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精制地沟油"真假难辨 学者吁将餐厨垃圾变废为宝
稿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 2010-03-22 14:42:20

  不再只从地沟收油

  什么是“地沟油”?人们通常理解为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收集并加工提炼的油。何东平和他的学生们在近期的调查中发现,从地沟收油这种传统方法依然存在,不过已经不是主渠道。更普遍的是,专门人员与餐厅、酒楼建立定点包收关系,每晚8到9点就按时上门收购。

  “据我们了解,某大型酒店,一年仅卖餐厨垃圾,就能赚200万元。”何东平透露:“在不少地方,收潲水(餐厨垃圾的俗称)的人员甚至垄断了一方餐馆酒楼,别人不能染指。80%的‘地沟油’,是以这些从餐饮企业直接收来的餐厨垃圾为原料的。”

  这些信息,是他们“地沟油”检测标准研究取样调查的“副产品”。学生们了解到,“专业人员”收了潲水后,有的会把潲水拉到农村给农民喂猪,还有人就直接送到郊区的炼油作坊。一番熬制加工后,臭不可闻、令人作呕的潲水就变成了“地沟油”。这些“地沟油”再以“散装油”的形式进入农贸市场等地销售,有的加工作坊甚至干脆送货上门,直接送到小商店或小餐馆里面。

  “我自己就亲眼见过,汉口一处卖油条的,桌上摆着两壶油,一壶颜色清亮点,一壶浑浊点,炸油条时,他就两壶分别加一点,其中一壶就是‘地沟油’,另一壶是好油,他掺着用,顾客就更吃不出来了。”何东平说。

  “现在,在暴利驱动下,‘地沟油’的生产销售,已经形成一条巨大、稳固的非法产业链。必须通过建立相关国家标准,通过政府强制统一收集,才可能消灭这个产业。”何东平忧心忡忡地说。

  在调研过程中,学生们了解到,在这条产业链上,餐饮业者、淘潲水的、制售“地沟油”的、使用“地沟油”代替食用油的,都有暴利可图。从餐饮业的餐厨垃圾中提炼1吨“地沟油”,成本仅300元左右,而按照食用油销售,利润就会翻番。就连淘“地沟油”的人,每月甚至都能赚1万多元。

  “精制地沟油”真假难辨

  一旦“地沟油”进入市场、走上餐桌,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摆在人们面前:怎么辨别?“地沟油”的检验技术和标准,已成为业内学者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焦云鹏说,首先,“地沟油”可以通过感官鉴别,一看透明度、色泽,“地沟油”一般颜色发暗、比较浑浊;二闻气味,油臭且呈淡淡哈喇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沟油”;三尝是否有异味等。

  但这些方法,碰到“精制”的“地沟油”,常常会失效。“目前,餐厨废油脂的鉴别及掺伪检测研究尚未完全开展。”何东平说。

  据四川省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师罗贽介绍,目前国内学者已发明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电导率检测法、薄层色谱法等多种“地沟油”检测方法,但这些方法均各有局限。例如荧光分析法对实验室要求较高,不够简便易行;薄层色谱法操作步骤繁琐,且无法准确鉴别出潲水油和煎炸老油。“地沟油”检测的难点就是寻找其“特异指标”,由于“地沟油”成分复杂,必须综合考虑各种检测结果才能做出结论。

  当然,检测难并不是说“地沟油”和食用油没有区别了。研究发现,“地沟油”中含有大量有机物,长时间高温条件下有机物分解产生苯、芘、萘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地沟油”在回收加工过程中,易受铅、砷等重金属污染等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会引起头痛、头晕、失眠、乏力、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中毒性肝病,诱发胃腺癌、肾癌等多种癌肿。

  “所以,目前国家已经立项要求我们研究起草《餐厨垃圾中‘地沟油’的管理办法》、《‘地沟油’的检测方法》、《散装食用油标识与标签的方法》等,近一两年内,这些方法有望在全国推行。”何东平介绍。他特别强调,“地沟油”混入市场,钻的就是散装油标识管理的空子。

