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越舜

  各位代表:宁波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现在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应到代表491名,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402名,符合法定人数。

  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是:宋越舜、李新科、张启表、费伟华、朱法传、贺威平、杨慧芳、顾卫卫、诸晓蓓、孙百南、徐真民、罗来兴。

  本次会议共有5项议程。

  现在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平作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张平

  各位代表:我受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张平

  换届以来的主要工作

  2022年是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开局之年。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认真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和省市党代会精神,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惟实励新、奋勇争先,圆满完成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推进“两个先行”、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平

  一、坚持举旗铸魂,坚决把牢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常委会始终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找准人大职责定位。

  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把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常委会党组及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列为常委会会议“第一议程”,认真研究人大工作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具体思路、具体抓手和举措,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等,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制定中心组学习导则,创新领学领读模式,举行专题学习会、主题读书会,组织理论学习15次,举办专题讲座5场,在细照笃行中彰显政治机关的高站位。

  执行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市委把人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开展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省委有关文件落实情况督查,出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若干意见》,召开纪念市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座谈会和全市立法工作会议,市委主要领导出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并多次作出批示肯定,为推动人大工作开创新局面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向市委请示报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重点工作66件次,完善批示件闭环办理机制,认真落实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管理立法、修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加强租赁住房安全监督、公共文化设施开放使用调研等市委点题任务。

  贯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面对去年以来各种风险挑战和不确定因素,主任会议成员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自觉担当、闻令而动,在战疫情、稳增长、抗台风等重大任务中展现人大作为。聚焦推进“六大变革”、打造“六个之都”,紧跟形势任务变化,进一步增强“主动抓、抓主动”的使命感责任感,动态调整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专项行动,助推市委重点工作落地见效。坚持在全局中谋划人大工作,实施科学立法提质、依法监督增效、研究宣传赋能、自身建设强基“四大行动”,精心起草市十六届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工作意见,科学编制五年立法规划项目库。召开常委会会议7次,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5件,听取审议报告41个,作出决议决定8项,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31人次,选举77名我市出席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张平

  二、坚持突出重点,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

  常委会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鲜明导向,努力做到全市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在推进改革发展重点任务落地中彰显人大责任担当。

  助推稳进提质。动员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助力经济稳进提质专项行动,深入企业和基层,及时收集反映意见建议2100余条,编发专报11期,促进政府制定多项具体工作举措,推动我市经济加快企稳回升向好。扎实开展“三稳三提”企业服务专项行动,组织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消费券发放及使用、旅游经济发展“回头看”等视察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出实招、破难题助企纾困。听取审议计划、预算、审计以及政府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等报告,审查批准市级决算和预算调整方案,跟进监督国有资产、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专项监督农业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和绩效情况,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听取审议加强商事审判优化营商环境情况报告,监督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实施、荣誉市民意见建议办理、宁波城市国际化建设等工作,用法治力量营造一流环境。

  助推创新发展。组织主任会议成员集体视察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建设情况,助力全域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听取审议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报告,推动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开展节约能源“一法一办法”执法检查,审议节能降耗工作情况报告,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题调研,提出精准建议,促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修订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作出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决定,更好调动企业创业创新积极性。

  助推城乡融合。围绕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采取集体视察、专题审议、重点调研等多种形式,统筹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城乡有机更新工作,合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市县人大联动开展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一决定”执法检查,深入农村、农户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数据,针对提升乡村产业能级、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方面提出16条审议意见,助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制定供水和节约用水条例,完善城乡供水和节约用水统筹管理体系。听取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实施情况报告,推动政府及时出台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三年实施方案,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张平

  三、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常委会坚定笃行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价值追求,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法规制度供给,加大监督推动力度,在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中践行人大初心使命。

  聚焦民生热点。省市县人大联动开展就业促进法执法检查,走进企业、院校、村社和代表联络站,了解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超预期因素冲击下就业实情,并首次在常委会全体会议上询问,促进稳就业稳企业。统筹运用执法检查、专题审议、专题询问、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开展养老服务综合监督,大力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题询问首次实行网络直播、市县在线联动、市民连线提问、现场评价应询情况,超过47.9万人次通过各类平台实时收看。创新年度生态环境“综合报告+专项报告”的监督方式,迭代升级人大生态环境监督场景,开展噪声污染防治专项监督,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修订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认真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712件。听取审议义务教育发展工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情况报告,关注推进宁波大学医学部建设,跟踪督促10项民生实事项目落地,擦亮“浙里甬有”幸福民生品牌。

  聚焦依法治理。制定全国首部公筷使用规定,开创宁波“小快灵”立法先河,以“小礼仪”捍卫“大健康”、带动“大文明”。立法过程中共有30余万人次参与,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被新华社等媒体广泛报道。制定社会信用条例,在信用信息、诚信建设、失信惩戒、行业促进、权益保护等方面固化“宁波解法”。跨工委协作检查综合行政执法条例实施情况,瞄准法规施行、改革落地中的难点堵点,推动完善执法机制、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我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深化融合、释放效能。开展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家政服务等18项立法调研,听取法治乡村建设促进条例、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规定、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和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决定落实情况报告,完成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等6部法规立法后评估工作,审查规范性文件20件,确保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聚焦除险保安。全域检查治安管理处罚法实施情况,创新采取“调查问卷+业务考卷+案卷评查”三卷联查形式,促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听取海塘安澜工程建设管理情况报告,推动筑牢海塘安全底线。听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经营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电梯安全条例等法规实施情况报告,开展全市危化品监管工作专项监督,促进各方面增强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相比法规实施前,我市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下降36.3%、24.8%,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处罚数同比下降38.7%,电梯故障和困人事件分别减少10.1%、12.4%,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张平

