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祝芳周 莹
我们是宁波市民,在市公用事业监管中心工作,家住中心城区老小区。今年初,经过天然气改造转换,我们用上了环保、安全和洁净的天然气。
从柴草、煤球、煤饼、瓶装液化气、管道液化气到天然气,回忆起宁波市民60年来生活燃料演变的过程,这对我们这帮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似乎就在眼前。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烧饭做菜用的燃料是木柴和枯叶、枯草。当时,孩时的我们,经常利用课外时间捡些柴草。帮助父母烧火。有时,捡来的柴草有点潮,烧火中常被熏得两眼通红、泪水直流。遇到雨天,整个居民楼都浓烟滚滚。
60年代,煤炭作为生活燃料,在当时却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活方式。宁波不产煤炭,需从祖国北方运来。惜煤如金,已成为宁波市民的一种时尚。当时,煤球、煤饼凭票供应,按人口每人每月定量15公斤。我们常把没有燃尽的煤粒剥下来,与煤球灰混做新煤球,真正做到了不浪费。烧煤球、煤饼也有烦心的事,老年人为搬煤球而发愁;剩下的大量煤渣成为环卫部门的梦魇。
70年代后期,镇海炼油厂的建成投产,宁波市政府就决定建造石油液化气储配站,后来,还建立了城区的莲桥、江北供应站。我们和3300户居民作为首批用上瓶装石油液化气的供应户,感到很幸运。记得那天上午,我们用自行车把灌满的石油液化气瓶带到家里时,引得附近还在烧呛鼻子煤饼炉的邻居们羡慕了好一阵子。
小小的钢铁罐子成为市民生活质量提升的鲜明标志。使用石油液化气烧饭做菜省时、省力、方便,对厨房污染少。要求使用石油液化气的呼声当时十分高涨。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市煤气公司建造了孔浦储配站。还建立了海曙、江东、江北等9个供应站,极大方便了市民充气、用气。经过多年的建设,市辖区及县(市)形成输送、储存、灌装、供气维修的供气系统。在中心城区还建成了6000米3液化气储罐工程,铺设13公里高压输烃管2条,建造维修能力5万只的钢瓶检测站1座等。与此同时,各县(市)区建造了液化气储配站64座,总储存量达2.6万米3,使偏远的农村、海岛也用上了瓶装液化气。宁波市使用石油液化气普及率达100%。
为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1995年12月,宁波太阳公寓管道瓶组气化站点火通气,市民用上了方便、清洁、安全的“自来气”。居住在楼层较高的市民高兴地说:“我们再也不要为背煤气瓶而累得满头大汗了。”。据2008年底统计,市中心城区建造液化气供气管道长度达381.45公里,石油液化气供应总量已达24万余吨。
随着东海春晓气田的开发,宁波市迈进入了天然气时代。2006年2月25日,江东区梅盛苑小区天然气试供气顺利实施,成为浙江省第一个用上天然气的居民小区。至2007年6月,市中心城区有230多个小区完成了天然气转换工作。目前还有不少老小区天然气改造工程正在进行着。据2008年底统计,宁波市中心城区天然气管道总长达1502.47公里,建造了2个门站和2个高中压调压站等,天然气供应总量达6945万米3,使用天然气户数已达22.9万户,惠及人口达80余万。
遥想过去,心潮起伏;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车把 充气 标志 厨房 储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