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一位退休教师的猝然离世,在镇海引起了轰动:各地闻讯赶来吊唁的学生、朋友、同事含悲为他送行,数千网民以自发留言等形式悼念他,充满赞佩和感激之情的挽联、花圈多得让关怀院的工作人员应接不暇,许多人自愿留下来为他守夜,更多的人则在争相传说他的“平凡故事”……一位什么样的教师,值得人们如此感念和追忆?本报今天发表长篇通讯《毕生育人的好园丁》,向广大读者介绍镇海中兴中学退休教师、优秀共产党员金时荣的感人事迹。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身为教师,教书自然重要,但育人更重要。如果仅知道传授知识,不知道或者不愿意教学生如何做人,这样的教师是不合格的。说金时荣是教书育人的楷模,是因为,他不光教学生如何读书,更教育他们如何做个真正的人。那43册由4300多封学生、校友来信集结而成的《鸿雁集》就是证明;那374场德育讲座和近10万人次听众就是证明;那种学生既视他为良师,更当他是无话不说的“忘年朋友”就是证明;那33项“优秀教育工作者”、“毕生育人好园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就是证明。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学生如何做人,嘴上说说并不难,难的是心口一致,以身示范。如果嘴上教学生要好好做人,自己却说一套做一套,那不仅有辱“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至高称誉,还会误导学生,贻害无穷。金时荣是教书育人的楷模,还因为,他教书育人,不光言传,更重身教。他把“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作为人生准则就是证明;不管学生家里是穷是富、成绩是好是坏,他都一视同仁就是证明;他50多年来一直坚持为人义务理发,并先后教会60多名学生理发就是证明;他在让学生接力帮助他人前,自己从未中断过扶贫帮困就是证明。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教师燃烧自己,光照社会崇高精神的最好比喻。作为教师,在职时能恪尽职守已属不易,退休后还把全部心血花在育人上,年复一年,默默奉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更需要坚定的信念。金时荣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就因为他不光在职时育人不倦,退休后依然以育人为乐。为了德育讲座不“落伍”,他自费订了五六份报纸了解时事就是证明;为了消除和青少年的“代沟”,他年近古稀还学习改进自己的“灵桥牌普通话”、自费学完10门心理学课程并拿到了文凭就是证明;他在离世的前一天还在为学生作励志讲座、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宁波帮精神“公传孙”的事而忙碌就是证明。
金时荣把毕生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之中,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发达作出了贡献。他无愧于毕生育人好园丁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每个人的职业不同,但就一生忠实履行自己职责而言,金时荣不仅是所有教师的楷模,也是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共产党员的榜样。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报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