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本月13日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正式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今后,消费者购买家电、电子产品及家庭旅游、婚庆、教育、装修等消费事项,都可以向消费金融公司申请贷款。银监会启动这样的试点很明显是要刺激消费,专家们也都认为,提供消费金融贷款满足了消费者的信贷需求,还可以助力实体经济走出困局。
消费信贷在国外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它作为一种经济理论的实践,被大规模使用的历史相对短暂。工业化以来几次大的经济危机让人们反思,一个社会只生产出大量产品,却没有“生产”出有充分购买力的消费者是不可维持的,于是有了福利国家的概念,有了提高工人工资的做法,也有了通过信贷刺激消费的种种举措。二战后西方世界的繁荣和这些经济理论的实践有很大的关系。
正所谓物极必反。通过金融来刺激消费,其本质是对未来的透支。借钱总是要还的,借的越来越多,能还得起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美国的次贷危机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场消费主义危机。
在当下的经济形势下,推出消费金融公司不是表明我们对美国的次贷危机无动于衷,而是表明了我们对启动消费的迫切渴望。中国推出消费金融公司也不大可能产生美国的次贷危机,因为我们不像美国那样严重依赖借钱消费来保持国内的繁荣,也没有美国那样只需印刷美元就可以得到世界各地产品的实力。
对金融行业来说,消费金融公司是一个有赢利模式的新业务,它会帮助那些有实力消费但短期急需现金的人,也会支持那些有持续稳定收入的人提前实现享受生活的梦想,但它解决不了老百姓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当然也就解决不了未来可能出现“还不起债”的经营问题。历史地看,债务问题无论对家庭还是国家都不是小事,正是债务问题促成了罗马帝国和汉王朝的加速衰落。
如果我们承认当前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消费者对于极大丰富了的商品世界不感兴趣,那么消费金融公司的推出就是对症下药的;如果我们认为需求不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大家拿不出钱来消费,那么消费金融公司的实际作用就很有限。与借钱给消费者相比,让劳动者获得更多、更公平的收入无疑更正确。
“挣多少花多少”是中国人的一项美德,而不是缺点,防止贫富太过悬殊也是中国从古至今的社会伦理。对此,立足于以消费主义拯救经济的人应当有更深刻的认识。(陈联科)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工资 贷款 次贷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