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静
记者在胜利农场采访的几天,街头巷尾不时听到老乡们回忆当年的知青旧事。“浙江的腿儿天津的嘴儿”,“下地前农民给知青磨镰刀”,“知青可有才了,有个姓王的浙江知青小笛儿吹得才好呢!”……惹得大家或欢笑,或叹息。一件件往事,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个激情如火的年代……
前年,浙江知青徐永峰回到胜利农场“探亲”,专程去了三分场陈宝山家。结果陈宝山出门不在,徐永峰等了好几天,也没有等到,最后带着深深的遗憾地走了。
在陈宝山家等待的时候,徐永峰发现院子里有一辆破旧的拖拉机,过去一看,竟是当年下乡时和陈宝山一起开过的那辆东方红链轨车!牌号还是当年那个号!原来这辆车已经报废,但是陈宝山没舍得卖,一直留在家里。徐永峰百感交集,站在车前拍了照片留念。
说起与徐永峰的交情,陈宝山也是非常激动。当年徐永峰是拖拉机驾驶员,陈宝山跟他学车。陈宝山一天书没念过,学起车来可想而知有多困难。俗话说“教出徒弟,饿死师傅”,徐永峰却对陈宝山毫无保留。什么故障怎么修,手把手,一点一滴地把自己所有的开车、修车心得全都告诉了陈宝山。
在徐永峰的悉心指导下,陈宝山升格为成手驾驶员,不仅修车有一套,而且还用废旧零件自己组装了两台链轨车。
徐永峰后来返城,在金宝屯车站等着上火车。这时,陈宝山正在金宝屯修路,听人说徐永峰要走了,陈宝山急急忙忙追到火车站,见到徐永峰,一个劲儿地问“咱们以后还能见面吗?”徐永峰反复地说,“一定能见面!一定能!”两人洒泪分别。
可是在这次知青来场名单上,陈宝山并没有见到徐永峰的名字。“他到底能不能来呢?”陈宝山难掩失落,又不愿放弃希望,“我做梦都想着再见面哪!”
二分场的刘兴权家这几天正在洒扫庭除。知青要回来了,尤其是当他得知这次浙江知青韩启放、杨瑞卿夫妇也要回来,刘兴权乐坏了,坚决要求让他招待这两位知青。
当年,韩启放是食堂管理员,杨瑞卿是伙食长,刘兴权是掌勺,三人一起共事五六年。韩启放和杨瑞卿那时还在谈恋爱。刘兴权1973年结婚,妻子左淑艳是向阳乡三江村的姑娘,而刘兴权的老家也是三江村。结婚后,妻子一直在老家照顾父母,偶尔来农场探望刘兴权。
刘兴权住的是宿舍大通铺,南北大炕二十多人一个屋。妻子来了住哪儿?刘兴权有点着急犯难。韩启放和杨瑞卿看在眼里,早就替刘兴权做好了安排。他俩把办公室腾出来,又搬来两套被褥,给刘兴权两口子布置了“临时新房”。以后每次左淑艳来探亲,韩启放两人都这样做,而且顿顿加个菜,做点好吃的,炒鸡蛋,大馒头烩菜,加点肉片。这份贴心的情谊,让刘兴权和妻子至今仍感到温暖。
自从知青返城,两家人就没有再联系过。“人家有恩于咱们,这回到咱家了,激动!得好好招呼!”刘兴权说。刘兴权家日子过得很殷实,大瓦房年初花三万多元钱重新装修,换了钢窗木门,墙壁雪白,室内宽敞明亮。
记者走出刘兴权家时,刘兴权的女儿正用自行车驮着一摞新被套回来,“我妈让我来帮忙做被,要不来不及了!”
一条条乡村小路上,一群群知青给寂寥的乡村增添了青春的色彩;一道道农田里,老乡们用炙热的情怀给了知青亲人般的关爱;他们相互依偎,相互帮助,在艰苦的岁月里,谱写了一曲情难舍意难忘的记忆之歌。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把手 被褥 被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