  四、坚持守正创新,奋力推进人大履职行权变革性实践

  常委会准确把握守根本政治制度之正、创工作思路方法之新这一内在要求,不断丰富人大工作的理论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在变革重塑、创新制胜中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优势、发展效能。

  做深做实理论研究。率先开展构建“四大体系”打造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典范课题研究,探索建立引领性目标体系、示范性工作体系、支撑性政策体系、科学性评价体系,着力破解人大工作中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及时作出专项决定,推动理论成果转化,加快打造具有宁波辨识度的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生态系统。研究成果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批阅以及省委、省人大常委会、市委领导同志批示,获省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内部工作情况交流》上刊发。依托市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开展论文征集活动,评出19篇优秀论文,强化人大制度理论阐释。

  建好用好基层单元。坚持把基层单元建设作为人大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和数字变革高地的重要结合点和关键着力点,迭代升级代表联络站,切实发挥“小单元”承载大业务、汇聚大民意、助推大治理作用。构建“1+X”制度供给体系,制定总体实施意见和人大代表进网格、国家机关负责人进联络站等工作办法。全面推进人大核心业务、工作力量“双下沉”,建立常委会领导分片包干、人大机关干部结对联系机制,实现联系群众广度、民意反映深度、服务代表准度、民主实践效度“四提升”。全面推行“一站一码”、“扫码进站”,在“浙里办”上架“宁波人大”应用,全市157个基层单元开展各类联系接待活动4000余次,8.6万余人次代表群众参与,收集意见建议5.8万余条,推动解决问题1.2万多个,实现代表动起来、场景用起来、数据跑起来、工作实起来。

  创先创优数智成果。坚持把数字化改革作为牵引人大工作提质增效的“牛鼻子”,突出整体智治、多跨协同,聚全市各级人大之力,发挥专班作用,建立“90后”柔性团队,完善“1422”体系架构,优化“代表通”、“立法舱”、“监督眼”、“任务树”,集成推出“浙里甬人大”综合数智应用,推动数据流与业务流充分融通、业务协同与数据共享良性互动。“浙里甬人大”荣获全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代表通”、“码上见”等3个项目获全省人大数字化改革创新暨第三届“浙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通报表扬”。

  【张平

  五、坚持固本强基,扎实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行稳致远

  常委会紧紧扭住全面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这一重要任务,立足“四个机关”建设,在发挥代表作用、凝聚整体合力中夯实人大工作根基。

  保障代表执行职务。编制代表培训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代表学习培训基地,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完成9100余名新一届市县乡三级代表履职培训。精心组织“访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促发展”等代表主题活动,走访联系群众5.3万余人次,反映社情民意1.7万多条。办好代表议案建议,坚持办理过程与结果并重,创新建立重点办理部门现场交办机制,高效督办“重点类”建议,办结反馈569件建议、批评和意见,建议所提问题解决或基本解决率达69.6%,再创新高。邀请2186人次代表参加立法监督活动、29名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举行列席代表座谈会,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举行重要情况通报会,开展“人大代表进两院”活动,保障代表知情知政、精准监督。制定代表履职承诺办法,规范代表履职。

  丰富基层民主实践。扩大开门立法,调增基层立法联系点至36家,组织活动17场,收到意见建议324条。聚焦重点监督议题,开展民意调查32次、设计发放问卷44套。总结推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代表督事”、“代表夜聊”、“向人民报告”、“乡村两官进站”、“代表联络站+共享法庭”等创新实践。整合财经议事站、乡村振兴助力站、生态环境议事点、调研基地、同心会客室、重点群体“汇民驿站”等各类资源,拓展不同群体民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发挥街道居民议事会作用。有序推进开发区人大工作。聘任65位新一届立法咨询专家,公开选聘经济预算审查监督专家,提升人大工作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创新开展“人大干部进社区进基层单元”,支持打造“代表微网回音格”,积极助推城乡现代社区建设。

  加强履职能力建设。常委会换届伊始作出《关于建设“四个机关”打造“五强过硬集体”的决定》,扎实开展“五问五破五比五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以高水平自身建设支撑高效能履职。创新建立人大机关干部“月度述职”、“季度交流”制度,以“说事”促“干事”,以“评绩”促“优绩”。创新建立区(县、市)人大重点工作交流机制,依托人大数字化平台,按季度通报各地工作进展情况,发挥交流互鉴、亮晒互促的激励作用。优化人大重要会议组织保障,成功承办全省人大数字化改革推进会、全国人大侨委工作培训班。与杭州人大签订加强合作交流协议,共同助力唱好杭甬“双城记”。成立浙里甬人大理论宣讲团,组织国际学生开展“走进人大”活动,生动讲好民主故事、人大故事。

  【张平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常委会工作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是:面对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的新需求,立法工作的时效性还需进一步增强;面对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盼,人大监督的精准度还需进一步提升;面对发挥代表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重要作用的新要求,做好代表工作的能力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面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的新任务,“四个机关”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常委会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将虚心听取代表和各方面意见建议,切实加以研究解决。

  【张平

  各位代表!换届以来的常委会工作内容充实、质效并举,交出了服务大局有新作为、民主实践有新成果、系统变革有新格局的履职答卷。各项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中共宁波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体人大代表、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勤勉努力的结果,得益于上级人大的关心指导,得益于市政府、市监委、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宁波海事法院和县乡两级人大的协作配合,得益于市政协、社会各界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市人大常委会,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张平

  今后工作的目标思路

  各位代表,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新时代宁波人大工作,要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人大的新使命新任务,更好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效。

