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这位英国少年曾以抽烟、拍裸戏的方式,打破童星遭遇的诅咒。他热爱阅读和写作,不喜欢过度自我膨胀,这些都让他最终成为一个命中注定能成大事的孩子。
7月7日,伦敦特拉法加广场。连续下了几小时倾盆大雨后,红地毯上积起好几个水洼。近一万名观众穿着雨披,或撑着雨伞,聚集在一起,等待着《哈利?波特与死圣(下)》首映式的开始。
对影迷们来说,这样的情景并不陌生。以往每逢《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首映,天气总是阴沉沉的。唯一不同的是,这是该系列的最后一个首映式。这一次,他们将与陪伴了自己整个青春期的电影道别。
坏天气丝毫没有减少影迷们的热情。当丹尼尔?拉德克利夫、艾玛?沃特森、鲁伯特?格林特,以及穿着一袭绿色绣花礼服的J.K.罗琳走上红地毯时,整个广场沸腾了。三个演员与罗琳一一拥抱时,情绪激动的艾玛最先落了泪。
“噢,我的天哪,”罗琳也没忍住眼泪,看着身边三个孩子说,“你知道吗,说不定我还会再写一部。”这时,广场上爆发出近乎歇斯底里的欢呼和尖叫声。看到场面有些失控,罗琳这才笑着说,自己只是开个玩笑:“但没有一个故事能独立于观众而存在,所以,谢谢你们所有人。”空气里弥漫着伤感和感动,一些人边鼓掌边落泪。
首映式后,当记者问到如何看待一个时代的终结时,22岁的丹尼尔引用了法国路易十四皇帝临终前对臣民们说的一句话——“你们为什么哭?难道你们曾经想象我可以永生吗?”
“现在的情形和它相似,任何事总有终结的时候,”丹尼尔说道,“但哈利?波特的故事并未结束,它今后将伴随着每一个人的人生。”
“一个命中注定能做成大事的孩子”
2000年10月2日,在“霍格沃兹”魔法学院附近的“霍格莫德”车站,丹尼尔饰演的主角哈利?波特结束了第一年的学习与探险,与好朋友赫敏和罗恩即将登上开往伦敦国王十字车站的归途列车。在站台上,他们向“大个子”海格挥手道别。
这是该系列的第一部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以下简称《魔法石》)中的最后一个镜头,也是11岁的丹尼尔正式作为男主角出演的第一幕戏。在之后十年里,他将成为全世界最受孩子们羡慕的“男巫师”。但最初那一刻,他仍然还在为自己能被选为如此特殊的角色而受宠若惊,甚至有些不知所措。当时同样是第一次来到片场的其他150多个孩子瞪大双眼,朝他投来既羡慕又妒忌的目光,小声说着:“噢,我的天哪,是他!”
“是他。”第一、第二部电影的导演克里斯?哥伦布看完丹尼尔在电视电影《大卫?科波菲尔》中的表现后,便确定了这个想法.这个孩子应该成为哈利?波特。而当J.K.罗琳看到丹尼尔时,更是惊讶而兴奋地说:“这就是我一直想象的哈利?波特应该有的样子。”
丹尼尔也没有让大家失望。《魔法石》的结尾一幕戏里,丹尼尔有一句至关重要的台词——他必须回望一眼霍格沃兹学院后说:“我不想回家,不完全想。”(I’m not going home,not really.)在连续拍了几条都不成功后,哥伦布索性让丹尼尔按照自己的理解发挥,却意外地被他的演绎震慑住了。这让他们在第二天看回放时依然觉得兴奋。
“他的表演细腻,感人,投入。一句话,把哈利?波特身上复杂的性格特点都表现出来了。”当哥伦布把这一段剪辑放给制作人大卫?海曼看时,他看到海曼的眼里闪烁着泪花。他们交换了一个微笑,确信找到了一个正确的人选——“一个命中注定能继续走下去,做成大事的孩子”。
回望这十年,对于“哈利?波特”每一个剧组成员来说,除了看到影片在全球收获40多亿美元票房的巨大成功外,见证三个孩子身体和心智上的成长更是一份“额外的礼物”。作为三个孩子表演上的“启蒙老师”,哥伦布在片场给予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专门为他们开设了一个“克里斯?哥伦布表演学校”。丹尼尔羞愧地说:“回过头来看,我不觉得自己在前两部电影中的表现能称得上是‘表演’。”而鲁伯特则还是用他一贯的调皮语调调侃:“这是我以前的声音吗!好年轻!”
