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设计的作品叫‘摇摇蓬’,箬岙村村口的荷塘里的莲蓬是我的灵感来源……”在一场别开生面的设计成果汇报沙龙上,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大三学生黄家沛这样说道。
7月13日上午,首批省级文化特派员任天老师带领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学生在宁海县一市镇箬岙村举办了一场“走进箬岙”暑期社会实践设计成果汇报沙龙,为最近的驻村调研做一场总结。这次阶段性的成果展示,不仅有相关村镇干部参加,更邀请了许多本地工匠师傅以及土生土长的箬岙村民共同为学生们的作品设计和落地搭建出谋划策。
在任天老师带领学生驻村调研近一周的时间里,同学们深入了解当地地域文化、对话村里手工艺人,立足当地特色,响应中国美院哲学匠精神,发挥建筑设计学科的专长,为箬岙村设计了不少小品建筑作品。村口的香樟树、莲花池、嵌在墙上的扇扇花窗都成为同学们创作的灵感元素。怎样让这些艺术装置充分展现当地特色又能得到村民们的喜爱,是任天和同学们关心的重点。
“以村口居民聚集聊天的香樟树作为设计对象,我希望这个装置可以引发游客和乡村的互动,不仅是和人的互动,也是和乡村场景甚至是乡村文化的互动,让游客感受箬岙的魅力,体验到游玩的快乐。”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张仕瑶同学正在进行方案汇报。参与此次方案汇报会的本土手艺人褚师傅建议进行方案设计时应该从成本、材料、安全性、设计对象等多个维度进行思考。
这是省级文化特派员任天第二次沉浸式入驻箬岙,作为箬岙村的“新村民”,他总是能给学生更“接地气”的指导意见,箬岙村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古宅、古居、古建筑等密布其间,工艺精细的绘画石刻、图案无一相同的石窗引起了任天团队的兴趣,王江楠同学将石窗花元素应用在亭子的设计上,透窗而视,以图表意,解读箬岙的历史文化故事。
“箬岙村今后的发展,不是遗忘过去的发展,而是向过去借力的发展,我们要在未来的建筑中保留历史发展的影子,所以我要求同学们这次设计的作品不仅要创新,更要包含箬岙独特的文化元素。同时在讨论方案时,充分考虑村民的感受,如果村民能喜欢我们做的事,我们的努力才有意义。”任天说。
据了解,作为首批省级文化特派员,中国美院教师任天还将带领建筑艺术学院9名学生组成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箬岙村继续展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调研当地地域文化、对话村中的手工艺人,立足当地特色、发挥学科专长,为箬岙村落地建筑小品。(记者 张海玉 通讯员 周率)
编辑: 崔燕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