  【张平

  ——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制度载体。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履行人大职能、发挥人大作用,把党的意图、人民意愿、法治意志有机融合起来。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矢志不渝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聚焦聚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深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市域实践,不断健全科学立法新机制、探索民主监督新模式、拓展决定决议新常态、激发代表履职新动能,以宁波人大的生动实践,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优势。

  【张平

  ——深刻把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职责使命,持之以恒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发展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大工作赋予了广阔空间。要围绕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要渠道作用,以构建完善“四大体系”为抓手,以迭代推进人大履职能力和基层单元建设为重点,发挥数字化改革“船”和“桥”的作用,拓展民主载体,丰富民主形式,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推动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落细落地。

  ——深刻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坚定不移推进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建设法治体系、法治国家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要牢牢把握“让法治这一手真正硬起来”的要求,充分发挥人大在法治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坚决维护宪法权威和国家法治统一,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动建设架构完整、目标量化、管理闭环的法治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张平

  今年工作的主要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本届市人大常委会乘势而上、创新作为的关键一年。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决策、省委部署和市委要求,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以良法善治保障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健全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实效性和协同性为导向,以丰富基层民主实践和强化基层单元建设、提升代表工作能力为重点,以深入推进“四个机关”和数字人大建设为基础,守正创新履职,依法为民行权,推动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取得新突破,为推进“两个先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张平

  一、在加强地方立法上提质增效。立法是人大最具辨识度、标志性的工作。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供更加及时精准的法规制度保障。紧盯改革发展急需、人民群众急盼,推进精细化立法,深化“小快灵”立法。制定租赁住房安全管理条例、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条例、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管理规定、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补偿条例,修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修改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安排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域滩涂养殖管理、婴幼儿照护服务、科技创新、慈善事业、家政服务、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等7件立法审议预备项目,对促进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四明山区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古树名木保护、土壤污染防治、港区集装箱汽车管理、终身教育促进、旅游景区、城市国际化、职业技能培训、宁波前湾新区条例和不动产登记服务规定等12件立法项目进行调研。加强立法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咨询专家等支撑作用,扩大公民和代表对立法工作的参与,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加快立法步伐。落实地方性法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统筹推进法规配套文件制定、法规宣传解读、立法后评估、法规清理等“后半篇”工作,加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力度,切实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张平

  二、在加强人大监督上提质增效。人大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职权,是人民的神圣权利。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群众关注热点,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法律法规全面有效实施。听取和审议行政复议、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无废城市”建设、争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行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市检察院法律监督等专项工作报告,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监督,做好预决算审查、审计、国有资产管理等法定议题监督,作出加强经济监督工作等决定。上下联动开展全民健身“两条例”、未成年人保护“两法一条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审议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建筑垃圾管理、国土空间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菜市场管理、志愿服务等条例实施情况报告。专题询问义务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流域防洪工程建设工作,主任会议成员集体视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关注推进“八五”普法、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反电信网络诈骗、基层人民法庭建设、海事审判服务保障海洋经济、政府性债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侨界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等工作。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深化专题询问方法模式探索,不断增强人大监督刚性实效。

  【张平

  三、在加强基层单元建设和代表工作上提质增效。基层单元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是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牵引。围绕强化基层单元建设,全面推进“双下沉、四提升”走深走实,有力推动人大立法监督任务与基层单元功能有机贯通、“一府一委两院”听取民意与基层单元作用发挥有机衔接、基层立法联系点与基层单元等民主民意表达平台有机融合,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在基层、见效在基层。围绕丰富基层民主,鼓励各地探索创新,持续深化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围绕活动载体和工作制度建设,服务代表依法履职,改进代表闭会期间活动组织方式,发挥主题活动带动作用。提好办好督好议案建议。加强一站式学习平台建设,开展生成性学习、系统性培训。完善代表履职量化评价,宣传代表履职事迹,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创造性。

  【张平

  四、在加强自身建设上提质增效。建设“四个机关”、打造“五强过硬集体”,是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要求、扛起新征程人大工作使命的重要保障。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开展“六学六增六提升”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大力弘扬自我革命精神,持之以恒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不断改进文风会风。聚焦建设变革型组织、提升塑造变革能力,纵深推进人大数字化改革,紧扣核心业务,找准变革突破口,谋划多跨应用场景,迭代“浙里甬人大”综合数智应用。深化人大调查研究,更好发挥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等阵地作用,按照发展民主、践行法治的理念要求,推动更多实践创新上升为具有普遍价值的理论成果,固化为指导实践的制度规范。强化人大新闻宣传,拓展“走进人大”活动,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入人心。密切市县乡人大协作联动,加强对外交往交流。坚持和完善“月度述职”、“季度交流”、“重点亮晒”、“导师帮带”等制度机制,着力锻造“尊崇法治、团结合作、追求卓越、守正创新”的人大队伍。

  【张平

  各位代表!潮起甬江风正劲,奋楫扬帆逐浪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宁波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向前,凝心聚力谱新篇,为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作出宁波人大应有的贡献!

