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警为高晓松解下手铐。 本报记者 欧阳晓菲 摄
昨天下午,东城法院开庭审理高晓松醉驾案。虽然高晓松认罪悔罪,积极赔偿伤者,但仍因危险驾驶罪被当庭判处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这是危险驾驶罪量刑的上限。法庭上,高晓松拿出手写的“酒令智昏,以我为戒”来警示其他司机。
高晓松称 曾找代驾没来
高晓松醉驾案定于昨天下午2点半开庭。下午1点多,多家媒体记者已经来到东城法院第二法庭,能够容纳百余人的法庭座无虚席。
法官宣布开庭后,高晓松被两名法警带至被告人席。他身穿白色T恤,朝着旁听席微微欠身致意。被解除手铐时,高晓松抬起双手以配合法警。
被问及事发过程,高晓松回忆说,5月9日吃晚饭时,他和两位朋友在昆仑饭店喝了一瓶白葡萄酒,随后又和另一位朋友吴先生喝了一瓶威士忌。晚上近10点,他感觉头脑还算清醒,就让酒店人员帮忙找代驾,“等了20分钟代驾还没来,我酒劲上来失去了神志和判断力。”虽然知道自己不够清醒,高晓松还是决定开车上路。行至东直门外大街十字坡路口附近发生追尾时,他看到别人打电话报警,赶紧下车向被追尾车的驾驶人道歉,随后站在路边等警察。
检方指控,此次事故造成4车追尾,3人受伤。司法鉴定显示,高晓松血液内酒精含量为243.04mg/100ml,应当以危险驾驶罪追究其刑责。
“认可事实,罪名成立。”高晓松表示,他知道酒后开车上路是违法行为,但当时失去判断力,存在侥幸心理,自愿认罪并承担法律后果。
受害人提交求情信
高晓松的辩护律师来自北京环球律师事务所。
昨天下午,律师向法庭提交了三份证据。一是和高晓松一起喝酒的吴先生的调查笔录,证实高晓松在酒后表现无异常。二是网络上的报道,张亚东、小柯等圈内外人士证明,高晓松喝多了都会找代驾,还帮别人找过。第三份证据分量最重,是两份赔偿协议和求情信,来自两名伤者。律师称,事发后高晓松已经和两名伤者达成协议,赔偿了对方的经济损失,“具体内容不宣读”。
两名伤者的谅解书显示,出事后高晓松赶紧下车,向所有伤者道歉并表示承担所有损失,其经纪人随后积极协商,已达成协议,“相信高晓松醉驾是无意为之,他的道歉也有相当的诚意,现在我们已经谅解,希望法庭从轻处罚”。
法庭辩护阶段,公诉人称,在量刑方面,因为他能够在现场等候警察,如实供述,有悔罪表现,请法庭考虑这些情节。
公诉人特别指出,作为公众人物,高晓松在事发后多次说“对不起”,这是他对伤者和家人的致歉,也是对所有喜爱他的人们的致歉。希望高晓松今后以此为戒,珍惜生命,远离酒驾。
是否上诉没有表态
律师为高晓松做了罪轻辩护。他援引了最高法副院长张军的谈话,法院应慎重对待醉驾刑案,而高晓松一贯表现良好,事后积极赔偿并取得受害人谅解,希望法庭能够从轻处罚。
这名律师还试图从公诉方的证据中寻找瑕疵。他表示没有证据显示司法鉴定单位的资质,因此鉴定可能被推翻,在程序上存在为高晓松脱罪的可能。“但我们前天下午会见时,高晓松坚决放弃无罪辩护,他说扪心自问‘有没有喝酒,有没有开车,有没有追尾'时,都觉得自己应该惩罚自己。”辩护律师说,高晓松内心接受法律处罚,“他的灵魂达到了一种自我的救赎”。
高晓松被判拘役6个月 愿做义工宣传酒后不驾驶