三个人里,变化最大的可能要属艾玛?沃特森。那个曾经用毛绒玩具填满整个化妆间的9岁小女孩,摇身一变成了深受时尚界青睐、成熟睿智的布朗大学高材生。她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扮演另外一个人。如今,剪去一头长发,和“赫敏?格兰杰”正式告别的她,比任何时候都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艾玛最新的角色,是在《和玛丽莲的一周》中饰演玛丽莲?梦露的服装制作助理。
丹尼尔把自己的一部分成长归功于艾玛。他们常在拍摄之余谈论政治、宗教和艺术,偶尔会像兄妹般争吵辩论起来,但总能擦出“思想的火花”。艾玛引用威廉?布莱克的话说:“没有反对的声音,就没有进步。”这是她最欣赏的诗人之一;而和丹尼尔之间的交谈,也成了她“哈利?波特”时代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不仅是艾玛和鲁伯特,在剧组其他成员甚至媒体眼中,这位身价高达7200万美元的男星仍然保持着谦逊好学的特质。美国《娱乐周刊》评论说:“真正了不起的,是他如何利用‘哈利?波特’这十年的经历,把自己历练成一个优秀的演员,一个优秀的人。”在采访中被问及十年里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他的回答不是拍摄魁地奇比赛时的新鲜刺激,也不是和鲍妮?莱特(金妮?韦斯利的扮演者)亲吻时的绵绵情意,而是阿方索?卡隆(《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的导演)培养他对表演艺术热情的谆谆教诲,以及加里?奥德曼(小天狼星的扮演者)教他唱披头士《Come Toge healing garden the healing gardenr》里Bass旋律的那份快乐。
“他对学习和成长有着无尽的热情和渴望。”另一位制作人大卫?拜伦说,“我们为丹尼尔感到骄傲,就像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那样。”
打破童星的诅咒
在后“哈利?波特”时代,丹尼尔得到的第一个电影角色,是在根据英国小说家苏珊?希尔1983年出版的畅销小说改编的惊悚片《黑衣女人》中饰演一个年轻的律师。影片将于明年1月在美国上映,而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另一面”呈现给观众。
脱去霍格沃兹学院的魔法长袍,丹尼尔终于能在演艺圈发展《哈利?波特》以外的事业。事实上,在拍摄《哈利?波特》期间,他便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想在好莱坞占有一席之地的迫切心情。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朱迪?福斯特、克里斯蒂安?贝尔那样处理好从“童星”到“成熟演员”的过渡。
丹尼尔就曾迷惘过。2008年,在拍摄《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期间,他染上了酗酒的恶习。狗仔队多次拍到他出入酒吧,喝得满脸通红。21岁生日那天,丹尼尔被拍到在圣彼得堡一家小酒馆里庆祝生日的场景:他穿着一件白衬衫,头发蓬乱,两颊通红,和调酒师同时握住一瓶伏特加,往自己的玻璃杯里灌酒。
