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指出,在我们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规定》明确:“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一声“明确”,旋即引起国人讨论。是耶?非耶?顿时议论纷纷……

教育部的“明确”,让人有些“不明确”

一问教育部:这样的明确,是不是画蛇添足

一问陈越儿:批评学生是“教师”两字当中的应有之意,为什么现在要教育部出面来郑重其事地说呢?

    秋宵落雁:教育部的规定是画蛇添足

    yashaosifen:说实在,教育部不说,所有的老师也都在“适当”批评学生,因为批评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

二问教育部:这样的明确,会不会强化老师的批评权?

    莫高月牙:为什么要“强化”?难道平时还不够多吗?

    xq7212 (秋水深深) :一直在批评啊,有时还暴力呢!还要强化到什么地步?!

     wjxmtgmh:我觉得班主任从来没有少这个权利,一直在运用,还运用得很顺手。如果是爱护学生的角度来说为助学生健康成长的批评谁也不会反对,就怕有的人滥用权利,不管青红皂白。。。害人害已21什

三问教育部:怎么算“适当”?

    弘成学苑:现在小孩子不好管,只能说是适当批评,但是这个度不是很多老师能够抓的牢的

    秋宵落雁:教育部的规定是画蛇添足,主要还是看老师有没有责任心。再说什么样的方式才算适当。

    cxllzzzy:这是一个量的问题,什么是适当?当学校和家长多这两个字理解程度不一样,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yashaosifen:教育部的规定只是说了句适当,说实在,教育部不说,所有的老师也都在“适当”批评学生,因为批评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可是既然教育部您说了,那为什么不说得量化一点,或者至少要说得明确点,否则等于没说

        escaflowme:这教育部哪门子负责人订的规矩?啥是“适当方式”?这tmd叫明确?确,会不会滋长教师打学生的风气?

mickeys:这样

>>>>教育部授权让谁不愿意了?

    新鲜,老师批评学生还需要教育部授权,而且还只有班主任才拥有这个权利。

  授课老师不愿意了

    为什么只规定班主任拥有这项权力,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比较调皮的学生,难道只能放任自流……如果责问闹事的学生,他们可以大声的说,老师你不是班主任,教育部规定你没有批评我们的权力……

  班主任也不愿意

    按道理说《规定》赋予了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批评学生的权利。什么才叫“适当方式”,“适当方式”谁说了算,怎么把握好这个度……

 

教育部明确班主任的“批评权”凸显了什么?

>>>>>师生关系: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到现今的“批评要慎重”

   一提起老师,大家心里首先想到的就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当老师批评学生都要教育部出面强调,说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已经处于一种极不正常的状态。从过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学生对老师的恭恭敬敬,到现如今的老师对学生的“不敢批评”,该反醒的又该是谁呢?……

>>>>>>班主任的“批评权”为啥会丢失?

从表面来看,是家长。大多数中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就磕不得碰不得,到了学校,又怎么能再受委屈?从根源来讲,还是一个钱字。想想看,一个孩子从幼儿园上到中学毕业,要花多少钱?除了正常的学杂书本费,还有择校费、插班费、赞助费等名目繁多的收费。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还要互相尊重

班主任批评学生,一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良性批评,千万不能因为学生有缺点就乱加指责。同时,家长也要在尊重老师的基础上,在孩子受到批评的时候,耐心与老师沟通,只有这样,当老师对学生进行批评,才不会投鼠忌器,顾虑重重,甚至放任不管……

 

 

这样的批评,我们不要

    行脚僧:基于班主任对孩子固定负面价值评判之上的不符合孩子心理发展甚至是对孩子身心带来危害的批评当然不应当提倡。

    wjxmtgmh:就怕有的人滥用权利,不管青红皂白。。。害人害已

这样的批评,我们要

    行脚僧:首先看批评是什么性质的,如果是帮助孩子分析事实、帮助孩子完善行为的自然是应该值得提倡的。

    宇宙一串符号:由于一些老师对学生的过激行为,致使学生受到伤害,惹起纠纷,引起家长跟学校之间的复杂问题,但老师管学生会是从好的方面出发,适度适量原则,目的纯正,就不会说老师侵犯学生权利的问题了。

    wjxmtgmh:如果是爱护学生的角度来说为助学生健康成长的批评谁也不会反对。就怕有的人滥用权利,不管青红皂白。。。害人害已

班主任批评艺术的“八要八不要”

    一要循循善诱,诚心开导,不要言辞不恭,恶语相加

    二,要以身作则,示范暗示,不要体态不正,仪表不端

    三要分析原因,就事论事,不要揭伤疤,翻老帐

    四,要选择场合,把握时机,不要过火无度

    ……

 
结语 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全社会一起来营造,维护

    教育部一声“明确”,捅破了教师与师生关系“异化”的这层窗户纸,引起大家广泛讨论是好事,这能让大家好好地反醒,作为老师、家长,还有学生,我们都该怎么从自己的角度来反思。 这个虽然是结语,但其实,对于我们整个社会如何营造维护一个好的师生关系这个话题来说,只是个开始……

 
我来说两句:
昵称: 输入答案:
责任编辑:(陈冬冬)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