  【宋越舜

  现在进行第二项议程:请市中级法院院长陈志君作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陈志君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和上级法院精心指导下,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151343件,同比下降13.14%,诉源治理成效进一步巩固,办结152501件。其中市中院受理14535件,办结14817件。全市法院一审判决案件改判发回瑕疵率、一审服判息诉率等审判质效核心指标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陈志君

  一、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宁波

  当好法治建设主力军,以严格公正审判保稳定、促和谐、树诚信。

  依法惩治各类犯罪。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大平安”理念,全力打好“除险保安”攻坚战。审结一审刑事案件8730件,判处罪犯12922人,其中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833人。审结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569件649人。市中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美国籍被告人沙迪德·阿布杜梅亭死刑,二审维持原判。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审结一审涉黑恶案件32件131人,高质量办结2起省扫黑办督办案件。依法从严惩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结202件387人。有力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审结26件50人,守好老年人“钱袋子”。北仑法院审结专项行动以来全省首例涉老诈骗案,严厉打击以“黄昏恋”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行为。坚持法治反腐,审结原市管干部冯灿焕、徐常升、邵志芳等职务犯罪案件63件77人。高标准推进专案办理工作,市中院一审以受贿罪、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史文清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四类人员”出庭率同比增加24.53个百分点。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准确实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检察机关量刑建议采纳率为97.81%。健全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机制,审结1799件,激励犯罪分子悔罪自新。

  强化民生权益保障。认真贯彻实施民法典,审结各类一审民事案件85469件,其中婚姻家庭和继承纠纷5916件、劳动争议2139件,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江北法院依法支持老人“精神赡养”诉求,判决子女“常回家看看”;镇海法院判决支持业主有权拒用进门“人脸识别”,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海曙法院妥处遛狗未拴绳造成的行车损坏案,明确狗主人承担赔偿责任。依法审理涉军案件23件,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打造“‘未’爱赋能、护航青春”品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市中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获评全国法院先进。继续发挥国家司法救助、司法援助保险、慈善基金三位一体救助体系托底作用,救助266人,发放救助金755.26万元。

  【陈志君

  监督支持依法行政。深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行政诉讼一审收案1224件,同比下降1.84%;审结1154件,调撤率33.4%,创近年新高。行政机关败诉率6.73%,稳定在合理区间,“双下降”成效持续巩固。深化府院良性互动,推动召开高规格府院联席会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首次达100%。聚焦征地拆迁行政争议源头化解,探索涉重大工程项目补偿安置协议司法确认改革试点,相关领域行政争议发案量同比下降31.25%,该做法被写入《宁波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会同市司法局创设“法助共富·阳光学堂”,已开讲5期,为4000余名基层干部群众提供精准指导,助力改革推进和依法行政能力提升。

  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健全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执结各类案件39844件,执行到位金额185.42亿元,坚决兑现胜诉权益。每季度组织开展专项执行行动,持续加大执行威慑,累计限制高消费4.38万人次,罚款1.97万人次6500余万元,作出司法拘留决定1.01万人次,追究刑事责任51人。深化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北仑、镇海法院分别与辖区银行签订“阳光履行贷”“诚信履行贷”合作协议,全市银行对自动履行主体授信近4亿元。江北法院运用信用修复机制支持被执行企业积极筹款,分期履行执行款700余万元,并助力企业顺利中标两个工程项目。探索执行案件智能监管“一件事”改革试点,开展全市执行终本案件专项司法巡查和“一案双查”,切实提升执行质效,实际执行率、执行标的平均到位率等指标进一步优化。

  【陈志君

  二、扛起服务大局使命,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对标使命任务,彰显司法担当,努力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促进经济稳进提质。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权益,审结涉企纠纷48910件。坚持办案与服务并重,协同工商联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司法服务联络站点作用,相关做法入选工商联与人民法院沟通联系机制全国百佳典型事例。全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市中院在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先行判决施工方协助履行备案手续,确保开发商向500余名购房者顺利交房;慈溪法院在市中院指导下准确把握合同解除条件,妥善处理涉1300余户业主的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加强金融审判,审结相关案件7136件。高新区法院构建“市场调→行业调→电子督→法院诉”金融纠纷递进式化解模式,切实提升工作成效。联合相关部门为上市公司提供法律风险体检清单,积极助力新一轮“凤凰行动”宁波计划。实施涉外审判精品战略,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案件424件。市中院在不影响400余商户正常经营情况下,妥善化解某建材市场与涉港企业退租纠纷,实现多方共赢。高起点谋划司法服务保障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宁波国际商事法庭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设立。推进企业破产预重整、重整改革,推动市场主体有序退出和有效救治,审结破产案件418件,盘活土地1700余亩、房产72.64万平方米。加强破产府院联动,市中院以“执行和解+债务重组”一揽子清偿方案,成功保全我市首家涉外酒店品牌。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秉持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理念,市中院选派强有力审判团队入驻市知识产权综合体,合力打造协同保护宁波样板。全市法院审结各类一审知识产权案件3499件,其中宁波知识产权法庭审结2098件,涉专利纠纷1774件。市中院办结的一起侵害医疗器械发明专利权案入选全省法院年度十大知识产权案件,该案裁判文书获评全国优秀。加强商标品牌保护,审结商标民事纠纷737件,审结涉商标犯罪案件82件125人。审结各类著作权纠纷915件,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审判工作,审结相关纠纷129件。市中院依法认定某商标代理机构使用“百度”字样,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依法判令赔偿60万元,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市中院与国际商标协会共同举办“商标品牌保护·共享合作发展”主题活动,讲好知产故事,凝聚更大合力。

  【陈志君

  助推大美宁波建设。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办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392件,其中公益诉讼39件。加大刑事打击力度,因无经营许可证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余姚法院判决一家庭作坊构成污染环境罪并承担损害赔偿等费用。支持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污染防治职责,海曙法院认定某企业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排污项目违法,支持环保部门予以取缔。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慈溪法院联合相关单位恢复省革命文物龙山抗日碉堡群原貌。加强跨区域司法协作,指导宁波三江流域8家法院签订合作协议,推动宁海、象山、三门法院建立环三门湾海域协作机制,努力从源头预防污染、化解纠纷。

