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台湾塑化剂危机成全岛灾难 四大原因致监管失效
稿源: 中国经济周刊  | 2011-06-07 13:48:49

  千亿元新台币的损失

  从5月25日起,“每天的报纸都在公布新的数据,一天比一天多,几乎所有台湾的食品厂商都卷了进去。”徐心怡说。孙璐西认为:“此事已经从一个食品安全事件发展为一次‘全岛灾难’。”

  截至6月1日,受“塑化剂危机”影响的下游厂商已经达到200多家,包含的品项从饮料、果汁、保健食品 到药品等多达500余项,其中,统一企业、长庚生物科技、白兰氏、台糖、台盐等台湾知名厂商纷纷“落水”。

  这时,香港又传出了爆炸性新闻,据《大公报》报道:早在一年前,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就经香港红十字会转介300名市民的血液样本进行化验,其中再抽取200名市民血液样本,发现99%的人的血液样本中均验出有“塑化剂”。该项目负责人黄港住称,这类化学物料有可能一直存在于食物中,只是由于“塑化剂”未纳入香港恒常食物监察计划内,令市民进食后“中招”也不知,直至台湾爆发有关风波后,港府才“如梦初醒”。

  台湾民众的健康状况会不会比香港更严重?

  孙璐西认为,“现在有点危言耸听的意思。”理由是:“舒跑、宝矿力等市场占有率非常高的运动饮料使用的都是进口起云剂,统一企业中受牵涉的产品也是其非常小的子品牌和类别。因此,伤害没有那么大。”

  但台湾许多家长都担心孩子成为塑化剂的受害者,纷纷前往医院求医问诊。为此,岛内卫生主管部门已紧急要求20多家公立医院加开健康门诊接受民众咨询。

  多年来,台湾食品以“健康”为旗帜在全球打开了销路。在5月中旬还遍布全岛的“2011年台湾美食展”的宣传牌上写着:“台湾食品的特点是低糖、低添加剂或无添加剂、非油炸、多选自天然原料等,天然健康,是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

  台湾美食展是一项在台北世贸中心举办的美食暨旅游展览,自1989年以来,每年6月定期举办,罕有间断,已成为亚洲知名的美食产业展览。“到了今年5月末,台湾美食展的广告宣传已经停止了,民众普遍认为,今年办不成了。”徐心怡告诉记者。

  塑化剂危机还逐渐影响到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据台湾媒体报道:5月27日,台湾有关部门表示,目前已经将这一事件通报给世界卫生组织。但这些塑化剂的食品或者食品原料目前已经至少被销售到大陆、香港、东南亚、美国、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同日,有大陆媒体报道称:“目前,美国和加拿大已要求台湾产品出具安全检验证明才能进口。”

  5月28日,台湾报业龙头之一《中国时报》发表评论:“这起事件势必重创台湾食品业,相关损失恐高达千亿元新台币。”

  更为深远的影响是,商家的信誉、消费者的信心都一落千丈。“用闽南话讲,第一当医生,第二去卖冰,红利赚不清。”徐心怡说,“在台湾民众心目中,当医生和卖冰是最赚钱的途径。”而现在,“恐怕没有人再想卖冰了。”

  “行动日”争议

  5月28日,台湾当局宣布将5月31日确定为“终止黑心起云剂行动日”。当局表示,从5月31日零点起,台湾地区22个县市将同步启动稽查,检查范围包括运动饮料、果汁、茶饮、糖浆果浆、胶锭粉状类等五大类产品,产品厂商必须提供不含塑化剂的安全证明,否则将禁止销售,违反者处以重罚。

  为此,上述五大类产品的厂商无不急于尽快拿到检验报告以自证清白。5月29日,台湾各检验实验室送验件数暴增,单日送验产品超过千件,个别检验实验室门口堵车长达5小时。

  即使如此,包括著名便利店7-Eleven在内的多家超市卖场还是因未拿到厂商的检验证明而被停止贩卖部分产品并遭受处罚。

  但台湾当局的“闪电行动”并没有得到普遍好评。

  “很多问题产品都是有政府认证字号的,现在台湾民众对政府威信、检查和监管能力很怀疑。”孙璐西认为,“‘行动日’的做法太突然、太草率了,厂家和卖场都来不及准备,这对于食品安全监管毫无益处。”

  另外,安全证明是由厂家提供的,台湾“卫生署”称之“厂商自主管理”,而并非是政府主导的。“那安全证明的有效性就很值得怀疑了。”孙璐西认为,在大批厂商卷入塑化剂风波的当下,“还继续任由‘厂商自主管理’,这不是很荒唐吗?”

