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夹 | 返回宁波网首页 | 博客 | 论坛 | 时尚 | 娱乐 | 影院 | 电视 | 音乐 | 健康 | 汽车 | 旅游
对 话 BO播报 三江时评 网友播报 网上调查 网友贴图 论坛精贴 点击排行 网上电视 外媒看宁波 图 片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西堠门大桥,我的里程碑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1月13日 15:03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27802780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人物名片

  姓名:邹焕祖

  年龄:70岁

  籍贯:武汉

  简介:一位可敬的老人!

  一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曾任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桥梁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组织指挥过几十座桥梁的大型结构试验、监控、检测及通车鉴定。

  1996年开始从事监理工作,担任过济南黄河二桥、山东利津黄河大桥、福州尤溪洲大桥、厦门同安大桥总监理工程师。

  2004年到舟山,担任西堠门大桥总监理工程师。2007年下半年起,任西堠门大桥监理处高级技术顾问。曾多次获得连岛大桥指挥部授予的“先进个人”称号。

  有人说:造桥人一生走不得好桥,修路人一世行不了平路。

  连岛大桥通车就在眼前,而邹焕祖明了,自己即将与大桥告别。

  或许,西堠门大桥就是他一生事业的终点站。

  在这里,他失去了至亲的人,有过断骨切肤之痛,还有无数的辛劳和汗水。

  至于得到的,难以尽言……

  5年前,这里有什么?

  2009年9月25日,邹焕祖在册子的西堠门大桥工地度过70大寿。没有儿孙绕膝,远离故乡亲友,身旁唯有雄伟的西堠门大桥无声相伴。

  整整46个寒暑,与桥梁相伴。虽没有镌碑留名,但邹老一生的轨迹便书写在那些桥梁上。而在这座西堠门大桥,他将画下毕生事业的句号。“5年了,你问我对西堠门大桥是种什么样的感情,血脉相连啊!”邹老的一句感叹,道出了真情。

  2004年4月20日,邹焕祖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就是这一天,他和3名同事从福州尤溪洲大桥建设工地直接调到册子岛,在岛西一隅勾画西堠门大桥的蓝图。“5年前这里有什么?荒滩、乱石、杂草,如此而已。”邹老的思绪重回那段岁月。“这样的场景,是我们造桥人早已看惯的。”他笑着说,“每接一个新的工程,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无非都是这样。”

  造桥人的情怀

  在邹老的心中,有着与常人不同的理念: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修桥铺路是至仁至善之举。造桥人所看到的,不是自己所处环境的艰苦,不是自己内心的孤独,也不是混混沌沌过日子。

  造桥人应该看到的是每一座桥梁建成之后,老百姓脸上欢乐的笑容;应该感受的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感激;应该聆听的是业主的关心言语;应该总结的是每一座桥梁的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

  伴着那座心中的西堠门大桥,邹焕祖全身心投入到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去。

  逐渐地,册子岛西隅的荒滩上有了人烟,有了工房,而大桥前期施工方案也逐步成形。

  在很多同事的印象中,邹焕祖这位总监理工程师学识渊博且平易近人。工作上的各种难题,他总能给出完善的解决方案。但工作的艰苦、生活条件的简陋,他却从不提起。

  来到册子后一年多,闲暇时,他唯一的牵挂便是远在武汉的老伴,那个与他青梅竹马,共同度过大半生的至亲人。

  难以言表的伤痛

  那几年,邹老事务繁忙,工程一个接着一个,与老伴聚少离多,家中的大小事务便压在了老伴一人肩上。

  上了年岁,老伴的身体大不如前,有段时间甚至生病住院,而出差在外的自己却无法回家照顾。每每想到这些,邹老便从内心深处感到深深的愧疚。

  2005年5月,趁着休假,邹焕祖回武汉家中小住几日,就在那段时间,他决定假期结束后带老伴来舟山。他觉得,舟山温润的气候能带给老伴健康,二老同住一段时间也能聊解寂寞。

  这是个让他后半生都悔恨抱憾不已的决定。

  就在2005年5月18日,二老前往舟山的半途,一场车祸夺去了老伴的生命。

  说至此处,邹老眼中沁出泪水。“我们从小一处长大,这么多年来,感情一直很融洽,可是……”他难抑心中的激荡,言语中便有了一丝颤音。

  自问:就这样草草了结?