  积极参与市域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助推“信访打头、调解为主、诉讼断后”的社会治理中心建设,扎实推进诉源治理。余姚法院推动该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专门决定,全面推行“乡村法官”制度,助力基层解纷。全市法院诉前调解成功39347件,一审民事案件收案同比下降6.81%,降幅居全省第二。慈溪法院历时两个多月协调处置涉某教育培训机构群体性纠纷,化解潜在诉讼4000余件。健全“不能假、不敢假、有假必惩”的虚假诉讼综合惩防机制,开展惩治虚假陈述专项行动,查处虚假诉讼637件,工作成效持续走在全省前列,民间借贷案件连续四年下降。发布行政诉讼、知识产权、环境资源等司法大数据报告136份,发送司法建议205份。用好“四明”云法庭平台,为35万余人精准普法,并实现全市中小学校全覆盖。

  【陈志君

  三、强化改革创新动力,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统筹各项改革融合发展,让司法公正看得见、司法高效能感受、司法权威被认同。

  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充分发挥智慧法院建设领先优势,奋力打造数字时代互联网司法高地。移动微法院升级为“人民法院在线服务”,成为全国法院统一在线诉讼平台,全国累计在线办案800.33万件,实名用户1570.48万人,累计访问超过33.44亿次。继2022年初获评首届人民法院改革创新奖、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金奖后,去年10月又获评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统筹两级法院谋划确定26项重点改革,9项入选全省法院第一批“育苗造林”项目。创新多跨场景应用,首创的“诚信诉讼系统”与信用宁波实现互通,累计3.13万人受到惩戒,1.48万人得到激励,当事人自助查码56万余人次,获评第一批“浙江全域数字法院”好应用。奉化法院案件质控应用、鄞州法院智能联合送达机制、宁海法院审判取证一网通、象山法院电子诉讼破产案件办理等一批数字化项目均取得实效。

  【陈志君

  司法改革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审判领域“当事人一件事”集成改革,努力以最少的程序解决一个案件。一年来落实“合并诉讼”化解纠纷1.1万余起。市中院出台合并诉讼规则、财产保全、调查取证等5份工作指引,基层法院制定配套机制75个,积极推进制度重塑。开展“程序空转”专项整治,案件程序比指标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强化立审执破兼顾,民事生效裁判自动履行率提升至51.9%,同比增加8.35个百分点。扎实推进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对下沉案件细化规则确保质效,对有统一裁判规则价值的案件提级管辖,提级管辖案件数居全省首位,相关做法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试点中期报告。

  基层基础全面加强。大力建设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研究制定人民法庭现代化建设五年实施方案,坚持“一庭一品”分类施策,市中院、奉化法院、海曙法院相关工作入选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建设典型案例。坚持党委政法委牵头、法院主推、司法行政等部门支持配合、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共享法庭”建设工作大格局,建成“共享法庭”3151家,覆盖100%的镇街和98%的村社。注重实战实效,全市“共享法庭”指导调解2.9万余次,化解矛盾纠纷2.3万余件,参与其他基层治理事项3300余次,5家入选全省示范“共享法庭”。主动融入基层民主单元,聚焦重大改革和重大工程项目推进,积极探索在人大代表联络站、综合行政执法部门、重大工程项目特设“共享法庭”70家,打造具有宁波特色的应用场景。鄞州法院依托“共享法庭”服务保障重大民生项目推进成效明显,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批示肯定。

  【陈志君

  四、锻造全面过硬队伍,不断夯实新时代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根基

  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努力实现忠诚再淬炼、能力再锻造、形象再提升。

  坚决筑牢政治忠诚。深入开展“思想建设年”活动,构建全覆盖、分层次、多渠道政治理论学习新格局。扎实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统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两个坚持”专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广大干警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管思想、管干部、管业务、管落实的实质化功能,确保党的领导在全市法院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市中院获评全国法院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持续强化专业素养。大力实施审判精品工程,充分发挥审判精品的指导、示范、引领作用,评选各类精品案(事)例207个,110个获评省级以上奖项。深化与浙大法学院等8所省内外院校交流合作,坚持审委会业务学习制度,搭建“员额法官月述职”赛马平台,切实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创设“甬法青年说”学习品牌,与市委党校合作举办优秀青年干部培训班,加快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创新完善审判辅助队伍保障机制,探索聘任制法官助理招录,构建司法雇员“三级九档”管理制度,开展书记员技能竞赛,全面提升审判辅助人员能力水平。

  【陈志君

  扎实推进清廉建设。深入开展“五问五破、五比五先”机关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建立“月计划、季通报、半年小结、全年总结”的抓落实闭环机制,切实提升机关效能和审判质效。坚决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落实近亲属禁业清单、规范离任人员从业等规定,设立干警依法履职保护工作办公室,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生态。创新开展“连心家访”,促进基层党建与家属助廉融合发展。做实做细清廉建设“颗粒度”,首批选树清廉单元培育对象21个,以清廉单元创建带动清廉法院建设全域推进。镇海澥浦法庭、余姚马渚法庭、宁海西店法庭被选树为宁波清廉建设典型基层单位。奉化法院获评全国“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

  大力弘扬英模精神。牢记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不断深化“三学三比”,大力培树先进典型,常态化开展“锋领甬法”先锋榜和“最美甬法人”评选,举办“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题的“破案故事汇”系列活动,广大干警见贤思齐、崇尚英模、争做先锋的氛围更加浓厚。全市法院198个集体和个人荣获省级以上荣誉。鄞州黄文娟法官先后获得全国政法系统“双百政法英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称号,并光荣入选中央电视台“2022年度法治人物”。

