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中国式申遗:从贪图好处到下力保护
稿源: 时代周报  | 2010-08-15 15:17:46

河南,嵩山少林寺塔林。

中国丹霞风景区之一贵州赤水红石雕塑展示丹霞地貌风采。

  2010年8月1日,巴西利亚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中国丹霞”和“登封天地之中”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一利好消息在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周末就显示出强大号召力,上周末—“中国丹霞”之一 —广东韶关丹霞山售出门票10300张。据该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侯荣丰说,“客流增长非常明显,因为申遗成功的前一个周末售出门票数量为6600张。”

  事实上,门票收入还不是一个地区旅游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据本次申遗组组长、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彭华解释,在一个游客的旅游支出中,景点门票最多只占其10%的比例。更重要的是,只要有接踵摩肩的游客,他们花出的食宿、交通、购物费用,每一分都会计入当地旅游综合收入。这种效应的扩散,能将服务业、非旅游业项目,包括工业和农业的项目带动起来。甚至像云南丽江这样的明星景点,其旅游产业收入占到当地GDP的一半还多。

  “天地之中”和“中国丹霞” 申遗成功

  申遗成功的消息在凌晨传到登封。早上9点,这个小城观星台门前的广场,一片庆祝胜利的海洋,鞭炮、锣鼓声震耳欲聋,气球遮天蔽日,人们拥挤着感受比“过年还热闹”的节日。

  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天地之中”,由 11项历史建筑构成,其中包括远近闻名的太室阙、观星台、嵩岳寺塔、嵩阳书院、少林寺塔林等。此历史建筑群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多个朝代,是一部长达两千年的建筑史。其中东汉时期的少室阙和启母阙—阙,是一种安置在宫观、城池、陵墓前,代表大门的一种标志性建筑—是我国最古老的国家级礼制建筑。而砖木建筑的嵩岳寺塔、少林寺建筑群和会善寺,作为佛教发展的纪念碑,奇迹般地长存1400年。澳大利亚文化遗产专家茱丽叶·拉姆齐,经过3天细致入微的考察后,她欣然留言说:“天地之中,无与伦比。”

  在河南省,登封向西70公里处的洛阳龙门石窟,向北300公里处的安阳殷墟,早已领先成为世界遗产,已然享受这一美誉带来的硕果。

  2009年的申遗大会上,嵩山历史建筑群遭遇过一次“延期”,即未能通过,要延期申请。据当地官员解释,世遗委员会对嵩山建筑群的名称概念有理解的误差。2009年的失败,创下中国申遗历史上首次失败纪录。此前15年,中国每年申报2项世界遗产,均获成功。

  这件事引起河南省的高度重视,他们绞尽脑汁,再接再厉。除对申报材料作出补充外,还更新推出“天地之中”的理念。经过一年的华丽转身,终于迎来河南省第三项世界遗产。为此,当地政府已投资达8亿元。

  另一处今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丹霞”,则是把全面展示丹霞地貌形成演化过程的6个丹霞地貌风景区“捆绑”申报自然遗产,分别是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

  彭华,作为多年研究丹霞地貌的学术带头人,他介绍,此次中国丹霞项目申遗成功,是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可符合两条标准,“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区”和“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的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发展过程或显著的地质、地貌特征”。

  据科考资料,1928年,著名地质学家冯景兰,在我国粤北仁化县注意到了分布广泛的第三纪(6500万年前-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在丹霞山地区,厚达300-500米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形成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冯景兰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

  这就是今天的广东韶关丹霞山,绵延319平方公里,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在地层、构造、地貌、发育和环境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最为详尽和深入。2004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

  据世界遗产的另一标准,丹霞地貌还具有科学上的价值,其盆地演化清楚地记载了白垩纪以来区域地壳演化的历史。同时也是体现抬升与强烈断裂沉积盆地长期地貌演化历史的模式地,包括过去与当前正在进行的地貌过程。80余年的研究历史证明了丹霞地貌是一类具有区域和全球价值的特殊地球科学现象。

