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子港1月19日电 专访:“我们的救援不分国界”——访中国国际救援队总领队黄建发 记者王沛党琦 海地地震已过去7天,中国国际救援队总领队黄建发19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在此期间,中国国际救援队共挖出15具死难者遗体,其中7名是外国人。 黄建发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搜救行动不分国界,我们的工作原则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调集有限的资源,向最需要的地区实施救援。” 他告诉记者,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海地地震发生36小时后就在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联海团)大楼倒塌现场实施救援,“评估现场受灾情况,尽可能多地搜救幸存者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前提”。 他说:“选择联海团大楼进行救援是因为这座楼的特殊性,联合国驻海地最高长官赫迪安纳比以及二号人物路易斯达科斯塔就埋在废墟里。我们掌握了他们所在位置的确切信息。”当地时间16日下午2时,救援队成功找到这两名联合国高官的遗体,并随后将其移交给联合国。 得知此消息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于17日下午赶到救援现场。他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及时、高效工作十分赞赏。潘基文用英文对中国国际救援队副队长徐志忠说:“我代表联合国和国际社会感谢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地震后第一时间赶到这里开展救援,并找到我们特别代表赫迪安纳比及其他官员的遗体。非常感谢中国国际救援队。谢谢你们。”之后他又用中文一连说了三遍“谢谢”。 除了找到8名中国工作人员的遗体外,中国国际救援队还先后挖出另外5名不同身份的联合国工作人员遗体。之后中国国际救援队并没有放慢实施救援的脚步,黄建发说:“我们在与时间赛跑。” 海地时间17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太子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展开地毯式搜索,寻找生还者。“我们大范围撒网,通过生命探测仪、搜救犬寻找地震生还者,”黄建发这样描述他们的任务。 “我们要尽可能缩短时间,调集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多地搜救幸存者,”黄建发说,到目前为止,中国救援队共从废墟中挖出了7具外国人遗体,救援工作还在继续。 中国救援队已经不是第一次参与国际灾害救援工作。从2003年5月阿尔及尔地震,2003年12月伊朗拉姆地震,到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世界人民都能在第一时间看到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身影。 中国国际救援队从挖出8具中方人员遇难者遗体至今已经过去3天。在这3天里,中国救援队没有停止营救工作。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仍将继续坚持在第一现场开展工作,帮助更多的海地及外国公民。“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这是中国对世界人民承担的使命,”黄建发说。 中国国际救援队: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