  【陈志君

  五、主动接受监督,在法院工作各方面落实落细全过程人民民主

  始终依靠人民监督强化司法民主,通过司法民主提升司法公正,以司法公正维护人民权益。

  接受监督更加自觉。认真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严格落实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各项决议决定,办结代表建议19件。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结委员提案10件。梳理汇总代表委员建议、批评和意见四大类73条,及时转化为公正司法具体举措。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审结各类抗诉案件93件,改判发回69件,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市中院聘任新一届特约监督员30名,经常听取意见建议。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重要作用,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5428件。

  监督实效更加凸显。以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关于加强商事审判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为契机,首次召开宁波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出台促进经济稳进提质十八条措施,研发上线“宁波法院服务企业在线平台”,用户数已超4000,努力实现企业需求与司法服务精准对接。组织开展“千名代表委员体验千家‘共享法庭’”活动,更好推动“共享法庭”实质化运行。持续擦亮宁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政协委员会客厅品牌,成立两年来举办各类主题活动29次,线上线下80余万人参与,全面凝聚知产共识、传播知产文化,在全省相关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并受到省政协黄莉新主席批示肯定。

  沟通联络更加顺畅。进一步创新形式、拓宽渠道,切实加强代表委员联络工作,300多位市级以上代表委员先后受邀到法院参加座谈交流、担任评委、参与调解、见证执行等活动。充分发挥“宁波中院代表委员联络云平台”作用,800余位代表委员入驻平台,加强实时互动交流。深入开展律师与法官互评,积极举办同堂培训,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良性互动。

  【陈志君

  各位代表,一年来全市法院事业的发展进步,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上级法院精心指导的结果,是市政府大力支持、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的结果,更离不开各位代表委员和全市人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我谨代表全市法院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陈志君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专章论述,作出专门部署。2022年5月12日,宁波高规格召开首次市委法院工作会议,各区(县、市)党委法院工作会议实现全覆盖,为新时代宁波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的新部署和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新期待,我们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正确司法理念需要进一步树牢,有的案件办理没有真正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面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相关领域司法服务保障有待更加精准、专业和高效;诉讼总量仍在高位运行,在深化诉源治理、加强案件监管、提升审判质效等方面,还要下更大功夫;干警违纪违法现象仍有发生,清廉法院建设需要久久为功。对于上述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陈志君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市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决策、省委部署和市委要求,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守正创新、勇争一流,加快推进新时代宁波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取得新突破,为推进“两个先行”、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展现法院更大担当。

  【陈志君

  一是坚决筑牢政治忠诚,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勇担使命。推动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教育引导广大干警不断加深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认识,切实把“两个维护”融入灵魂、见诸行动。始终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健全完善上级决策部署闭环落实机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完善法院政治督察制度,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上级有部署、宁波法院见行动、走在前”。

  二是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在护航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上勇挑大梁。依法严惩各类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坚持“跳出审判看审判”,加强预判、关口前移,妥善防范化解疫情防控新阶段各类矛盾纠纷。探索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机制,构建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空间新格局。依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千方百计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提振信心。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知识产权法庭,更好发挥会客厅作用,以宁波国际商事法庭设立为契机,大力提升涉外商事审判专业能力,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陈志君

  三是深入践行为民宗旨,在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上勇争一流。巩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提升立案诉服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更多精品案例,在每一份裁判文书中努力彰显人民法院坚持“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总结推广颗粒化执行集成系统,开展打击拒执犯罪专项行动,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坚持“一刻也不离开群众”,把群众路线作为生命线,把群众满意作为试金石,推动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和“共享法庭”建设创样板、作表率。

  四是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在数智赋能改革破难上勇立潮头。迭代升级“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全域数字法院”。持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强案件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扎牢司法权规范运行的制度铁笼。以审判领域“当事人一件事”集成改革为抓手,把公正与效率落实到法院工作各方面全过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力争创造更多宁波经验。

  五是大力推进系统重塑,在强化自我革命打造法院铁军上勇毅前行。深化队伍思想理念变革、运行机制变革、效率效能变革,推动变革型组织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持续深化“三学三比”,大力弘扬英模精神,加强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建设,涵养法院队伍的浩然正气、昂扬锐气和蓬勃朝气。大力实施审判专业人才培养工程。持续加强清廉法院建设,做实做细清廉单元,健全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努力确保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

  【陈志君

  各位代表,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担再扬帆。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决议,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宋越舜

  现在进行第三项议程:请市检察院检察长何小华作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何小华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在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坚持立足全局发展检察、跳出检察发展检察、深入检察发展检察,担当作为、实干奋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何小华

  一、强化政治担当,平安护航党的二十大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依法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3518人、提起公诉13219人。突出惩治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各类犯罪,起诉故意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352人,起诉涉黑涉恶犯罪122人,起诉“黄赌毒”犯罪2276人,同比分别下降6.6%、46.5%和28.2%,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依法以故意杀人罪对美国籍被告人沙迪德·阿布杜梅亭提起公诉,被告人被判处死刑。部署开展港航领域危化品、危险品专项监督,立案办理相关公益诉讼19件,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起诉4人,进一步织密港口安全保护网。

  着力推进完善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化解贯穿办案始终,检察环节促成刑事和解156件。在市委政法委领导下,协同公安机关加强刑事案件诉源治理,万人犯罪率下降3.1,降幅在杭宁温中排名第一。既坚持惩恶扬善,又怀有悲悯之情,深化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促成1.6万余名犯罪嫌疑人认罪悔过,主动退赔退赃2.3亿余元,有力修复社会关系。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坚持少捕慎诉慎押,公安报捕率和检察批捕率、起诉率同比分别下降37.9%、12.8%和6.8%,司法效用更加精准高效。注重做好办案“后半篇”文章,针对交通肇事致死率高、安全生产领域犯罪多发等问题,向市委市政府呈报专题分析报告10篇,推动开展专项整治并取得较好成效。

