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剧”这个概念显然跟“注水肉”有一定的渊源,意思应该就是指一部电视剧的内容空洞无物,情节拖沓冗长。当今播出的一些电视剧,不管有戏还是无戏,总要凑上个20来集,甚至更多。这些电视剧为了凑戏凑集数,不免掺进了许多的水份,因而枝蔓傍杂,主次不分,冲淡了剧中应有的味道。这倒很像市场上出现的“注水肉”。
李保田主演的电视剧《钦差大臣》是“注水剧”的代表作
近日娱乐圈又传爆炸性新闻,广电总局要向“注水剧”开刀,这是大快人心的英明决定。由于目前电视剧一般以集数进行买卖,每多剪一集就多卖一集钱。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这些年,一些影视公司在拍摄和制作时流行“注水”,比原定合同多剪出几集的情况屡见不鲜。
“注水剧”这个概念显然跟“注水肉”有一定的渊源,意思应该就是指一部电视剧的内容空洞无物,情节拖沓冗长。当今播出的一些电视剧,不管有戏还是无戏,总要凑上个20来集,甚至更多。这些电视剧为了凑戏凑集数,不免掺进了许多的水份,因而枝蔓傍杂,主次不分,冲淡了剧中应有的味道。这倒很像市场上出现的“注水肉”。
在现在完全市场化的影视剧市场环境下,一部电视剧的利润就来源于该剧在全国各地电视台的发行。假如说一部20集的电视剧每集可以卖到5万元,在一家电视台的销售额就可以达到100万元,而如果制片方把剧集人为地增加3集,那每家电视台又可以多卖15万元。有人说,如果这样无端地增加片长,那岂不是电视剧的质量下降?那这部剧每集的单价是不是也会相应地下降?实际的情形是,一部剧在销售之前,各家电视台的购片人员根据这部戏的题材、主创阵容等要素等,基本上可以确定这部戏的单价了,所以对于制片方而言,增加片长不会影响全剧质量的几集戏并不会影响每集的单价。
而通过“注水”增加收入也是制片方的“无奈之举”。一位多年从事影视制作的制片人告诉记者,这几年影视制作的成本不断增加,尤其是演员的片酬是导致制作成本加速上涨的主要原因,且不说一线演员每集戏能拿到十几万的片酬,就连一些演了一两部热播剧的二三线演员的片酬,在一部戏的播出前后片酬都有可能有成倍的增长。此外,还有剧组其他职员的费用、拍摄场景租金等费用的增长。一方面是制作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就是电视剧的销售价格却并没有跟着水涨船高,因为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各地30多家电视台所构成的买方市场令制片方不得不挖空心思增加销售收入,而“注水”就是其中一种。
注水剧泛滥荧屏,严重影响了观众的观剧感受。它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上的注水肉。管理部门为保护观众利益,想刹住这股歪风,我举双手赞成,但是,为此采取的措施――要求“央视不能播出30集以上的电视剧、不能播出已经播过的电视剧的续集”,却令人不敢苟同。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方法,固然简单易行,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注水剧,但是它治标不治本。这就好比工商部门为了治理注水猪肉,要求屠宰场拒收300斤以上的猪。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因噎废食,影响真正有质量的长剧播出。要知道,近几年为央视创下高收视率的几部大戏都是超过30集的长剧,如45集的《乔家大院》,52集的《闯关东》等。一刀切杀不死注水剧。要想真正让注水剧在荧屏上销声匿迹,就应该改变现有的电视剧买卖方式,真正做到优质优价,劣质低价。“注水剧”只是这个影视剧市场问题中的冰山一角,真正要解决问题的话,还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影视从业人员、市场竞争机制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完善。
近几年有“注水”嫌疑的电视剧回顾:
著名导演谢飞当年就曾自曝他导演的《日出》拍摄时只拍了18集,但最后违心地按照片商要求剪成23集。
今年炒得沸沸扬扬的《我的团长我的团》播出后,也被观众质疑注水。
红色经典“注水”的现象更为严重。从《林海雪原》到《野火春风斗古城》,从《小兵张嘎》到《红色娘子军》,都招来质疑声连连。其中,《林海雪原》从20集“注水”到28集,还把英雄杨子荣写得吊儿郎当、匪气十足,被杨子荣的亲属告上法庭。
《沙家浜》尽管有陈道明、程前、许晴等大腕坐镇,依然难逃观众的指责:3个小时的样板戏被拉成30集,而且整个剧情展开缓慢,不连贯、不紧凑,有“注水”之嫌。
古装大戏《汉武大帝》拍摄时宣称40集,但播出竟成了60集,其中把2集花絮也“滥竽充数”搭卖给了央视。
李保田主演的电视剧《钦差大臣》在后期制作时“注水”,将原来的30集扩到33集,李保田为此将拍摄方北京时代春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索赔190万元。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优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