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娱乐观察员黄上润 从跳台转到舞台,田亮的星路算不上一帆风顺。导演赵宝刚曾批评田亮演技差,不过幸好电视剧《雷锋》对这方面要求不高。该片的制片人程力栋表示,演雷锋不需要演技,阳光、健康、真实、真诚的感觉很重要。这样,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田亮同学符合以上所有标准。 但是,恰恰是这样的标准招致了不满意,甚至还爆出了“70位雷锋战友反对田亮演雷锋”的传言,反对者声称:“蒙上明星光环的田亮,生活背景和经历和雷锋有很大区别。这令我们深感不安:雷锋精神是否会因一个扮演者的身份和背景而被误读。” 传言虽然未经证实,但噱头已经出来了——用田亮的公众形象低和雷锋的高大形象做对比,用公众的强烈心理落差来炒作。众人一不小心就失足落入圈套,却还在那里为“精神”、“道德”之类形而上的问题争得唇干舌燥…… 这不禁让人想起在电影《梅兰芳》中被删除戏份的阿娇。在一场生意的算计之中,在一场形象的博弈之中,一个女人的工作权利瞬间变得一文不值。尽管这个女人已经很努力,以宽容忏悔来抵挡生命中的某种不幸。但她依然还是不幸地落入到世俗的叛卖之中,只身承受公众对于道德的苛求,商家对于噱头的追求。起伏跌宕,忍辱负重,作为电影公司抢夺道德保守主义市场的策略,而被迫删除掉自己的戏份。 明星绝非道德的承载者,明星因为演艺才华而得到认可,而不是因为道德达到的高度。明星自身形象的定位也是依照市场的需求去量身定做,当影视作品以流通商品的身份出现时,它是不需要通过民主投票的。因此,尽管我们有权利维护自己对于偶像的敏感,但谁演雷锋谁演孔子谁演林黛玉,所屈从的无非是最终的市场利益。基于这个出发点,将阿娇从《梅兰芳》中抹掉是一种手段,而起用田亮当“雷锋”同样是一种手段。只是,同样身为由市场决定价值的商品,田亮已经比阿娇幸运太多!更何况,如果真的要求演员的人品水平必须与出演角色持平,如今的这影视圈中谁还敢接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