  助力清廉宁波建设。主动融入反腐败工作大局,持续擦亮“甬剑”中央专案办理品牌,依法出庭支持公诉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史文清受贿、非法持有枪支案,办案中加强教育感化,促使其当庭认罪悔罪,巩固了反腐败斗争的成效,史文清被依法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提前介入审查全国政协原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主任沈德咏受贿案,依法对其提起公诉,为全国反腐败斗争持续贡献宁波检察力量。加强与纪委监委工作衔接,共受理并审查起诉监委移送职务犯罪58件78人。坚持把维护司法公正作为加强法律监督工作的着力点,依法行使对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侦查权,立案查办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等犯罪14件18人,有力震慑了司法腐败。

  【何小华

  二、精准助企纾困,服务经济稳进提质

  依法审慎办理涉企案件。全面落实保护性司法政策,想方设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准确把握宽严尺度,突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起诉职务侵占、合同诈骗等犯罪517人,帮助企业减少“内忧外患”。坚持对涉案企业经营者、管理者、技术骨干等关键岗位人员慎用强制措施,“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经审查不批捕66人、不起诉259人,严防“办理一个案件,垮掉一个企业,下岗一批职工”。部署开展专项监督,重点解决一些涉企刑事案件长期“挂案”,该撤不撤、该结不结等问题,会同公安机关清理“挂案”21件,帮助企业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全面深化涉企司法保护。制定实施服务保障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30条意见,聚焦企业法治需求精准提供检察服务。全面推开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会同市工商联健全完善第三方监督机制,对企业犯罪逐案评估是否启动合规程序,积极探索小微企业简易合规、外地企业异地考察等办案模式,对整改到位的23家企业不予起诉,工作做法在全国推广。鄞州区一涉案企业整改后生产经营步入正轨,年销售收入达8.4亿元,同比增长40%。深化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改革,携手法院和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办理某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被侵犯商业秘密案,促成侵权人赔偿3700万元,让创新动力得到充分保护。联合司法行政机关优化完善监管方式,允许涉企社区矫正人员外出从事经营活动,最大限度维护市场活力。

  全力推进营商环境投诉监督工作。牢固树立“千方百计保护好市场主体”的工作理念,在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下,会同市纪委监委和市司法局,推动市、县两级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建设全覆盖,持续凝聚“法润三江、情暖甬商”工作合力。深化履行行政执法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和检察法律监督“三头融合”职能,协同发改、经信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健全协作机制,确保实现涉企投诉“一站式”处理。共移送交办市场主体各类投诉512件,办理的渣土运输行业投诉监督案为相关企业节约成本近亿元,投诉人对中心回访满意率达到98%以上。

  【何小华

  三、坚持人民至上,守护群众美好生活

  加强民生领域司法保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办好事关群众“一枝一叶”的每一个案件。扎实推进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高发犯罪的专项打击,依法批捕305人、起诉1041人,并想方设法帮助被害人追回血汗钱、养老钱。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依法起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67人,部署开展“消”字号抗菌制剂药品安全专项监督,推动下架9类500多批次不合格药品。加强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针对房产中介、快递公司违规泄露个人信息等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办理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25件,被省检察院列入个人信息保护专项工作成效突出地区。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小案”。聚焦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以“自我加压”为“群众减压”。持续推进“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不让群众诉求“石沉大海”。通过首次信访领导包案和检察长接待日等机制,妥善处理各类信访8633件,未发生赴省进京访。加强司法救助工作,向513名陷入困境的案件当事人发放救助金673.4万元,同比上升110.9%,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暖。积极参与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依法起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7人,对61件追索劳动报酬民事生效裁判提出抗诉,协同相关部门追回欠薪600余万元。

  合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未成年人保护最后一道防线,持续擦亮鄞州“七色花”、慈溪“花季关护”、海曙“守护曙光”等未成年人检察业务品牌,携手各方共同营造关心关爱浓厚氛围。对犯罪未成年人宽容但不纵容,依法批捕87人、起诉178人,附条件不起诉165人,并注重做好跟踪帮教,刚柔并济挽救每一个迷途孩子。强化未成年被害人综合保护,全面落实“一站式”询问、心理干预和司法救助等机制,引导他们走出阴影、拥抱阳光。会同民政、妇联等部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针对监护失职建议撤销监护人资格10件,发出督促监护令61份,警示“甩手家长”履职管教、依法带娃。针对电竞酒店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问题,会同公安、文旅等开展专项整治,确保监管不留“隐秘角落”。

  【何小华

  四、深化法律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全面做优刑事检察。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努力把每一个案件都办成铁案。既打击犯罪又保护无辜,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决定不批捕503人,不起诉166人。监督撤案97人,监督立案135人,纠正漏捕漏诉58人。对发生在二十二年前、情节极为恶劣的张某、赵某抢劫杀人案,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昭示正义可能迟到,但决不会缺席。加强审判活动监督,提出抗诉22件,法院已采纳13件。深化开展巡回检察,同步审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1975件,依法监督纠正67人,严防“纸面服刑”“提钱出狱”。

  精准做强民事检察。深入贯彻实施民法典,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受理生效裁判监督772件,经审查对确有错误的提出抗诉或再审检察建议286件,法院已改判181件。慈溪市检察院研发“民事诉讼监督线索筛查系统”,查实某建设公司假借支付劳动报酬转移财产的“假官司”30件,全部提请抗诉,并移送公安机关刑事立案3人,为债权人挽回经济损失170万元。加强民事执行监督,立案查办执行人员滥用职权犯罪3人,通过数据碰撞查深查透被执行人家庭婚姻、工作社保、购车用车等信息,移送拒执犯罪线索6人,促使履行债务640余万元。