稿源: 京华时报 2011-05-18 08:19:17
法警为高晓松解下手铐。 本报记者 欧阳晓菲 摄
昨天下午,东城法院开庭审理高晓松醉驾案。虽然高晓松认罪悔罪,积极赔偿伤者,但仍因危险驾驶罪被当庭判处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这是危险驾驶罪量刑的上限。法庭上,高晓松拿出手写的“酒令智昏,以我为戒”来警示其他司机。
高晓松称 曾找代驾没来
高晓松醉驾案定于昨天下午2点半开庭。下午1点多,多家媒体记者已经来到东城法院第二法庭,能够容纳百余人的法庭座无虚席。
法官宣布开庭后,高晓松被两名法警带至被告人席。他身穿白色T恤,朝着旁听席微微欠身致意。被解除手铐时,高晓松抬起双手以配合法警。
被问及事发过程,高晓松回忆说,5月9日吃晚饭时,他和两位朋友在昆仑饭店喝了一瓶白葡萄酒,随后又和另一位朋友吴先生喝了一瓶威士忌。晚上近10点,他感觉头脑还算清醒,就让酒店人员帮忙找代驾,“等了20分钟代驾还没来,我酒劲上来失去了神志和判断力。”虽然知道自己不够清醒,高晓松还是决定开车上路。行至东直门外大街十字坡路口附近发生追尾时,他看到别人打电话报警,赶紧下车向被追尾车的驾驶人道歉,随后站在路边等警察。
检方指控,此次事故造成4车追尾,3人受伤。司法鉴定显示,高晓松血液内酒精含量为243.04mg/100ml,应当以危险驾驶罪追究其刑责。
“认可事实,罪名成立。”高晓松表示,他知道酒后开车上路是违法行为,但当时失去判断力,存在侥幸心理,自愿认罪并承担法律后果。
受害人提交求情信
高晓松的辩护律师来自北京环球律师事务所。
昨天下午,律师向法庭提交了三份证据。一是和高晓松一起喝酒的吴先生的调查笔录,证实高晓松在酒后表现无异常。二是网络上的报道,张亚东、小柯等圈内外人士证明,高晓松喝多了都会找代驾,还帮别人找过。第三份证据分量最重,是两份赔偿协议和求情信,来自两名伤者。律师称,事发后高晓松已经和两名伤者达成协议,赔偿了对方的经济损失,“具体内容不宣读”。
两名伤者的谅解书显示,出事后高晓松赶紧下车,向所有伤者道歉并表示承担所有损失,其经纪人随后积极协商,已达成协议,“相信高晓松醉驾是无意为之,他的道歉也有相当的诚意,现在我们已经谅解,希望法庭从轻处罚”。
法庭辩护阶段,公诉人称,在量刑方面,因为他能够在现场等候警察,如实供述,有悔罪表现,请法庭考虑这些情节。
公诉人特别指出,作为公众人物,高晓松在事发后多次说“对不起”,这是他对伤者和家人的致歉,也是对所有喜爱他的人们的致歉。希望高晓松今后以此为戒,珍惜生命,远离酒驾。
是否上诉没有表态
律师为高晓松做了罪轻辩护。他援引了最高法副院长张军的谈话,法院应慎重对待醉驾刑案,而高晓松一贯表现良好,事后积极赔偿并取得受害人谅解,希望法庭能够从轻处罚。
这名律师还试图从公诉方的证据中寻找瑕疵。他表示没有证据显示司法鉴定单位的资质,因此鉴定可能被推翻,在程序上存在为高晓松脱罪的可能。“但我们前天下午会见时,高晓松坚决放弃无罪辩护,他说扪心自问‘有没有喝酒,有没有开车,有没有追尾'时,都觉得自己应该惩罚自己。”辩护律师说,高晓松内心接受法律处罚,“他的灵魂达到了一种自我的救赎”。
编辑: 范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