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夹 | 返回宁波网首页 | 博客 | 论坛 | 时尚 | 娱乐 | 影院 | 电视 | 音乐 | 健康 | 汽车 | 旅游
对 话 BO播报 三江时评 网友播报 网上调查 网友贴图 论坛精贴 点击排行 网上电视 外媒看宁波 图 片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校长推荐制疑似提前“掐尖”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1月23日 18:25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27802780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陈庆贵

  当人们满怀希望校长“不拘一格降人才”,推荐偏才、怪才上北大,而事实上,推荐俨然变成一场考试分数的大比拼(11月22日《重庆晚报》)。

  校长们推荐仍是沿用“祖宗之法”———以考试分数定名单。南开中学最后入选的学生,都是全年级考试成绩第一或第二名。无独有偶,巴蜀中学确定的三名推荐生,最近几次考试分数排名都在全校第一或第二,凭考试分数无可争议地入选。我将之视为校长推荐制在应试教育下的掐尖闹剧。

  北大举荐政策本意是为一些受高考局限而无法将综合能力充分展现出来的优秀学子提供到达北大的新通道。而以考试分数定名单显然与其本初目的南辕北辙相去甚远。一位推荐生家长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校长实名推荐,并不能选出什么特别的人才,只不过是北大的一个提前掐尖计划而已。”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校长推荐制有着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我认同和理解南开中学校长宋璞来自推荐学生实践过程的感慨:“非不能也,是不敢也!”在我眼中,当下校长推荐制至少存在种种压力:如外界对学校及校长的猜疑,迫使校长们感到难以按照或曰不敢不愿按个人意志自主推荐;另外,“优秀人才”标准难以量化,难免产生主观因素和评估分歧。比如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其考试分数未必能达到北大录取标准。这样的学生北大敢录吗?就算录取了,其他学生和家长能心服口服心悦诚服吗?北大方案本意是想让那些可能会被高考体制“枪毙”的人才也能进入北大校园,请问,在当下教育体制下,偏才怪才们连上重点高中的资格都没有,又如何能够获得被推荐资格?作如是观,我对一位校长“因为受到诸多限制,他不得不采取以分数来作最后定夺”之说深表理解和同情。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大学也曾自主招生。吴晗的数学是零分,但因为文史英文均为满分被清华录取;无独有偶,钱钟书的数学只考了15分,但英文考了满分同样被清华录取。类似佳话范例国外也有。无数历史经验昭示我们,只有打破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中国大学才有可能培养出大师。“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天问恐怕才有可能破题。历史经验同时昭示我们,没有适宜的体制土壤和教育生态催生,纵使播下校长推荐制的种子也难以破土出苗开花结果。

  目下不少省市校长推荐人选相继出炉,几乎均为全校成绩最优者。有论者据此诟病:所谓的校长实名推荐制并非为“不拘一格降人才”而来,其真正目的是东家———北京大学用一纸诚信协议提前将重点省市“状元苗子”收入囊中,在与其他学校的生源竞赛中提前“抢跑”罢了。

稿源: 羊城晚报  编辑: 胡敏
相关报道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专题 分类
宁 波 热 点 国 内 聚 焦
国 际 纵 横 年 度 专 题
社 会 热 点 文 化 教 育
综 艺 娱 乐 体 育 天 地
实 用 宝 典 科 技 财 经
最新 专题
全国天然气拉响警报
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
韩朝海军交火
澳大利亚私立大学倒闭
美国德州军事基地枪击案
进入更多专题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4-27802780 87685148
热线传真
0574-27802780
投稿邮箱
edit@cnnb.com.cn
报料邮箱
news@cnnb.com.cn
联系地址
宁波灵桥路768号中国宁波网
邮政编码 31504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