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标本兼治
重点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首先是针对现存的主要问题。如从钢铁业来说,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钢铁业出现了无序发展的问题,钢铁企业快速扩张,从2002年的290家快速发展到2004年的871家,钢产量达2.73亿吨,居世界第一位。但同时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集中度低,产能过剩等问题。
2007年底,我国钢铁业实际年产能约6亿吨,分别是日本和美国的5倍多。其中,至少1亿多吨是落后产能或小企业。在国内上千家钢铁企业中,前10强企业的产业集中度约40%。虽然产能过剩,但有些技术含量高的钢材仍然需要进口。
汽车业同样存在企业规模偏小、分散、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所不同的是,我国汽车人均保有量较低,国内市场仍有很大需求,目前我国汽车市场需求的减少远远低于欧美市场。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全球汽车巨头的创新速度,这将成为我国汽车业加快自身发展、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一个机遇。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是核心竞争力相对薄弱、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产业集中度亟待提高等。当前应抓住全球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抑制汽车巨头创新速度的机会,在核心技术开发上加大投入,提升研发水平,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同时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汽车消费,加大对购买小排量车的引导力度。实现汽车产业由生产基地向产业基地的转变。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还处于生产基地阶段:产品单一,研发能力不足,产业链不完整,要加快向产业基地发展,大力发展以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等关键部件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生产,推动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实现上下游相互促进。当前汽车工业利润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拓展。国际汽车大集团汽车服务收入比例高达15%,而我国的不到5%。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在整车销售遭遇困难的情况下,汽车行业应着力发展包括制造服务、销售服务、使用服务的汽车服务业。
因此,对这些产业振兴规划首先是突出调整,严格控制产能总量,特别是对于产能过剩的行业,要修订产业政策,进一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大企业重组力度,推动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减排,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生产能力布局,加快先进生产能力的发展,加快开发重大产品和重大技术,尽快培育和壮大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按照加快和促进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后劲的原则,重点抓好钢铁、汽车、煤炭、电力、水泥等行业的兼并重组。既要立足当前保增长,又要抓住机遇,通过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各行业的技术进步。在调整和振兴过程中,既要保护和发展好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又要防止已经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死灰复燃,努力形成有目标、有重点、有抓手,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的振兴规划。通过减税、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挖掘农村市场潜力、扩大出口、国家储备、启动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等政策措施对重点行业进行扶持。
从我国以往工业和企业发展历史和经验来看,技术改造是投入少、收效大,能够有效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措施。2003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全国投入了355亿对技术改造的贴息,拉动了4300亿的技术改造,拉动效果13倍。技改资金是振兴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来自政府财政,振兴规划将对这部分资金划定出“盘子”,并划定投向重点。要加大技改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国家技改资金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和各类要素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聚集,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整个工业体系的素质。
需要强调的是,当前的产业调整和振兴,不仅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选择,也是服务于长期国家战略目标的政策选择。为此,要把扩大内需、振兴产业和科技支撑结合起来,坚持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极拉动消费,为国际金融危机结束后,我国经济的下一步发展夯实基础,全面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着力开辟国内市场
“扩内需、保增长”的最根本动力是刺激和扩大最终消费。所谓“最终消费”是指购买商品、劳务不是为了转售或为进一步加工、制造,而是为了最终的使用或消费。最终消费分为政府消费和私人消费。而政府扩大投资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千方百计的启动私人最终消费。私人最终消费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不足40%,低于大多数亚洲国家,因此,扩大最终消费的空间很大。
我国重点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能过剩。国际金融危机使产能充裕的“中国制造”面临国内外两大最终消费源萎缩的挤压。内外两大需求不振,使生产过剩危机凸显。短期看,解决这一问题的重点是刺激最终消费。在重点产业振兴规划中,对各产业涉及最终消费品或耐用消费品的,加大对扩大消费的支持力度。如振兴汽车产业规划的宗旨是扩大汽车消费,拉动内需,鼓励小排量汽车的发展,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促进汽车消费的主要措施包括减免汽车消费税、减免汽车购置税、扶持新能源车、对提前一年强制报废的车辆给以补贴。严禁各地出台限制汽车消费的地方性政策,采购要向自主品牌汽车倾斜等。鼓励汽车产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同时,还要继续改善用车环境,促进我国汽车工业健康发展。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有利于鼓舞消费者信心,扩大汽车消费,在发达国家汽车消费不景气的情况下,使我国汽车销售有较好的前景。
为了提升农村消费水平,要针对我国农民和农村的实际情况,采取配套措施,特别是,大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我国农民一年一般有两次集中的现金收入,第一次是卖掉夏粮后的8月份,第二次是卖掉秋粮后的10月份。这制约了农民对家电等价值较高的商品和耐用品的常年性消费,在需要消费支出时,往往农民手里缺钱,这使农民的消费相对地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因此,有效扩大农村消费,还应进一步采取一些配套措施,加大和改善农村的金融服务,重点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赊销、信贷、分期付款”等金融业务,帮助提升农民的消费能力。
从长期看,13亿人口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最终消费市场,要通过挖掘内需的潜力,开发国内市场。只有着力提高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购买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国内市场的消费能力。只有最终消费上来了,过剩的工业产能才会重新运转起来,从生产、流通到服务业整个经济活动的大循环才能全面启动和活跃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才有利润空间,社会才有就业机会,产业才有升级动力,严峻的就业形势才能缓解。总之,产业振兴规划需要得到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开发的配合,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购买力提高的配合。如果这两个配合做得好,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将会卓有成效,“中国制造”必将再现辉煌前景。(赵涛 作者为中央政策研究室副秘书长)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产品结构 车服 车市 就业 一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