也许太想摆脱“哈利?波特”这个陪伴了他近十年的标签,他迫不及待地用酗酒、抽烟、拍裸戏来宣布自己长大成人。《哈利?波特》让丹尼尔从小便收获了同龄人无法比拟的财富——他是全剧组片酬最高的男星,去年还登上英国30岁以下富豪排行榜首位。然而和好莱坞许多在成名后堕落的明星一样,丹尼尔没有抵御住酒精带给他的快感和诱惑。与他相似的,还有同样出演《哈利?波特》的杰米?威莱特。2009年,这位饰演马尔福的小跟班文森特?克拉伯的19岁演员因涉嫌私藏大麻被捕。
“有好些年,我沉迷酒精,我太迷恋所谓名流的那种生活方式。但事实证明,那并不适合我。”丹尼尔在接受《G Q》杂志采访时坦然说道。不过,他表示自去年8月起,他再也没有碰过酒杯,已经戒掉了酒瘾,“并且和女朋友过着舒适的生活”。他把之前的经历形容为“童星遭遇的诅咒”,并试图打破它。
或许,丹尼尔可以在舞台上找到释放自己的另一个出口——一个丹尼尔称作“能和许多有趣的人一起工作,让我每晚都玩得很开心的地方”。今年3月,丹尼尔登上百老汇舞台,演绎了根据1952年同名小说改编的舞台剧《平步青云》。
该剧讲述了一名默默无闻的年轻窗户清理工“一步登天”,成为广告公司副总裁的故事。丹尼尔系蓝色蝴蝶领结扮绅士,肢体表演生动夸张,但激情四射,充满活力。
这不免令人想起今年4月26日,《哈利?波特》中斯内普教授的扮演者艾伦?里克曼从配音棚回到家后写给J.K.罗琳的一封信:“我在那里最后一次为西弗勒斯?斯内普配了音,又看到银幕上闪回到十年前,那时三个孩子只有十来岁。最近我从纽约回来,看到丹尼尔在百老汇舞台上载歌载舞(并且表现非常出色)。就在那短短一刻,一生的时光仿佛就匆匆过去了。”
人生又有多少个十年呢?丹尼尔说,这非比寻常的十年,带给他的记忆足以再持续一万年。他还说,除非和以后的孩子一起,自己应该不会再去看任何一部“哈利?波特”的电影了。
顺着他这句话遥想开去,仿佛可以看见多年以后,当丹尼尔坐在自己孩子身边,往影碟机里塞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DVD,准备陪他们开始一段魔法冒险的情景。那时,他一定又会回想起自己11岁那年,第一次穿上霍格沃兹长袍时那个遥远的下午。
丹尼尔:与哈利波特说再见
稿源: 外滩画报 2011-08-09 09:20:14
[导读]这位英国少年曾以抽烟、拍裸戏的方式,打破童星遭遇的诅咒。他热爱阅读和写作,不喜欢过度自我膨胀,这些都让他最终成为一个命中注定能成大事的孩子。
7月7日,伦敦特拉法加广场。连续下了几小时倾盆大雨后,红地毯上积起好几个水洼。近一万名观众穿着雨披,或撑着雨伞,聚集在一起,等待着《哈利?波特与死圣(下)》首映式的开始。
对影迷们来说,这样的情景并不陌生。以往每逢《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首映,天气总是阴沉沉的。唯一不同的是,这是该系列的最后一个首映式。这一次,他们将与陪伴了自己整个青春期的电影道别。
坏天气丝毫没有减少影迷们的热情。当丹尼尔?拉德克利夫、艾玛?沃特森、鲁伯特?格林特,以及穿着一袭绿色绣花礼服的J.K.罗琳走上红地毯时,整个广场沸腾了。三个演员与罗琳一一拥抱时,情绪激动的艾玛最先落了泪。
“噢,我的天哪,”罗琳也没忍住眼泪,看着身边三个孩子说,“你知道吗,说不定我还会再写一部。”这时,广场上爆发出近乎歇斯底里的欢呼和尖叫声。看到场面有些失控,罗琳这才笑着说,自己只是开个玩笑:“但没有一个故事能独立于观众而存在,所以,谢谢你们所有人。”空气里弥漫着伤感和感动,一些人边鼓掌边落泪。
首映式后,当记者问到如何看待一个时代的终结时,22岁的丹尼尔引用了法国路易十四皇帝临终前对臣民们说的一句话——“你们为什么哭?难道你们曾经想象我可以永生吗?”