【编辑:徐挺】

台湾塑化剂危机成全岛灾难 四大原因致监管失效

稿源: 中国经济周刊 2011-06-07 13:48:49

  千亿元新台币的损失

  从5月25日起,“每天的报纸都在公布新的数据,一天比一天多,几乎所有台湾的食品厂商都卷了进去。”徐心怡说。孙璐西认为:“此事已经从一个食品安全事件发展为一次‘全岛灾难’。”

  截至6月1日,受“塑化剂危机”影响的下游厂商已经达到200多家,包含的品项从饮料、果汁、保健食品 到药品等多达500余项,其中,统一企业、长庚生物科技、白兰氏、台糖、台盐等台湾知名厂商纷纷“落水”。

  这时,香港又传出了爆炸性新闻,据《大公报》报道:早在一年前,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就经香港红十字会转介300名市民的血液样本进行化验,其中再抽取200名市民血液样本,发现99%的人的血液样本中均验出有“塑化剂”。该项目负责人黄港住称,这类化学物料有可能一直存在于食物中,只是由于“塑化剂”未纳入香港恒常食物监察计划内,令市民进食后“中招”也不知,直至台湾爆发有关风波后,港府才“如梦初醒”。

  台湾民众的健康状况会不会比香港更严重?

  孙璐西认为,“现在有点危言耸听的意思。”理由是:“舒跑、宝矿力等市场占有率非常高的运动饮料使用的都是进口起云剂,统一企业中受牵涉的产品也是其非常小的子品牌和类别。因此,伤害没有那么大。”

  但台湾许多家长都担心孩子成为塑化剂的受害者,纷纷前往医院求医问诊。为此,岛内卫生主管部门已紧急要求20多家公立医院加开健康门诊接受民众咨询。

  多年来,台湾食品以“健康”为旗帜在全球打开了销路。在5月中旬还遍布全岛的“2011年台湾美食展”的宣传牌上写着:“台湾食品的特点是低糖、低添加剂或无添加剂、非油炸、多选自天然原料等,天然健康,是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

  台湾美食展是一项在台北世贸中心举办的美食暨旅游展览,自1989年以来,每年6月定期举办,罕有间断,已成为亚洲知名的美食产业展览。“到了今年5月末,台湾美食展的广告宣传已经停止了,民众普遍认为,今年办不成了。”徐心怡告诉记者。

  塑化剂危机还逐渐影响到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据台湾媒体报道:5月27日,台湾有关部门表示,目前已经将这一事件通报给世界卫生组织。但这些塑化剂的食品或者食品原料目前已经至少被销售到大陆、香港、东南亚、美国、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同日,有大陆媒体报道称:“目前,美国和加拿大已要求台湾产品出具安全检验证明才能进口。”

  5月28日,台湾报业龙头之一《中国时报》发表评论:“这起事件势必重创台湾食品业,相关损失恐高达千亿元新台币。”

  更为深远的影响是,商家的信誉、消费者的信心都一落千丈。“用闽南话讲,第一当医生,第二去卖冰,红利赚不清。”徐心怡说,“在台湾民众心目中,当医生和卖冰是最赚钱的途径。”而现在,“恐怕没有人再想卖冰了。”

  “行动日”争议

  5月28日,台湾当局宣布将5月31日确定为“终止黑心起云剂行动日”。当局表示,从5月31日零点起,台湾地区22个县市将同步启动稽查,检查范围包括运动饮料、果汁、茶饮、糖浆果浆、胶锭粉状类等五大类产品,产品厂商必须提供不含塑化剂的安全证明,否则将禁止销售,违反者处以重罚。

  为此,上述五大类产品的厂商无不急于尽快拿到检验报告以自证清白。5月29日,台湾各检验实验室送验件数暴增,单日送验产品超过千件,个别检验实验室门口堵车长达5小时。

  即使如此,包括著名便利店7-Eleven在内的多家超市卖场还是因未拿到厂商的检验证明而被停止贩卖部分产品并遭受处罚。

  但台湾当局的“闪电行动”并没有得到普遍好评。

  “很多问题产品都是有政府认证字号的,现在台湾民众对政府威信、检查和监管能力很怀疑。”孙璐西认为,“‘行动日’的做法太突然、太草率了,厂家和卖场都来不及准备,这对于食品安全监管毫无益处。”

  另外,安全证明是由厂家提供的,台湾“卫生署”称之“厂商自主管理”,而并非是政府主导的。“那安全证明的有效性就很值得怀疑了。”孙璐西认为,在大批厂商卷入塑化剂风波的当下,“还继续任由‘厂商自主管理’,这不是很荒唐吗?”

编辑: 徐挺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