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夹 | 返回宁波网首页 | 博客 | 论坛 | 时尚 | 娱乐 | 影院 | 电视 | 音乐 | 健康 | 汽车 | 旅游
对 话 BO播报 三江时评 网友播报 网上调查 网友贴图 论坛精贴 点击排行 网上电视 外媒看宁波 图 片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清明节,老宁波有哪些风俗?
吃青团 戴柳条 踏青 扫墓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4月02日 08:57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27802780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本报讯(记者 林华奇 卢科霞)后天就是清明节了。昨天,记者看到市中心的几家大超市都特别开设了专柜,销售清明时节的传统食品青团。

  在清明节,除了吃青团、扫墓,老宁波还有哪些风俗?记者特地采访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宁波工程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吴廷玉,了解了老宁波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吃青团源于寒食节

  吴廷玉院长一直致力于清明节文化的研究,还倡导在宁波设立专门的“中国清明文化节”。吴廷玉介绍说,中国的清明文化内涵丰富,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清明节其实是古代的上巳节、寒食节和清明节三节合一的节日。

  “清明要吃青团源于寒食节!”吴廷玉说,寒食节即清明节的前一天,它的来历与古代取火困难有关,古人每年都得求新火、换火种。寒食节便是“改火”的日子,人们只能吃冷食,逐渐形成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以后,因春秋时晋文公为了纪念大臣介之推,设立寒食节,相袭成俗。

  在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都是事前做好,供寒日节充饥。宁波等地在清明前后吃青团、青麻糍的食俗,便是寒食节遗留下来的,后来逐渐成为扫墓祭祖的必备品。而青团主要采用青艾汁和糯米粉捣和,做成点心,有的还会加入豆沙等为馅,如今已是人们喜欢的传统点心。

  老宁波清明要“戴柳”

  清明时节,宁波人还要在家祭祀,俗称做“清明羹饭”。之后,人们携带青团、麻糍、酒食等物品,去先人的坟地扫墓。在农村习俗中,新亡故者头三年里,家人都要在清明节当天去上坟。

  “清明戴杨柳,下世有娘舅。”吴廷玉说,除了扫墓,老底子宁波人在清明时节还作兴“戴柳”。门窗上要挂杨柳,妇女头发上簪柳梢,还要给小孩编个柳圈戴着,跟端午节插“艾草”辟邪的意思差不多。每到清明,旧时市场上的“柳条经济”红红火火,种柳树、编柳圈、买柳条成了一个节令性职业。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生命力很强,插土就活。过了清明节,人们还会把小孩子头上戴着的柳条要插到小河边或门前屋外的地里去,寄托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

  清明文化内涵丰富

  清明节在每年4月4日到6日前后,正是春风明媚、绿树成荫之时,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廷玉认为,传统的清明文化内涵丰富,蕴涵着怀念先人、除旧布新、祈福纳吉等文化特性。首先,扫墓是感激和怀念先人的活动,体现了中国人注重亲情和感恩的文化传统。其次,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但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人们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放风筝等一系列活动。这个节日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在古代还是植树节!”吴廷玉介绍说,民间一直流传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农谚。可见,我国古人就有了生态环保意识,乐于种树给后人乘凉。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名录 超市 一批 
稿源: 东南商报  编辑: 崔燕
相关报道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专题 分类
宁 波 热 点 国 内 聚 焦
国 际 纵 横 年 度 专 题
社 会 热 点 文 化 教 育
综 艺 娱 乐 体 育 天 地
实 用 宝 典 科 技 财 经
最新 专题
关注2009高考
关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
强生门
中国进入3G时代
“3·15”消费与发展
进入更多专题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4-27802780 87685148
热线传真
0574-27802780
投稿邮箱
edit@cnnb.com.cn
报料邮箱
news@cnnb.com.cn
联系地址
宁波灵桥路768号中国宁波网
邮政编码 31504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