  在那场车祸中,邹焕祖重伤昏迷,浑身上下多处骨折,腿骨更是断了三截,被送往宁波的医院抢救。

  几天后,当他苏醒过来后,用虚弱的声音向身边陪护者问了两句话:我妻子怎么样了?大桥工地上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这两件事,在他看来重要性超过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

  在宁波治疗一段时间,伤势稳定之后,邹老回转武汉修养。临去之前,他提了个要求:监理处所有同事,只要回武汉必须去看他,向他详细汇报西堠门大桥工地的情况。“在武汉养伤的那段时间,我一直以为自己可能不会再回舟山了。”邹老说,“一方面是心理上的障碍过不去。老伴的离去对我打击太大。另一方面,我也年纪大了,又受了这么重的伤,恐怕身体吃不消。”

  话虽如此,但邹老的心却一直牵挂着西堠门大桥。在内心中,他一直问自己:“这最后一班岗就这样草草了结? ”

  一年后,重回册子

  2006年,西堠门大桥工程建设进入高潮,尤其是钢箱梁制造、拼接、吊装都开始紧张施工。得知这个消息,邹老再也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在桥梁钢结构方面,是我研究了一辈子的专业。此时,西堠门大桥的钢结构施工,我不亲身参与其中会抱憾终身。”邹老说道。“舟山的领导、同事、朋友都对我这么关心,这个时候我应该去大桥工地尽一份力,以此回报关心我的人。我也希望自己能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要留下什么遗憾。我想,老伴在天有灵,也会支持我的决定。”

  2006年5月,离开大桥工地一年的邹焕祖重回册子。此时,他身上多了几样东西——断骨上的钢板和钢钉。“当时身体还没康复,尤其是腿上的伤使我行动不便。但是只要我还能动,在工地上就觉得心里踏实。”邹老说。

  13级大风与140余级台阶

  回到大桥工地后,考虑到邹老的身体,领导安排他审查方案。这活儿不用四处奔走,相对轻省些。

  虽说工作不算忙,可每天清晨,在册子岛上便能见到邹老的身影。打拳、举哑铃、骑自行车,邹老忍着伤痛坚持锻炼。

  “我就想让身体尽快康复,这样才能更好地工作。”邹老笑称,“你看,我现在身体很强健,掰手腕一些年轻人还比不过我。 ”说着,他拍拍手臂上的肌肉。

  2007年的台风汛期,身体刚恢复一些的邹老便闲不住了,在大桥工地四处查看、照应。“我做的是监理工作,大桥的安全那是第一位的。 ”邹老说。

  2007年9月中旬,台风“韦伯”来袭,此时,西堠门大桥正处在箱梁吊装的关键时刻。台风过境那天,西堠门大桥桥上实测最大风力达到13级,就在此时,邹老硬是让一位同事陪着爬上了大桥的锚碇。“我就为了实地感受对吊装的钢箱梁影响程度。”邹老说。

  上锚碇需要攀爬140多级台阶,这对腿脚不方便的邹老来说是个莫大的考验。“走了一半之后,我就觉得腿疼得受不了,但还是咬牙往上爬。”“顶上的风大得很,安全帽、眼镜都被吹下海去了。但经过这次实地感受,我对大桥安全渡汛有了更大把握。”

  融为一体,血脉相连

  对于西堠门大桥,邹老倾注了大量心血。

  身体刚恢复一些,他便亲自前往钢箱梁和配件生产厂家,实地查看、检验产品质量。这些厂家遍布全国各地,原本都安排了监理人员,但邹老却固执地一处处查看。“钢箱梁是大桥建设的重中之重,容不得一丝疏漏。”邹老说,自己是责任在身,马虎不得。

  钢箱梁立焊焊接质量控制是钢箱梁安装的关键,在焊接现场便时常能看到邹老的身影。

  夏天,钢箱梁内部温度高达70多度,很多人都劝邹老不要进去,可以让年轻人代劳,可他却不放心,时常进去查看一番。

  在大桥工地上的每时每刻,邹老都在用自身的行动诠释着“责任”这个词的含义。他已经跟这座桥融为一体,血脉相连。

  每个工程人员,在其一生所修建的工程中,都应该有一项值得自豪的、里程碑式的建筑。对邹老来说,西堠门大桥就是这样的里程碑。“西堠门大桥建成之日,就是我功成身退之时。安全、优质、高效地把西堠门大桥建好,此生无憾!”邹焕祖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回报 成功 安全帽 
稿源: 舟山晚报  编辑: 新闻实习
相关报道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专题 分类
宁 波 热 点 国 内 聚 焦
国 际 纵 横 年 度 专 题
社 会 热 点 文 化 教 育
综 艺 娱 乐 体 育 天 地
实 用 宝 典 科 技 财 经
最新 专题
韩朝海军交火
澳大利亚私立大学倒闭
美国德州军事基地枪击案
中国足坛掀反赌风暴
新闻出版总署叫停魔兽
进入更多专题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4-27802780 87685148
热线传真
0574-27802780
投稿邮箱
edit@cnnb.com.cn
报料邮箱
news@cnnb.com.cn
联系地址
宁波灵桥路768号中国宁波网
邮政编码 31504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