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宁波站属于改建工程,位于宁波市海曙区西南的既有站场上,北侧为历史悠久的天一阁和风景优美的月湖公园,南侧为规划中的南郊公园绿化核心。宁波站是华东地区铁路网的重要枢纽,其站场规模将达到8个站台14股线,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其中,客运站房约5万平方米,是一个集国铁、地铁、公交、出租等各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客运综合体。
即将建成的宁波站,其构思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易经》中的“天一生水”这种哲学思想,同时也和其北侧的历史文化建筑—“天一阁”遥相呼应。宁波站的建筑构思由建筑中央的一滴晶莹剔透的水珠幻化而成,随着水珠的扩散形成优美起伏的水纹,并最终幻化为“宁波甬浪”的建筑造型。建筑的构成元素主要由中央椭圆型的水珠和起伏流动的“波浪”构成。建筑形态以舒展大气为主要特征,结合建筑的顶部、下部及两侧的雨棚所呈现出的优美弧线形态,整个建筑造型仿佛随波舞动的海浪,具有非凡的气势和浪漫的诗意,充分展现了“天一生水”的历史文化特征。此外,建筑中央滴晶莹剔透的水珠不仅是整个建筑造型的视觉中心,同时它也是进站广厅的采光中庭,其“天一生水”的意象在建筑室内空间也得以充分的展现。建筑外立面和屋顶分别采用白色和银灰色金属板,品质精良、色彩高雅,是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宁波站的总体布局采用“一心、两轴、四区”的格局,纵向主轴线穿越主站房,联结南北广场并延伸至月湖公园和南郊公园;横向辅轴线沿铁路东西延伸,构成防护绿带,这种十字形交叉的空间格局将站区空间和城市紧密联接为有机的整体。
宁波站的外部交通组织采用南北高架进站的方式,其出入口和尹江岸路、三支街南延以及南站西路有机衔接,形成明确的交通疏解导向。同时,直接联系机场高架路和绕城高速的专用高架通道将由地下穿越站场,从西北处接入站区北高架路,形成专用进站快速通道。站区外部交通换乘主要围绕三个交通核心进行:中央为国铁换乘核心,南北两侧为城市交通换乘核心。其中,地铁2、4号线站厅位于地下一层南北联系通道的中部和北部,南北广场的地上和地下设有充足的公交车、出租车和社会车的泊位,其上下客区域均围绕三个交通换乘核心布置。
宁波站的内部交通组织充分尊重“以人文本”、“以流为本”的原则,采用“上进下出”的交通组织模式,其功能空间共计由五层平面组成:高架候车层由候车大厅和进站广厅构成。进站旅客可以通过南北高架平台直接达到并进入南北两个进站广厅。进站广厅的顶部设有采光中庭,空间宽敞明亮,视线通透;候车大厅位于高架候车层的中部,其顶部的带状采光和侧高窗为旅客营造了一个光线柔和、通风良好,景致宜人的候车环境。候车大厅设置有普通候车、团体、母婴、软席候车及卫生等服务设施。此外,在进站广厅和绿色通道的上部设计有大量的夹层空间,为旅客提供多种类型的服务设施。站台层平面由站台和线侧设施组成。其中,站台雨棚采用无站台柱设计,轨道上方带状排气槽和直线型雨棚形成明暗交替的室内空间,富有动感和韵律感。在站台层的线侧部分设置有换乘厅、售票处、贵宾候车室、办公管理用房等。从广场进站的旅客可通过进站扶梯方便到达上层的高架候车层,贵宾车道可通过专用通道直接驶上基本站台。出站层位于地下一层,主要由宽敞的城市南北联系通道和其两侧的出站厅构成。出站旅客由站台层通过自动扶梯下达至地下出站厅,再通过南北通道进行疏解。同时,在出站厅南北两端共设四处换乘厅,南北通道的中央设置2号线地铁付费区,其北侧设有2、4号线地铁换乘大厅,这些设施都让国铁和城市交通换乘实现了“无缝衔接”。此外,在南北通道的两端设有地下出租车及社会停车场,方便旅客快速离站,离站旅客也可经扶梯上达到南北广场的城市公交车站离站。
地下二层为地铁2号线站台,地下三层为地铁4号线站台,这两条地铁线的引入,为宁波站及周边地区的交通换乘和出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总之,以“天一生水”为构思立意的宁波站,将以其结构合理性与经济性,不仅满足了现代交通建筑大空间的功能需求,同时也充分彰显了宁波的地方文化和现代特征,建筑以其结构形式与建筑艺术的高度统一,最终赋予了宁波站“天一生水”的美好意境,她的建成,必将成为东南沿海一颗璀璨的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