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事件掀起的波澜越来越大。其以“遭受诸多来自中国的黑客攻击和监视,以及中国政府一再限制互联网言论自由”为理由退出中国市场,所引发的震荡波已然超出全球互联网业界层面,直接引发了两国政府层面的交涉。
国务卿希拉里表示“严重关切”,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表示此事“令人不安”,白宫发言人则对“网络自由的权利”表示了支持。
中国方面同样迅速做出反应,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强调,网上信息是国家战略资源,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强对互联网的舆论引导。
从大处而言,这一事件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中又一个新的案例。但由于谷歌公司自身具有一定的传媒属性,令该事件大不同于此前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以及数起反补贴、反倾销调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进退决策,其政治上的考量可能超过对商业利益的盘算。
我们看到,谷歌此举与有报道提及的希拉里即将宣布一项技术政策,以帮助其他国家公民获取未经审查的网络资源有明显呼应关系。
我们认为,单从中国政府和谷歌自身逻辑而言,两种互为矛盾的主张,均有其合理性。随着近几年网络影响力的迅速扩大,中国政府将之纳入监管范畴,符合其强化舆论监督的一贯做法。其对网络低俗内容的整顿,更是依中国相关法律进行。而谷歌按照其“不做恶”的价值观,在商业和道德之间最终选择了后者,也是无可厚非。
正因为双方均有充分的理由,因此尽管美国政府已介入此事,但中国政府与谷歌和美国政府之间,在如何兼顾互联网安全和自由方面,显然很难达成一致。甚至彼此寻求让步的空间也是不大。至少从目前来看,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答案只有“是”和“不是”,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
如果中国政府选择对谷歌放松审查,则意味着中国所有的网站都应获得同等待遇,这将超出中国舆论监督政策的底线。而谷歌以激烈言辞批评中国政府的同时,也就表明他放弃了将来重回中国市场的可能。
对于谷歌而言,尽管此举在国际上赢得了一定的支持,但撤出中国市场仍然是一个痛苦的选择。虽然眼下中国市场对谷歌总利润的贡献很小,但放眼未来毕竟有着无限的商机和可能。而此前,谷歌为了在中国市场立足,甘愿接收网络审查,并在涉黄整顿、数字图书馆涉嫌侵权等事件上,一直克制地配合着中国监管部门的要求。这也表明了谷歌一直以来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这一事件中,受伤的不只谷歌自己。谷歌一旦退出,对于拥有世界最大网民规模的中国,也是一种悲哀。中国的三亿多网民可能无缘再继续享受全球最大互联网企业所推出的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瞭乱的新技术、新产品,谷歌地球、视觉搜索等等。
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搜索市场将伴随谷歌的离开呈现一家独大的格局,百度将一跃成为这个领域的寡头。这不利于市场竞争,更不利于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及广告主们的利益。中国国有垄断央企的傲慢和霸道,就是例证。
而此前,即便是在有谷歌与其竞争的情况下,百度依然背负些许恶名。在近期刚刚推出凤巢系统之前,在利润驱动下,竞价排名模式使百度成为广告的发布平台,甚至一度充斥诈骗和虚假广告,丧失了作为信息承载平台的公正性,公信力大为降低。
最后,一旦中国政府在谷歌事件上采取强硬立场,接下来很可能进一步收紧互联网安全审查和监管,国内网站也会更加严格地恪守监管部门的要求,不越雷池半步。中国将丧失一股推动网络开放和自由的力量。而中国在国际上刚刚树立起来的强国和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也难免受损。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谷歌事件中,除了百度,其余都是输家。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寻求 寻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