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1月17日),受美股市场大跌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下挫的影响,两市成交量明显萎缩。沪指收盘报收于2838.86点,跌1.92%,深成指报收于11917.5点,跌2.45%。伴随近期CPI持续走高,M2持续增速、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韩国央行加息的影响,市场对加息的预期越来越高。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再次加息的时机已经成熟。渣打银行环球市场部经济师李炜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年底加息是肯定的”,不过加息时间窗口一般是CPI发布前后,此前有消息称本周五是一个加息时间窗口。
加息时间难以确定
有消息称,在未来价格上行压力不减的情况下,本周即将于11月19日迎来一个加息敏感窗。通胀压力令加息预期持续存在,市场资金观望情绪升温。
上述加息时间的确定主要是认为以往央行多选择在20日左右或周五加息,加之最新经济数据对通胀预期的提高及不久前澳大利亚、印度央行和16日韩国央行加息的综合影响。另外,16日为央行年内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缴款日,这对加息预期也产生一定影响。
然而,通过对以往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央行加息几乎次次都出人意料,以上次加息为例,央行在10月19日一片“风平浪静”中突然宣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刺破所有之前一直认为年内不加息的论调。
渣打银行环球市场部李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们认为年底加息是肯定的,但是具体时间窗口还很难说。从一般规律来看,往往是加息和CPI的增幅由很大关系。以2006到2007年为例,当CPI超3%时,每两个月加息一次;超4%一般会一个月加息一次。但是,央行加息往往没有规律可循。
另外,也有观点认为由于每个季度末月的20日为银行结息日,央行在20日左右加息便于银行计算利息。周五加息则便于商业银行做出调整。
对此,李炜认为加息更可能发生在每一轮经济数据发布的前后,这样便于及时体现出央行对经济调整的姿态,而加息的幅度一般保持与原有幅度一致,为25个基点。
加息时机成熟
韩国中央银行11月16日宣布将基准的“七天回购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至2.5%,以遏制通货膨胀。这是今年以来韩国央行第二次上调基准利率。之前,印度央行就曾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基点,至6.25%。同日,已按兵不动五个月之久的澳大利亚央行也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基点,至4.75%。上述举措,令市场担心各国会纷纷掀起加息潮。
从10月经济数据来看,广义货币(M2)余额69.98万亿元,同比增长19.3%,狭义货币(M1)余额25.33万亿元,同比增长22.1%。本外币贷款增加6228亿元,同比多增2589亿元。CPI同比上涨4.4%,创两年来新高;环比上涨0.8%。
除国内通胀压力剧增外,国际环境的变化也从外界增加了央行加息的压力。近期结束的G20峰会对汇率问题没有达成实质性结果,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依旧存在;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和爱尔兰主权债危机的影响也间接影响到中国宏观经济。
“国内通胀压力的聚集和市场流动性的增高是央行加息的主要动力。但是加息的幅度会依旧保持25个基点。我们预期在没有加息的情况下,明年CPI可能会触及7%的高位。”李炜对记者如上说到。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再次加息的时机已经成熟。目前物价的上涨已经影响到了老百姓不能很好地生活,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囤积的原因。”
另外,有媒体报道,计划中的2011年的信贷规模要比2010年缩水1万亿元到2万亿元。这一消息尚未得到证实,但分析人士认为,明年信贷规模收紧是不争的事实。
楼市面临考验
数据显示,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将冻结3500亿资金并且影响货币乘数。而且近期连续密集的调控政策直逼房地产市场。近日又传出“四大银行年底前停止对地产开发商放贷”的传闻,尽管最后得到否认,但是,由此可以看出贷款的紧张程度和房地产面临的资金“寒冬”。
消息称明日是加息窗口 专家称时机成熟时间难料
稿源: 中新网-每日经济新闻 2010-11-18 09:43:40
昨日(11月17日),受美股市场大跌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下挫的影响,两市成交量明显萎缩。沪指收盘报收于2838.86点,跌1.92%,深成指报收于11917.5点,跌2.45%。伴随近期CPI持续走高,M2持续增速、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韩国央行加息的影响,市场对加息的预期越来越高。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再次加息的时机已经成熟。渣打银行环球市场部经济师李炜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年底加息是肯定的”,不过加息时间窗口一般是CPI发布前后,此前有消息称本周五是一个加息时间窗口。
加息时间难以确定
有消息称,在未来价格上行压力不减的情况下,本周即将于11月19日迎来一个加息敏感窗。通胀压力令加息预期持续存在,市场资金观望情绪升温。
上述加息时间的确定主要是认为以往央行多选择在20日左右或周五加息,加之最新经济数据对通胀预期的提高及不久前澳大利亚、印度央行和16日韩国央行加息的综合影响。另外,16日为央行年内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缴款日,这对加息预期也产生一定影响。
然而,通过对以往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央行加息几乎次次都出人意料,以上次加息为例,央行在10月19日一片“风平浪静”中突然宣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刺破所有之前一直认为年内不加息的论调。
渣打银行环球市场部李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们认为年底加息是肯定的,但是具体时间窗口还很难说。从一般规律来看,往往是加息和CPI的增幅由很大关系。以2006到2007年为例,当CPI超3%时,每两个月加息一次;超4%一般会一个月加息一次。但是,央行加息往往没有规律可循。
另外,也有观点认为由于每个季度末月的20日为银行结息日,央行在20日左右加息便于银行计算利息。周五加息则便于商业银行做出调整。
对此,李炜认为加息更可能发生在每一轮经济数据发布的前后,这样便于及时体现出央行对经济调整的姿态,而加息的幅度一般保持与原有幅度一致,为25个基点。
加息时机成熟
韩国中央银行11月16日宣布将基准的“七天回购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至2.5%,以遏制通货膨胀。这是今年以来韩国央行第二次上调基准利率。之前,印度央行就曾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基点,至6.25%。同日,已按兵不动五个月之久的澳大利亚央行也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基点,至4.75%。上述举措,令市场担心各国会纷纷掀起加息潮。
从10月经济数据来看,广义货币(M2)余额69.98万亿元,同比增长19.3%,狭义货币(M1)余额25.33万亿元,同比增长22.1%。本外币贷款增加6228亿元,同比多增2589亿元。CPI同比上涨4.4%,创两年来新高;环比上涨0.8%。
除国内通胀压力剧增外,国际环境的变化也从外界增加了央行加息的压力。近期结束的G20峰会对汇率问题没有达成实质性结果,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依旧存在;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和爱尔兰主权债危机的影响也间接影响到中国宏观经济。
“国内通胀压力的聚集和市场流动性的增高是央行加息的主要动力。但是加息的幅度会依旧保持25个基点。我们预期在没有加息的情况下,明年CPI可能会触及7%的高位。”李炜对记者如上说到。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再次加息的时机已经成熟。目前物价的上涨已经影响到了老百姓不能很好地生活,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囤积的原因。”
另外,有媒体报道,计划中的2011年的信贷规模要比2010年缩水1万亿元到2万亿元。这一消息尚未得到证实,但分析人士认为,明年信贷规模收紧是不争的事实。
楼市面临考验
数据显示,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将冻结3500亿资金并且影响货币乘数。而且近期连续密集的调控政策直逼房地产市场。近日又传出“四大银行年底前停止对地产开发商放贷”的传闻,尽管最后得到否认,但是,由此可以看出贷款的紧张程度和房地产面临的资金“寒冬”。
编辑: 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