【编辑:陈燕】

"精制地沟油"真假难辨 学者吁将餐厨垃圾变废为宝

稿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0-03-22 14:42:20

  不再只从地沟收油

  什么是“地沟油”?人们通常理解为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收集并加工提炼的油。何东平和他的学生们在近期的调查中发现,从地沟收油这种传统方法依然存在,不过已经不是主渠道。更普遍的是,专门人员与餐厅、酒楼建立定点包收关系,每晚8到9点就按时上门收购。

  “据我们了解,某大型酒店,一年仅卖餐厨垃圾,就能赚200万元。”何东平透露:“在不少地方,收潲水(餐厨垃圾的俗称)的人员甚至垄断了一方餐馆酒楼,别人不能染指。80%的‘地沟油’,是以这些从餐饮企业直接收来的餐厨垃圾为原料的。”

  这些信息,是他们“地沟油”检测标准研究取样调查的“副产品”。学生们了解到,“专业人员”收了潲水后,有的会把潲水拉到农村给农民喂猪,还有人就直接送到郊区的炼油作坊。一番熬制加工后,臭不可闻、令人作呕的潲水就变成了“地沟油”。这些“地沟油”再以“散装油”的形式进入农贸市场等地销售,有的加工作坊甚至干脆送货上门,直接送到小商店或小餐馆里面。

  “我自己就亲眼见过,汉口一处卖油条的,桌上摆着两壶油,一壶颜色清亮点,一壶浑浊点,炸油条时,他就两壶分别加一点,其中一壶就是‘地沟油’,另一壶是好油,他掺着用,顾客就更吃不出来了。”何东平说。

  “现在,在暴利驱动下,‘地沟油’的生产销售,已经形成一条巨大、稳固的非法产业链。必须通过建立相关国家标准,通过政府强制统一收集,才可能消灭这个产业。”何东平忧心忡忡地说。

  在调研过程中,学生们了解到,在这条产业链上,餐饮业者、淘潲水的、制售“地沟油”的、使用“地沟油”代替食用油的,都有暴利可图。从餐饮业的餐厨垃圾中提炼1吨“地沟油”,成本仅300元左右,而按照食用油销售,利润就会翻番。就连淘“地沟油”的人,每月甚至都能赚1万多元。

  “精制地沟油”真假难辨

  一旦“地沟油”进入市场、走上餐桌,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摆在人们面前:怎么辨别?“地沟油”的检验技术和标准,已成为业内学者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焦云鹏说,首先,“地沟油”可以通过感官鉴别,一看透明度、色泽,“地沟油”一般颜色发暗、比较浑浊;二闻气味,油臭且呈淡淡哈喇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沟油”;三尝是否有异味等。

  但这些方法,碰到“精制”的“地沟油”,常常会失效。“目前,餐厨废油脂的鉴别及掺伪检测研究尚未完全开展。”何东平说。

  据四川省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师罗贽介绍,目前国内学者已发明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电导率检测法、薄层色谱法等多种“地沟油”检测方法,但这些方法均各有局限。例如荧光分析法对实验室要求较高,不够简便易行;薄层色谱法操作步骤繁琐,且无法准确鉴别出潲水油和煎炸老油。“地沟油”检测的难点就是寻找其“特异指标”,由于“地沟油”成分复杂,必须综合考虑各种检测结果才能做出结论。

  当然,检测难并不是说“地沟油”和食用油没有区别了。研究发现,“地沟油”中含有大量有机物,长时间高温条件下有机物分解产生苯、芘、萘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地沟油”在回收加工过程中,易受铅、砷等重金属污染等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会引起头痛、头晕、失眠、乏力、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中毒性肝病,诱发胃腺癌、肾癌等多种癌肿。

  “所以,目前国家已经立项要求我们研究起草《餐厨垃圾中‘地沟油’的管理办法》、《‘地沟油’的检测方法》、《散装食用油标识与标签的方法》等,近一两年内,这些方法有望在全国推行。”何东平介绍。他特别强调,“地沟油”混入市场,钻的就是散装油标识管理的空子。

编辑: 陈燕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