知难行易的争论,我觉得对于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来说,知难行亦难,知行合一最难。知固然重要,但行更重要,行胜于言。特别是面对相当浮躁,十分功利的社会现实,让我们都来身体力行,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改革与发展成果。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也是文化消费的主体。文化的发展繁荣不仅要体现在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文化发展出人才出精品,而且归根结底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人民群众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形象。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