  申遗路漫漫

  申遗成功令人欢欣鼓舞。但凡参与过申遗,无论是专家、政府官员,还是景区管理者,都会用艰难来形容这条“漫长的路”。广东另一世界遗产地—开平碉楼—其旅游局局长邝积康告诉本报记者,开平碉楼申遗成功之时,留在国家预备清单中的地区尚有100多个。其中江南六大古镇,排队申遗已历时十几年,还在翘首盼望。

  对于各个国家而言,申遗有绝对的数量限制。根据2004年世界遗产大会公布的“苏州决议”,一国可以提交两项预备世界遗产,但至少必须有一项是自然遗产。此前“一国一项”的限制虽然放宽,但附加的条件依然苛刻。比如每年大会审议的遗产总数不能超过45项;没有遗产列入名录的缔约国具有申报优先权。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已排名世界第三,在申报的国际排队中,势必往后排。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官员郭旃曾说:“中国的申遗大队已排到下世纪的门槛。”

  无论是苦苦等待,还是志在必得,加入申遗大军的项目,在国家公布的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中,还有36项上百处地区。其中杭州西湖于明年申报,接着依次是大运河、江南水乡、丝绸之路等。

  今年5月,西湖已开始按照申遗要求整治环境,湖面从5.6平方公里扩展到6.5平方公里,苏堤3处建于当代的道路中心花坛被拆除,两侧绿化带种上了柳树、桃树,恢复“苏堤春晓”、“桃红柳绿”的意境。为此,学者葛剑雄非常不解,“申报遗产是为了保护再保护,可我国的西湖保护得还不够吗?”

  《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显示,申遗的程序大致是:每个国家需要首先对本国有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出一份详细的目录。这被称为预备名单。然后该国从预备名单中筛选出一处遗产,列入提名表中。交给世界遗产中心的提名表会被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和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NCU)这两个机构独立审核。之后评估报告被送到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讨论决定是否将被提名的遗产录入到《世界遗产名录》中。

  这一申请过程,开平碉楼走了7年,中国丹霞4年,五台山10年,中国南方喀斯特更是漫漫12年。这些最终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地犹如跃过龙门的鲤鱼,最终化身为龙,举世瞩目。而“革命尚未成功”的申请地,仍努力在渺茫的希望中。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吕机明】

中国式申遗:从贪图好处到下力保护

稿源: 时代周报 2010-08-15 15:17:46

河南,嵩山少林寺塔林。

中国丹霞风景区之一贵州赤水红石雕塑展示丹霞地貌风采。

  2010年8月1日,巴西利亚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中国丹霞”和“登封天地之中”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一利好消息在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周末就显示出强大号召力,上周末—“中国丹霞”之一 —广东韶关丹霞山售出门票10300张。据该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侯荣丰说,“客流增长非常明显,因为申遗成功的前一个周末售出门票数量为6600张。”

  事实上,门票收入还不是一个地区旅游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据本次申遗组组长、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彭华解释,在一个游客的旅游支出中,景点门票最多只占其10%的比例。更重要的是,只要有接踵摩肩的游客,他们花出的食宿、交通、购物费用,每一分都会计入当地旅游综合收入。这种效应的扩散,能将服务业、非旅游业项目,包括工业和农业的项目带动起来。甚至像云南丽江这样的明星景点,其旅游产业收入占到当地GDP的一半还多。

  “天地之中”和“中国丹霞” 申遗成功

  申遗成功的消息在凌晨传到登封。早上9点,这个小城观星台门前的广场,一片庆祝胜利的海洋,鞭炮、锣鼓声震耳欲聋,气球遮天蔽日,人们拥挤着感受比“过年还热闹”的节日。

  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天地之中”,由 11项历史建筑构成,其中包括远近闻名的太室阙、观星台、嵩岳寺塔、嵩阳书院、少林寺塔林等。此历史建筑群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多个朝代,是一部长达两千年的建筑史。其中东汉时期的少室阙和启母阙—阙,是一种安置在宫观、城池、陵墓前,代表大门的一种标志性建筑—是我国最古老的国家级礼制建筑。而砖木建筑的嵩岳寺塔、少林寺建筑群和会善寺,作为佛教发展的纪念碑,奇迹般地长存1400年。澳大利亚文化遗产专家茱丽叶·拉姆齐,经过3天细致入微的考察后,她欣然留言说:“天地之中,无与伦比。”