“现在的情形和它相似,任何事总有终结的时候,”丹尼尔说道,“但哈利?波特的故事并未结束,它今后将伴随着每一个人的人生。”
“一个命中注定能做成大事的孩子”
2000年10月2日,在“霍格沃兹”魔法学院附近的“霍格莫德”车站,丹尼尔饰演的主角哈利?波特结束了第一年的学习与探险,与好朋友赫敏和罗恩即将登上开往伦敦国王十字车站的归途列车。在站台上,他们向“大个子”海格挥手道别。
这是该系列的第一部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以下简称《魔法石》)中的最后一个镜头,也是11岁的丹尼尔正式作为男主角出演的第一幕戏。在之后十年里,他将成为全世界最受孩子们羡慕的“男巫师”。但最初那一刻,他仍然还在为自己能被选为如此特殊的角色而受宠若惊,甚至有些不知所措。当时同样是第一次来到片场的其他150多个孩子瞪大双眼,朝他投来既羡慕又妒忌的目光,小声说着:“噢,我的天哪,是他!”
“是他。”第一、第二部电影的导演克里斯?哥伦布看完丹尼尔在电视电影《大卫?科波菲尔》中的表现后,便确定了这个想法.这个孩子应该成为哈利?波特。而当J.K.罗琳看到丹尼尔时,更是惊讶而兴奋地说:“这就是我一直想象的哈利?波特应该有的样子。”
丹尼尔也没有让大家失望。《魔法石》的结尾一幕戏里,丹尼尔有一句至关重要的台词——他必须回望一眼霍格沃兹学院后说:“我不想回家,不完全想。”(I’m not going home,not really.)在连续拍了几条都不成功后,哥伦布索性让丹尼尔按照自己的理解发挥,却意外地被他的演绎震慑住了。这让他们在第二天看回放时依然觉得兴奋。
“他的表演细腻,感人,投入。一句话,把哈利?波特身上复杂的性格特点都表现出来了。”当哥伦布把这一段剪辑放给制作人大卫?海曼看时,他看到海曼的眼里闪烁着泪花。他们交换了一个微笑,确信找到了一个正确的人选——“一个命中注定能继续走下去,做成大事的孩子”。
回望这十年,对于“哈利?波特”每一个剧组成员来说,除了看到影片在全球收获40多亿美元票房的巨大成功外,见证三个孩子身体和心智上的成长更是一份“额外的礼物”。作为三个孩子表演上的“启蒙老师”,哥伦布在片场给予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专门为他们开设了一个“克里斯?哥伦布表演学校”。丹尼尔羞愧地说:“回过头来看,我不觉得自己在前两部电影中的表现能称得上是‘表演’。”而鲁伯特则还是用他一贯的调皮语调调侃:“这是我以前的声音吗!好年轻!”
三个人里,变化最大的可能要属艾玛?沃特森。那个曾经用毛绒玩具填满整个化妆间的9岁小女孩,摇身一变成了深受时尚界青睐、成熟睿智的布朗大学高材生。她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扮演另外一个人。如今,剪去一头长发,和“赫敏?格兰杰”正式告别的她,比任何时候都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艾玛最新的角色,是在《和玛丽莲的一周》中饰演玛丽莲?梦露的服装制作助理。
丹尼尔把自己的一部分成长归功于艾玛。他们常在拍摄之余谈论政治、宗教和艺术,偶尔会像兄妹般争吵辩论起来,但总能擦出“思想的火花”。艾玛引用威廉?布莱克的话说:“没有反对的声音,就没有进步。”这是她最欣赏的诗人之一;而和丹尼尔之间的交谈,也成了她“哈利?波特”时代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不仅是艾玛和鲁伯特,在剧组其他成员甚至媒体眼中,这位身价高达7200万美元的男星仍然保持着谦逊好学的特质。美国《娱乐周刊》评论说:“真正了不起的,是他如何利用‘哈利?波特’这十年的经历,把自己历练成一个优秀的演员,一个优秀的人。”在采访中被问及十年里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他的回答不是拍摄魁地奇比赛时的新鲜刺激,也不是和鲍妮?莱特(金妮?韦斯利的扮演者)亲吻时的绵绵情意,而是阿方索?卡隆(《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的导演)培养他对表演艺术热情的谆谆教诲,以及加里?奥德曼(小天狼星的扮演者)教他唱披头士《Come Toge healing garden the healing gardenr》里Bass旋律的那份快乐。
