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专题 | 宁波新闻 | 宁网播报员 | 第一现场 | 对话
  [加入收藏夹] 新闻热线: 13777110707 QQ报料: 1234567 邮箱 news@cnnb.com.cn
新闻中心专题汇总首页 | 宁波动态 | 国内聚焦 | 国际纵横 | 社会热点 | 文化教育 | 科技财经 | 体坛风云 | 综艺娱乐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有一种责任:跋山涉水送光明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1年09月01日 10:45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13777110707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二00八年二月,江小金在象山抗冰雪抢险现场。(邬晓刚 摄)

  “看见铁塔导线就觉得亲切,看到万家灯火就觉得自豪。”这是他工作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师傅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传道解惑的师傅,另一种是亦师亦父的师父,我希望成为你们的师父。”这是他对年轻同事的关爱。

  “有病不能做重活,让我审核一下图纸总可以吧?”这是他重症化疗期间提出的要求。

  “屯山变投产时要注意10条事项:重视通信的工程实施情况……”这是他临终前断断续续写下的遗言。

  他,就是宁波电业局原副总工程师江小金。从一名普普通通的送电线路工、局线路专职负责人,到担任宁波电力设计院院长、宁波电业局副总工程师,江小金与宁波电网建设相伴40年。

  2011年2月2日,大年三十。这位年仅58岁的共产党员,静静地离开了人世,在身后留下一串闪光的数字:

  亲手完成300多个输电线路工程设计,设计校核18000多张图纸;

  带领同事完成4700多公里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的设计任务;

  踏遍宁波11750多座电力铁塔下的土地,踏勘里程无法丈量计算……

  有一种精神:打破常规解难题

  上世纪90年代初,东方港城开始华丽蜕变,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此时,用电需求猛增的宁波市区急需新建输变电站,但中心城区不可能再架蜘蛛网一样的高空线。

  怎么办?城市发展与电网建设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

  这道难题要由江小金来解,因为他是宁波电业局首位线路专职大学生,是线路设计方面的技术权威。

  “能否走地下电缆?”江小金联合省里的专家一起攻关,先是去外地考察学习,再回来在图纸上设计模型,接着到现场做实验。

  从设计成功到施工完成,江小金花了整整两年时间,终于攻克了城市里新建高压线网的难题。1995年,宁波市内建成了首座室内变电站——中山变,连接的输电线路全部走地下。

  更大的矛盾还在后面。1998年,从鄞县到海曙要新建两条斜穿城市的双回路高压线,规划部门给出了一条30米宽的高压线走廊。

  “按惯例,这条走廊只能满足一条线。这意味着,要么只建一条线,要么再划出一条走廊。”宁波电业局送电线路工区的周立波清楚地记得当时与规划部门多次沟通,可是城区实在没法再腾出空间。

  江小金陷入了深思: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这样的矛盾会越来越多。“能不能打破惯例,在一条高压走廊上架两条线?”江小金带领设计人员开始了又一次攻关。

  从模型设计到定制铁塔,再到北京做承载力测验,江小金和团队经过两年反复论证后,成功发明了窄基同塔多回路输电设计技术。

  2002年,高压走廊上架起了全省第一条同塔四回路输电线路。这条5公里多长的线路,至少省下了15万平方米土地。

  此后,这一技术在浙江全省得到推广,节约了高压电网建设中一半的用地。

  “不能走常规图方便,要从设计上找到解决难题的金钥匙。”江小金一生与铁塔导线为伍,从未停止创新,创造了20个具有影响力的全省乃至全国第一:

  他发明的“树根桩基础”,解决了软土地、山区的输电工程基建施工难题,可节省成本两三成,是全国标准的雏形;

  他建议和设计的浙江首条220千伏双回路ACCC导线,充分利用原铁塔和通道,输送电量却翻了一番;

  他提出的新型接地方式使每公里电缆能节省60平方米的占地……

 [1] [2] [3] [4] 下一页
稿源: 宁波日报  编辑: 庄伊岚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最新专题
“问题血燕”可致癌
聚焦云南“铬渣污染事件”
刘若英结婚
伦敦爆发严重骚乱
热点排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