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0年的第一场大雪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也比以往来得更猛一些。大雪导致华北地区多条高速公路、省级国道被迫关闭,天津等地一度封航,北京更是出现40年来同期罕见低温。 近年来,极端天气的出现越来越频繁,相关部门的应急管理也频频遭遇“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质疑。巧合的是,就在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并印发了《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提出要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的部门联动机制。在2010年的首场大雪面前,预案中提及的部门联动机制运行得如何? 本报记者深入采访得知,在历经多次极端天气考验之后,相关部门的各种应急机制不断走向完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正在不断走向成熟。 “刷刷”、“嚓嚓”……一连串交织响起的声音代替了手机叫醒闹钟。睁眼一瞧,早上7点多的天色似乎比平时亮了不少。 拉开窗帘,记者看到,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裸露在外的一切事物几乎都被白雪覆盖,露天停放的轿车瞧着比平时“长高”了几公分。而不远处扫雪的背影正是“闹钟”的音源。 2010年的第一场大雪并非毫无预料。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的最后一天,北京市气象台就作出了在2010年1月3日有中雪的预报。1月2日,预报被改成了大雪。1月3日凌晨3点20分,北京市气象台发布了暴雪蓝色预警;8点50分,气象部门又将暴雪蓝色预警信号上升至黄色预警信号。据悉,这是北京自2009年入冬以来至今,首次发布如此高级别的暴雪预警。 根据气象观测资料显示,在大雪飘洒一整天后,气温也将随之大幅下降,1月5日可能出现零下十六摄氏度的极端最低气温,逼近40年来北京历史同期的低温极值。 2008年罕见雨雪冰冻天气造成的危害犹在眼前———诸省告急,道路不通、供电中断、居民衣食住行成忧……那么,面对2010年伊始来袭的这场大雪,经历过冰雪考验的政府应急管理是否更从容了呢?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窗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