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开始了对中国为期四天的访问,成为首位在就职第一年内就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这次奥巴马访华被媒体称为中美外交重头戏,因此备受关注。
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哪里?中美关系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新加坡《海峡时报》:两国关系将强化
奥巴马访华将强化中美两国的战略合作关系。经济、环境、能源界的人士都十分关注奥巴马总统访华,希望中美能达成相关协议。中国作为目前美国最大的债主,在美国将来的内外方针制定方面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奥巴马总统一月份上任以来,便与中国展开了一系列合作,从应对环境变化到重塑全球金融秩序,旨在扩大两国合作关系。
《人民日报》:能源环保合作看好
奥巴马此次访华将为12月份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奠下基调。奥巴马访华期间,美方期待能与中国就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达成协议。并且,中美两国在环境保护合作的各项协议方面已经进入实际执行和实施阶段。早在布什执政时期,中美两国就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对话机制,并且两国的经济合作、能源和环境保护合作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对于奥巴马总统的中国之行,美国媒体有哪些期待?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此行对奥巴马意义重大
中国之行是奥巴马将中美两国关系推向积极方向的绝佳机会。美国希望中国在双边利益问题上与美国开展合作。这些问题将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阻止朝鲜和伊朗的核扩散计划、中美间经济合作与平衡等。奥巴马首先应该向中国强调,中美并非天生的敌人,而注定是朋友。
美国《华盛顿邮报》:中美关系:紧密联系,认清区别
美国总统奥巴马抵达中国时,他将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即美国应如何定义与中国的关系。这个问题从上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华以来一直困扰着历届美国总统。几十年来,美国政府对中美关系的定义如同万花筒。如今,美国经济对中国市场日益依赖,然而两国的分歧依旧存在,需认清不同之处。
对于奥巴马访华,西方媒体是怎样的感受?新华社用“五味杂陈”来形容。
新华社:欧洲自嘲“从副驾退到后排”
德国《明镜》周刊文章指出,中国把大量的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元,只要中国改变外汇储备结构,就会威胁美元的稳定。另外,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成功让奥巴马的经济学家团队感到钦佩。对于美国人来说,目前欧洲显然已经从副驾驶座位退到了后排座位上。
路透社报道说,奥巴马这样强调此次访华的意义:“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经济复苏,如果美中两国不进行合作,那么要在重要问题上取得成果都很困难。”(据央视)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环保合作 会议 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