  深化做实行政检察。积极发挥行政检察促进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的双重功能,办结“民告官”监督案件46件,经审查提出抗诉或再审检察建议3件。海曙区检察院在办理某工伤认定纠纷案中,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同时,推动人社、法院、司法等多部门建立协作调处机制,工作做法在全省推广。探索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协同开展社会抚养费违法征收专项清理,推进国家三孩政策落地落实。坚持在监督中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聚焦产权登记、拆迁补偿等化解纠纷37件,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持续做好公益诉讼检察。牢牢把握检察官是国家公共利益代表的职责使命,紧盯生态环境、食药安全等民生热点问题,立案办理公益诉讼396件。注重在诉前实现保护公益目的,通过检察建议督促挽回国有财产损失2.1亿元,追缴生态修复费用2800万元,清除固体废物5.5万吨。突出重特大案件办理,起诉全国首例涉海域监管行政公益诉讼案,推动理清监管责任,督促行政机关作出责令违法行为人消除侵害并罚款1.23亿元的处罚,解决了持续十余年的海域违法侵占问题。

  【何小华

  五、持续铸魂固本,夯实检察事业根基

  旗帜鲜明讲政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教育引导全体检察人员深刻领会“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组自身建设,建立实施抓落实闭环机制,确保党的各项决策部署贯彻到检察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数字赋能促发展。深化检察数字化改革,加快推动法律监督模式重塑变革,让数据采集、数字建模、运用算子成为检察官监督办案的必备技能。统筹推进17个数字监督专项,其中非法销售非标成品油监督成案16件,督促追缴税款1.3亿元。协同住建部门研发“建设工程领域发承包违法行为类案监督模型”,入选全省检察机关数字监督办案指引,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行政检察监督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严管厚爱聚合力。扎实开展“五问五破、五比五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严格落实“三交底”廉政谈话问题整改,努力以作风促作为,以实干促实效。坚持刀刃向内,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检察人员4人。统筹推进检察事业和检察人的和谐发展,深入实施名院、名品、名家“三名工程”,大力倡导“爱院如家、爱警如亲、爱岗如睛”,全市检察队伍的获得感、尊荣感持续增强,精气神更加振奋。43个集体、136名个人荣获省级以上表彰,陈永明作为全省检察系统唯一代表获评“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

  【何小华

  一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人民检察为人民的根本宗旨,深化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接受人大监督,主动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认真落实走进代表联络站工作部署,积极邀请人大代表“走进检察”,“零距离”感受检察工作。在“代表通”探索开发检察直通车模块,进一步畅通与代表的沟通联络。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定期向市政协常委会、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报工作,积极邀请政协委员等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益心为公”检察志愿者。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16件,探索实施代表建议、委员提案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益心为公”检察志愿者工作模式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年度创新成果,政协委员推动检察履职的天童禅寺消防安全行政公益诉讼案,获评最高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自觉接受纪委监委监督,依法接受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履职制约,设立全省首家驻检察机关律师工作室,健全完善检律互评互督机制,不断深化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

  【何小华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市检察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市政府大力支持,市政协民主监督,市纪委监委、市政法各单位以及全市人民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检察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何小华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检察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检察工作发展理念尚需进一步转变,检察服务中心大局的针对性、实效性还需进一步加强;工作发展不平衡,全市检察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还需进一步加强;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不够精细,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感知度还需进一步提升;队伍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推进检察队伍系统重塑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问题就是责任。我们将紧盯不放,努力加以解决。

  【何小华

  各位代表,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强调“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赋予我们更重的政治责任、法治责任、检察责任。过去一年,市委高度重视检察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情况专项督查,专题研究检察公益诉讼;市政府高规格召开府检联席会议,完善常态化府检联动机制。宁波检察事业欣逢最好发展时期。2023年,全市检察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决策、省委部署和市委要求,紧紧围绕“打造法律监督最有力的示范市”目标定位,坚持政治为先、发展为要、业务为本、队伍为基,加快实现全市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取得新突破,为推进“两个先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何小华

  一是胸怀大局,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上示范先行。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坚定不移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等各项工作,确保检察履职与党委部署始终保持同频共振。

  二是为民司法,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示范先行。厚植为民情怀,“如我在诉”“情同此心”办好群众身边的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做好信访“件件有回复”、公开听证、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等检察为民实事。积极落实普法责任制,让更多检察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

  【何小华

  三是提升质效,在推进法律监督模式重塑变革上示范先行。秉持系统观念,把检察业务融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维视角,更好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构建与被监督机关良性互动关系,一体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深入实施检察大数据战略,强化“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推动解决更多深层次社会治理问题。

  四是实干奋进,在实现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上示范先行。对标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推进“三名工程”,重点抓好五项任务:全力推进市县两级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提质拓面,建设高能级自贸区法治保障中心,打造助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金名片”;深入实施未来五年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意见,部署开展促进发展提质等四大专项行动,打造具有宁波辨识度的公益保护“金名片”;探索完善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机制,助力高水平法治政府建设,打造法律监督促进依法行政的“金名片”;建立健全检察专题分析报告制度,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打造法治护航社会治理的“金名片”;认真开展“六学六增六提升”学习实践活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检,打造堪当时代重任的检察队伍“金名片”。

  【何小华

  各位代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领导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以永远在路上的奋进姿态,全力走好新时期的检察赶考路,为宁波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精彩华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