  在河南省,登封向西70公里处的洛阳龙门石窟,向北300公里处的安阳殷墟,早已领先成为世界遗产,已然享受这一美誉带来的硕果。

  2009年的申遗大会上,嵩山历史建筑群遭遇过一次“延期”,即未能通过,要延期申请。据当地官员解释,世遗委员会对嵩山建筑群的名称概念有理解的误差。2009年的失败,创下中国申遗历史上首次失败纪录。此前15年,中国每年申报2项世界遗产,均获成功。

  这件事引起河南省的高度重视,他们绞尽脑汁,再接再厉。除对申报材料作出补充外,还更新推出“天地之中”的理念。经过一年的华丽转身,终于迎来河南省第三项世界遗产。为此,当地政府已投资达8亿元。

  另一处今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丹霞”,则是把全面展示丹霞地貌形成演化过程的6个丹霞地貌风景区“捆绑”申报自然遗产,分别是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

  彭华,作为多年研究丹霞地貌的学术带头人,他介绍,此次中国丹霞项目申遗成功,是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可符合两条标准,“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区”和“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的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发展过程或显著的地质、地貌特征”。

  据科考资料,1928年,著名地质学家冯景兰,在我国粤北仁化县注意到了分布广泛的第三纪(6500万年前-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在丹霞山地区,厚达300-500米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形成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冯景兰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

  这就是今天的广东韶关丹霞山,绵延319平方公里,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在地层、构造、地貌、发育和环境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最为详尽和深入。2004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

  据世界遗产的另一标准,丹霞地貌还具有科学上的价值,其盆地演化清楚地记载了白垩纪以来区域地壳演化的历史。同时也是体现抬升与强烈断裂沉积盆地长期地貌演化历史的模式地,包括过去与当前正在进行的地貌过程。80余年的研究历史证明了丹霞地貌是一类具有区域和全球价值的特殊地球科学现象。

  申遗路漫漫

  申遗成功令人欢欣鼓舞。但凡参与过申遗,无论是专家、政府官员,还是景区管理者,都会用艰难来形容这条“漫长的路”。广东另一世界遗产地—开平碉楼—其旅游局局长邝积康告诉本报记者,开平碉楼申遗成功之时,留在国家预备清单中的地区尚有100多个。其中江南六大古镇,排队申遗已历时十几年,还在翘首盼望。

  对于各个国家而言,申遗有绝对的数量限制。根据2004年世界遗产大会公布的“苏州决议”,一国可以提交两项预备世界遗产,但至少必须有一项是自然遗产。此前“一国一项”的限制虽然放宽,但附加的条件依然苛刻。比如每年大会审议的遗产总数不能超过45项;没有遗产列入名录的缔约国具有申报优先权。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已排名世界第三,在申报的国际排队中,势必往后排。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官员郭旃曾说:“中国的申遗大队已排到下世纪的门槛。”

  无论是苦苦等待,还是志在必得,加入申遗大军的项目,在国家公布的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中,还有36项上百处地区。其中杭州西湖于明年申报,接着依次是大运河、江南水乡、丝绸之路等。

  今年5月,西湖已开始按照申遗要求整治环境,湖面从5.6平方公里扩展到6.5平方公里,苏堤3处建于当代的道路中心花坛被拆除,两侧绿化带种上了柳树、桃树,恢复“苏堤春晓”、“桃红柳绿”的意境。为此,学者葛剑雄非常不解,“申报遗产是为了保护再保护,可我国的西湖保护得还不够吗?”

  《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显示,申遗的程序大致是:每个国家需要首先对本国有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出一份详细的目录。这被称为预备名单。然后该国从预备名单中筛选出一处遗产,列入提名表中。交给世界遗产中心的提名表会被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和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NCU)这两个机构独立审核。之后评估报告被送到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讨论决定是否将被提名的遗产录入到《世界遗产名录》中。

  这一申请过程,开平碉楼走了7年,中国丹霞4年,五台山10年,中国南方喀斯特更是漫漫12年。这些最终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地犹如跃过龙门的鲤鱼,最终化身为龙,举世瞩目。而“革命尚未成功”的申请地,仍努力在渺茫的希望中。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吕机明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