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夹 | 返回宁波网首页 | 博客 | 论坛 | 时尚 | 娱乐 | 影院 | 电视 | 音乐 | 健康 | 汽车 | 旅游
对 话 BO播报 三江时评 网友播报 网上调查 网友贴图 论坛精贴 点击排行 网上电视 外媒看宁波 图 片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湖北校长推荐上北大结果出炉 没有"争议"引发忧虑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1月27日 11:23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27802780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荆楚网消息(新华社记者李鹏翔、俞俭)

  湖北省三所高中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的5名学生已全部产生,均在全校成绩最优秀学生之列。这些看来没有争议的学生,却引起有关教育专家的担心:在社会公众事关教育公平的疑虑下,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政策只能导致矛盾下移,在巨大压力下,如此自主招生难有“自主”,难以产生理想的政策效果。

  推荐北大生名单“出炉”,最优秀学生上榜

  武汉二中推荐的理科生宋轶凡,今年16岁,来自武汉市黄陂区农村,初中就读于黄陂实验分校,2007年未经参加中考直接被武汉二中网上招录。宋轶凡的班主任刘友平说,她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善于学习、勤奋谦逊的学生,学科成绩均衡,总分基本上都是年级第一,还是武汉二中“十佳学生”、武汉市“三好学生”。

  在华师一附中高三年级,没有学生不知道“彭康”这个名字,因为他的成绩太棒了。从高一到高三的十次大型考试中,彭康多次获全年级第一。在师生眼里,彭康是冲高考状元的强劲人选。另两位推荐生李正一和吴萧剑,在每次大考也都在年级前五名,也曾多次考第一。

  武汉外校推荐的王琬,今年9月调考在年级排名第一,11月参加全国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获团体第一名、个人一等奖。

  对于社会关注的推荐过程。武汉二中高三年级主任丁业长介绍说,学校推荐宋轶凡是经过严格程序。校长、副校长、校党支部书记、工会委员、高三年级主任、老师代表,还有教务、教科各部门主任,共有10多人组成一个推荐团队,根据学生高三本学期9月、10月两次重要考试和一次选拔考试成绩,综合学生高一、高二表现和成绩,进行综合考评排序。后在高三年级24个班主任中征求意见,经过集体研究,一致推选宋轶凡。公示一周,没有接到任何有异议的反映。

  三所中学的不少师生认为,这几个孩子都是公认的优秀学生,即使不通过降分优惠,考上北大也在情理之中。还有人认为,明年高考,文理科状元可能就在这几名学生中产生。

  现行推荐制导致矛盾下移和浪费指标

  高校自主招生推进多年,但相关争议声一直伴随左右,关键就在于社会对于教育公平的担忧。面对媒体舆论的压力,学校只有推荐最优秀的学生才能令人信服,没有异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认为,自主招生应区别于高考,由校长来推荐的目的,应在于为偏才怪才提供机会。目前这些推荐的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考上国内顶尖大学,这样的推荐,浪费指标,只是锦上添花,不能产生推荐政策的应有效果。

  乔新生认为,这样的自主招生没有自主。其实把难题踢给了中学,不是权力下放,而是矛盾下移。中学校长很为难,如果选偏才怪才,选哪个都难服众,因为没有标准,不得不回归到考试成绩这条硬杠杠。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涂艳国教授指出,北大的推荐制仍然包含在以往自主招生范畴内,只不过是多了个校长推荐,有自我炒作之嫌。在中国目前的社情下,要达到在完善诚信体系下的自我负责,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即使是进行过程监督,防范成本还是会很大。

  “即使推荐成功也只能降30分,像出了多本小说的少年作家蒋方舟这样的考生,校长不敢推荐;写出古体长诗的考生周海洋,推荐了也没用处,因为他的分数差得太远。这样四平八稳的推荐意义不大。”涂艳国教授说。

  华中科技大学赵振宇教授认为,如果推荐的学生都是各校拔尖的人才,就失去了推荐的意义。北大应当将需要推荐上来的人才标准讲清楚。大家都不清楚,最终就还是要看考分。

  敢于推荐考不上的才能选拔真正人才

  “我认为,要推就应当敢于推那些正常高考是考不上北大的,但又有特长、有个性、有潜质的学生,甚至是偏才怪才。”赵振宇教授说,有责任就是要担风险,一是高中校长要敢于担风险,你依据一定人才标准推荐的人可能会不一定被北大选中,而不是担心选不上浪费指标。二是北大要敢于担风险,你认定的人才苗子,也可能培养不出人才来,而不是担心社会的各种争议。

  赵振宇教授指出,现在不少中学校长也表示想找出像华罗庚这样数学一流的偏才,但这样的偏才怪才太少太少,找不到呀!这也反映出我们基础教育体制上的问题,长年以应试教育为指挥棒,人才培养千篇一律,各科均衡才能考得高分。

  涂艳国教授建议,作为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有影响力的高校,北大改革的步子应当再大一些,要拿出当年蔡元培的气概来,现在这样小打小闹,意义不大。对于看中的特殊人才,学校应当降低门槛,降个200分又如何?当然,这也需要学校拥有更多自主管理、自主招生的权力。

  涂艳国还指出,自主招生改革要考虑几个问题,一是与正常高考有什么本质区别?二是对于中学的教育教学有什么影响?三是对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有何促进?

  乔新生教授指出,对于整个高等教育改革来说,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其实还是细枝末节的东西。高教改革应当是个系统工程,不应零敲碎打,一定要有整体思路。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优惠 成功 风险 
稿源: 荆楚网  编辑: 崔燕
相关报道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专题 分类
宁 波 热 点 国 内 聚 焦
国 际 纵 横 年 度 专 题
社 会 热 点 文 化 教 育
综 艺 娱 乐 体 育 天 地
实 用 宝 典 科 技 财 经
最新 专题
全国天然气拉响警报
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
韩朝海军交火
澳大利亚私立大学倒闭
美国德州军事基地枪击案
进入更多专题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4-27802780 87685148
热线传真
0574-27802780
投稿邮箱
edit@cnnb.com.cn
报料邮箱
news@cnnb.com.cn
联系地址
宁波灵桥路768号中国宁波网
邮政编码 31504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