“他对学习和成长有着无尽的热情和渴望。”另一位制作人大卫?拜伦说,“我们为丹尼尔感到骄傲,就像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那样。”
打破童星的诅咒
在后“哈利?波特”时代,丹尼尔得到的第一个电影角色,是在根据英国小说家苏珊?希尔1983年出版的畅销小说改编的惊悚片《黑衣女人》中饰演一个年轻的律师。影片将于明年1月在美国上映,而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另一面”呈现给观众。
脱去霍格沃兹学院的魔法长袍,丹尼尔终于能在演艺圈发展《哈利?波特》以外的事业。事实上,在拍摄《哈利?波特》期间,他便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想在好莱坞占有一席之地的迫切心情。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朱迪?福斯特、克里斯蒂安?贝尔那样处理好从“童星”到“成熟演员”的过渡。
丹尼尔就曾迷惘过。2008年,在拍摄《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期间,他染上了酗酒的恶习。狗仔队多次拍到他出入酒吧,喝得满脸通红。21岁生日那天,丹尼尔被拍到在圣彼得堡一家小酒馆里庆祝生日的场景:他穿着一件白衬衫,头发蓬乱,两颊通红,和调酒师同时握住一瓶伏特加,往自己的玻璃杯里灌酒。
也许太想摆脱“哈利?波特”这个陪伴了他近十年的标签,他迫不及待地用酗酒、抽烟、拍裸戏来宣布自己长大成人。《哈利?波特》让丹尼尔从小便收获了同龄人无法比拟的财富——他是全剧组片酬最高的男星,去年还登上英国30岁以下富豪排行榜首位。然而和好莱坞许多在成名后堕落的明星一样,丹尼尔没有抵御住酒精带给他的快感和诱惑。与他相似的,还有同样出演《哈利?波特》的杰米?威莱特。2009年,这位饰演马尔福的小跟班文森特?克拉伯的19岁演员因涉嫌私藏大麻被捕。
“有好些年,我沉迷酒精,我太迷恋所谓名流的那种生活方式。但事实证明,那并不适合我。”丹尼尔在接受《G Q》杂志采访时坦然说道。不过,他表示自去年8月起,他再也没有碰过酒杯,已经戒掉了酒瘾,“并且和女朋友过着舒适的生活”。他把之前的经历形容为“童星遭遇的诅咒”,并试图打破它。
或许,丹尼尔可以在舞台上找到释放自己的另一个出口——一个丹尼尔称作“能和许多有趣的人一起工作,让我每晚都玩得很开心的地方”。今年3月,丹尼尔登上百老汇舞台,演绎了根据1952年同名小说改编的舞台剧《平步青云》。
该剧讲述了一名默默无闻的年轻窗户清理工“一步登天”,成为广告公司副总裁的故事。丹尼尔系蓝色蝴蝶领结扮绅士,肢体表演生动夸张,但激情四射,充满活力。
这不免令人想起今年4月26日,《哈利?波特》中斯内普教授的扮演者艾伦?里克曼从配音棚回到家后写给J.K.罗琳的一封信:“我在那里最后一次为西弗勒斯?斯内普配了音,又看到银幕上闪回到十年前,那时三个孩子只有十来岁。最近我从纽约回来,看到丹尼尔在百老汇舞台上载歌载舞(并且表现非常出色)。就在那短短一刻,一生的时光仿佛就匆匆过去了。”
人生又有多少个十年呢?丹尼尔说,这非比寻常的十年,带给他的记忆足以再持续一万年。他还说,除非和以后的孩子一起,自己应该不会再去看任何一部“哈利?波特”的电影了。
顺着他这句话遥想开去,仿佛可以看见多年以后,当丹尼尔坐在自己孩子身边,往影碟机里塞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DVD,准备陪他们开始一段魔法冒险的情景。那时,他一定又会回想起自己11岁那年,第一次穿上霍格沃兹长袍时那个遥远的下午。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