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10月下旬至今,河南省已连续100多天无有效降雨,全省受旱面积已达63.1%,遭受到自1951年以来特大旱情。据悉,这次旱灾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灾情重、危害大的特点,河南省气象局已于1月29日发布干旱红色预警。中新社发常中正 摄
2008年11月下旬以来,我国冬麦区降水量明显偏少,旱情持续发展,加之入冬以来几次强降温天气过程造成旱冻交加,对冬小麦安全越冬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这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受旱程度之重也是历史少见的,呈现出几个特点:
一是秋冬连旱。
冬小麦播种出苗以来,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已经3个多月未见有效降水,较常年同期减少7-9成,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已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北方麦区遭遇了多年罕见的秋冬连旱。目前,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普遍达到中到重度干旱,部分地区达到特重程度。
二是受旱面积大。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2月2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主产省小麦受旱1.41亿亩,其中严重受旱5320多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32亿亩和5240万亩。
三是受旱程度重。据主产省农业部门调查,由于长时间无有效降雨,加之大风天气较多,土壤失墒严重,北方麦区大面积出现3-10厘米干土层,旱情仍在持续发展。
四是旱冻叠加。在旱情持续发展的同时,去年12月初以来,冷空气活动频繁,出现多次大范围降温过程,尤其是1月20日-25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袭击,降温幅度达8℃-12℃,局部地区达17℃-20℃,加剧了旱情影响。
五是可能出现冬春连旱。据中央气象台预测,2月份华北、黄淮大部、江南东南部降水将较常年同期偏少2-5成,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旱情还将进一步发展,一些地区将出现冬春连旱。如果出现冬春连旱,不仅将造成更大范围的枯苗死苗现象,而且直接影响小麦的返青和起身拔节,进而对夏粮产量造成严重损失。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当前严重旱情,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对北方旱情严重地区抗旱工作的支持力度,克服困难,争取夏粮有个好收成。
为认真贯彻落实近期中央领导关于抗旱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要求各有关气象部门要充分认清当前旱情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严峻形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对当前抗旱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批示的精神,全力以赴做好当前抗旱气象服务工作,特别是做好旱情的监测、预报、预测、评估和服务工作,也要做好人工增雨的各项准备工作,为抗旱增收做出气象工作应有的贡献。 (来源:中国天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