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包村村民观看《新闻联播》。(唐严摄)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这封回信在包玉刚的故乡——镇海区庄市街道钟包村,引起了热烈反响。
昨晚7时,74岁的姚和祖等20多名钟包村村民齐聚村文化礼堂,收看央视《新闻联播》相关报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内容时,村民心潮澎湃。
对于习近平总书记信中提到的桑梓情,姚和祖感触颇深:“钟包村是‘五金大王’叶澄衷和‘世界船王’包玉刚的故乡,他们为家乡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姚和祖介绍,100多年前,叶澄衷以“兴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的远见卓识,在家乡捐资创办了叶氏义塾,后改名为叶氏中兴学堂、叶氏中兴学校等,培养出了包玉刚、邵逸夫等一大批优秀人士。这根捐资助学的接力棒也代代传承。
“1984年,包玉刚先生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当时我为他介绍了家乡的建设发展情况。”83岁村民包惠娟陪同包玉刚参观了他的故居,“就在这次回乡中,包玉刚先生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带头捐资创办宁波大学。”此后,邵逸夫、赵安中等人也纷纷为宁波大学捐资盖楼。
“先辈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弦歌不辍。”村党总支书记陈麟说,当年包玉刚回乡捐校时,年少的钟包村人虞仁荣就站在村道上,欢迎同村的“世界船王”。如今,他接过这根接力棒,发起捐建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钟包村也因此有了“一村捐两校”的美誉。
先辈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也令村民记忆犹新。“包玉刚先生曾出资为村里办了一大批民生实事。”姚和祖曾担任钟包村村委会主任,“有一次包玉刚先生回乡时,我代表乡亲向他表达了感谢之情,先生也以微笑点头回应。”
陈麟告诉记者,村里打算撰写一部村史,记录先辈的优良传统,以激励从钟包村走出去的海内外人士继往开来,为家乡发展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沈孙晖 通讯员房晓暾 王雪燕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