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因县城西北的山岭形似俯卧着的大象而得名。象山是个滨海县,三面环海、两港相拥,陆域面积141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618平方公里。象山人自古以海为伴、向海而生。6000多年文明史、1300余年立县史孕育了海洋特色文化,象山是全国唯一以县域为单元的国家级渔文化生态保护区,拥有徐福东渡传说等国家级非遗项目7个、省级非遗项目15个。南宋时文天祥在此写下了“海山仙子国,万象画图里”的经典诗篇。
高塘岛花岙盐厂(李文学 摄)
象山最有特色的资源就是一条神奇而美丽的海岸线。它位于神秘而奇特的北纬30度线上,与美国夏威夷、法国巴黎、日本富士山处于同一纬度。在这个纬度上,象山有着988公里绵长海岸线,其中大陆岸线323公里、海岛岸线665公里,不仅在浙江省最长,也是长三角185个县市区里最长的,而且75%以上是非常稀缺的自然海岸线。
美丽海湾帆船训练(李忠 摄)
近年来,象山东部诸湾锚定“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海洋板块’”战略定位,以生态亚运建设为重大发展契机,持续深入开展“五水共治”,加强政策引领及制度建设,通过创新治污手段,严格控制农业农村污染;实施生态修复,纵深治理养殖尾水;海陆联动、以陆促海,推进近岸海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不断深入。
风情石浦港(俞素娟 摄)
“万象山海、千年渔乡、百里银滩、十分海鲜、一曲渔光”,作为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象山将这五道风景转化为共同富裕的创造路径。他们在海洋经济示范区、“海上两山”实践地、共同富裕样板县三张金名片里,将县域分成东西南北四大区块分别打造——东面是时尚东海岸、西面是潮隐西海岸、南面是风情石浦港、北面是斑斓西沪港,绘就了一幅共富“万象山海图”。
松兰山景区大目涂水文站(郑士伟 摄)
01
打好“海洋牌”
做强海洋经济示范区
海洋是象山最大的资源。24年前,象山渔民代表率先发出休渔倡议,这个理念随着中国开渔节传向世界。如今,象山打出了“以土地空间换产业、海洋资源换产业、人才招引换产业”的组合拳,突出变革重生、改革赋能。一方面,象山将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理念向海洋延伸,推动岸线空间资源重组、产业重整。去年以来,全县整治提升船舶企业27家、码头51座,一批央企重大海洋经济项目落地建设,海洋经济增加值占比首超30%。另一方面,象山将“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向海洋延伸,推动海上安全流程重构、治理重塑。
亚帆中心全景图
02
打好“生态牌”
建好“海上两山”实践地
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生态是象山最大的优势。为此,象山开展了海岸线整治修复三年行动,累计修复海岸线93.1公里、海岛5个。全面实行湾滩长制,采用人工巡查与无人机遥感技术实地核查相结合方式,进一步强化岸线和海域综合监管。常态化开展海漂垃圾巡查清理。全面升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生物等物种丰富程度居全省首位,其中世界级濒危动物中华凤头燕鸥已经累计孵化繁殖149只,占全世界总量的80%。此外,象山编制了浙江省首个县级海岸带综合发展规划,打响“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全域旅游品牌,策划了“奔赴山海,象往新鲜”文旅宣传活动,让升级的滨海旅游消费新场景成为新流量。与此同时,象山还探索建立海上“两山银行”,成立了海上两山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启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应用系统开发,探索海洋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路径。
中华凤头燕鸥
03
打好“均衡牌”
打造共同富裕样板县
2021年,象山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1.7,优于省市平均,农民收入来源更加丰富,财产性与经营性收入相对较高。亚洲一流的帆船运动中心、全国最大的滨海数字影城、华东地区最大的水上乐园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成运行,引领带动了沿线群众建成民宿1200余家,吸纳就业3.6万余人。建设海洋新材料产业、航天智慧科技城、宁波象保合作区等多个绿色生态产业平台,打造“海上两山”实践基地,成功入选省级共同富裕最佳实践名单,让美丽共富在最美海岸线上加速生长。
松兰山景区(谢宏 摄)
亚帆基地航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