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水先生,本不叫舜水。
他原名朱之瑜,“之”乎者也,怀瑾握“瑜”。
明朝灭亡时,他45岁。清兵入关,强制剃发易服,一介儒生朱之瑜远涉重洋,先后到越南、日本“乞师”。
一点执念,惟痴而已。
图为东京湾落日熔金。
66岁,人生已至暮年,眼见复国无望。他受德川家康的孙子,当时德川幕府的副将军和水户侯德川光圀邀请,赴江户讲学。彼时,日本学者、达官贵人无不以能听先生讲学为荣,纷纷拜在他门下。
执弟子礼的德川光圀为表尊重,不敢称名称字。朱之瑜就以故乡余姚的“舜水”为号,以示不忘故乡之水。
舜水隔山川,世事两茫茫。
图为东京小石川后乐园前的朱舜水介绍。
在日本,他永远穿着明朝服饰,留着明朝的发式。每次讲完课,都会面向着中国的海岸深深作揖、泪流满面。
如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但他的讲学却奠定了日本水户学的根基,对日本儒学发展及东亚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1682年,83岁的朱舜水在日本与世长辞。他讲学的书札和问答录,由德川光圀父子刊印成《朱舜水文集》二十八卷行世。
300多年过去,沧海桑田,故乡同样从未将他遗忘。
今年3月,宁波出版社出版《朱舜水集》,特地把首发式搬到了日本。
图为2024年3月12日,宁波出版社社长袁志坚向早稻田大学常任理事渡边义浩教授(左)赠书。
宁波出版社社长袁志坚说,关于中华海洋文明探源,“探”得越深越久,越会发现海上不仅有丝绸之路,还有青瓷之路、文化之路,朱舜水正是这样一位跨国界的文化传释人物,将中华文明的种子撒向海外。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在东京大学农学部,矗立着一块石碑,上书“朱舜水先生终焉之地”。石碑面朝西方,那是宁波姚江舜水的方向。
图为东京大学农学部的朱舜水石碑。
在东京都文京区小石川町,日本的国家特别史迹和特别名胜、小石川后乐园,同样由朱舜水负责设计命名。
作为江户时期水户德川家的大名庭院,园中有西湖堤、小庐山、蓬莱岛、圆月桥等,处处透着中国味;
图为后乐园的标志性建筑,中式石拱桥圆月桥。
不光仿景,还有造境:“唐门”表现了对中国古建的追忆,“得仁堂”与“涵德堂”,蕴含着儒家文化中的“仁德”之理。其中“得仁堂”作为园内最古老的建筑,曾供奉伯夷、叔齐的木雕,意为“不食周粟”……
就连庭园名称中的“后乐”二字,也是典出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图为朱舜水题写的“小石川后乐园”。
东京大学留学生、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博士生纪雅琦告诉我们,以小石川后乐园为中心,如今这一带已经变成了中日交流基地,旁边就是日中友好会馆以及沿用“后乐”之名的,中国留日学生居住地——后乐寮。
与小石川后乐园隔一条马路的中日友好会馆。
那“后乐”中的情意,宛如时间胶囊,穿越数百年,成为故乡记忆新的碎片,亦是写给未来的诗篇。
归乡万里,斯文永继。
记者 单玉紫枫 张芯蕊 孙宇卓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