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宁波热点  >  五水共治  >  市级动态
实录丨关于抗旱保供水 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稿源: 浙江水利   2022-08-24 09:09:26

  今年6月26日出梅以来,

  我省持续晴热高温少雨,

  部分地区旱情发展。

  当前我省水利抗旱保供水形势如何?

  城乡供水水源充足吗?

  水利部门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8月22日上午,

  省水利厅召开抗旱保供水

  工作新闻发布会,

  针对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

  一一作出回应。

  发 布 人:

  省水利厅总工程师   施俊跃

  省水利厅农水水电水保处处长   王亚红

  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   陈烨兴

  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副处长   陈  欣

  主 持 人:

  省水利信息宣传中心主任  李荣绩

  省水利厅总工程师施俊跃从形势分析、工作情况、下一步工作安排等三个方面通报水利抗旱保供水工作情况,并向大家发出节约用水倡议。

  省水利厅总工程师 施俊跃

  今年6月26日出梅以来,我省长期晴热高温少雨,多地高温天数、高温度数双双突破历史极值,水库蓄水率持续降低,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省委省政府和水利部十分关注抗旱保供水工作,主要领导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水利抗旱保供水有关情况。

  

  全省抗旱保供水形势

  近60天,全省降水量116.6毫米,创1954年有记录以来新低(低于1967年133.6毫米),比多年平均偏少68% 。各地市降雨量同期偏少47% ~79%,偏少幅度较大的有:舟山偏少79%,金华偏少74%,台州偏少73%,温州偏少73%,衢州偏少71%,温州市、金华市、衢州市、台州市、丽水市均创历史新低。各县市(区)降雨量同期偏少44% ~ 95%,偏少幅度较大的有:洞头偏少95%,玉环偏少92%,龙湾偏少92%,苍南偏少88%,嵊泗偏少86% 。

  截至今早8点,全省大中型水库当前蓄水总量246.86亿立方米(蓄水率75.5%),较同期偏少11.25亿立方米,其中新安江水库当前蓄水量141.73亿立方米(蓄水率79.4%),较同期偏少6.87亿立方米。

  截至今天早上8点,我省共发布水利旱情预警48个,其中黄色预警5个,蓝色预警43个。

  当前,我省抗旱保供水形势总体可控,全省可供水量101.44亿立方米,平均保供天数149天。从设区市来看,杭州、宁波、嘉兴等主城区水源相对稳定,供水充足,保供天数在180天以上。从县域来看,大部分县(市、区)水库蓄水保供天数在90天以上。但部分县(市、区)保供水压力较大,慈溪、庆元、苍南、岱山保供天数不足60天。

  金华市金兰水库

  农村供水方面,部分以溪沟山涧水、山塘作为水源的单村、联村农村供水工程已受到旱情影响。截至目前,供水影响人口8.16万人,其中供水紧张7.3万人,主要分布在乐清市、泰顺县、天台县、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婺城区、磐安县、缙云县等地;供水困难0.86万人,主要分布在临海市、仙居县、建德市、淳安县、苍南县等地。

  根据气象预报分析,汛期后期,我省气温仍将持续偏高。若无台风影响或没有区域性集中降雨,全省水库蓄水量将持续减少,旱情可能进一步扩散加重,浙中南的内陆地区有可能出现伏旱连秋旱的现象,届时用水形势将更加严峻。

  

  全省水利抗旱保供水工作情况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全省水利系统主动与气象、农业、建设、应急等部门加强研判,提前部署、主动监测、及时预警、科学调度,有力保障了全省生活生产用水总体平稳。主要开展的工作是:

   一是加强水利旱情监测预警。 密切关注降雨和水库蓄水情况,日前水利部门已实行旱情形势周会商制度,及时分析研判旱情发展态势,及时发布旱情预警。同时已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的通知》,对全省水利抗旱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密切关注旱情变化,全面检视抗旱预案,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确保群众用水安全。

  ● 二是科学调度水利工程。近年来,我省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增工程年供水能力23.2亿立方米,有力增强了抗旱保供的底气。今年出梅后,省水利厅即着手研究部署今夏可能遭遇高温少雨的对策措施,组织各地、各类水库(水电站)根据蓄水现状、供水对象用水需求以及未来旱情发展趋势,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河道、后水库,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开展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旱保供关键作用。出梅以来至8月21日,全省水利工程累计引调水20亿立方米,有力保障群众生活生产用水。

  浙东引水工程萧山枢纽

  各地纷纷发挥当地水利工程作用,宁波市充分发挥水库群联网联调及供水环网双网联调优势,有效利用江东水厂平衡东西线水源,提高城市供水保证率。义乌在全市域水厂管网大连通的基础上,实行全市水厂联网联供,通过域内南水北调和东水西输,有力确保了高峰期供水末端用水水压水量安全。台州市引水工程以长潭水库和在建的朱溪水库为水源地,目前三期供水量达10.6万立方米/日,台州市南部湾区引水工程供水量为8万立方米/日左右,有效保障台州湾新区和温岭等区域用水安全。

  ● 三是加强水资源节约力度。近年来,我省坚持“节水优先”,大力推进节水行动,取得实质成果。“十三五”期间,浙江省经济总量大幅增长,但是全省用水总量反向下降,从186.1亿立方米下降到166.4亿立方米;用水效率显著提升,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从43.4立方米下降到22.6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30.0立方米下降到13.3立方米,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从50.1立方米下降到48.7立方米,非常规水资源(包括污水处理回用、雨水利用、海水淡化等)再生利用从无到有,实现年利用量4.5亿立方米,相当于新建设7个大型水库,主要用水指标已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浙江以全国2.8%的年用水量,支撑起占全国6.4%的经济规模,这些节水成果在应对旱情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我们指导各地加大节水力度,充分发挥节水在抗旱保供水中的作用。

  ● 四是全力保障城乡供水。2018年~2020年,浙江省实施了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三年中,开展水厂(站)和水源工程建设7525项,农村饮用水达标人口新增1054万人,城乡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由80%提升至90%以上,形成城市供水县域为主、乡镇局域为辅、单村供水为补的三级供水网络体系,基本实现城乡同质饮水,基本实现了以县域为单位的统一专业化管理,农村供水工程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在此次应对高温旱情中,这些农村供水工程和统管机制发挥积极作用。针对部分以溪沟山涧水、山塘作为水源的农村供水工程用水紧张情况,各地统管单位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通过供水高峰期补水、启用应急水源、限时供水、打井取水、送水等方式,保障供水安全。

  淳安县农村饮用水管理有限公司运维人员安装应急水管

  ● 五是发挥数字化改革作用。在应对今年旱情过程中,水利数字化改革成果——浙里“九龙联动治水”综合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浙水安全”集成了省内水文、气象、新安江上游安徽境内和上海、江苏太湖周边1.3万个水雨情测站信息,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监测水雨情,实现水雨情态势一屏掌控、一屏研判,有效支撑了旱情分析研判。“浙水好喝”通过城乡饮水保供预警监测智能模块建设,融合水源地信息、农业灌溉水量、城市水厂、工业自备水等多维数据,依托保供预测等模型,提升对旱情的感知、分析、评估能力,实现了对供水状况的实时监测、保供天数的精准预测、保供能力的科学研判,有效增强旱情风险防范主动性。同时,“浙水好喝”基于供水预警五色图管理,构建抗旱保供闭环处置机制,通过提前点对点发送预警,联动统管单位及时响应、提早处置,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浙里“九龙联动治水”综合应用-“浙水好喝”应用

  

  下一步工作安排

  今天下午,我们将召开全省水利系统抗旱保供水视频会议,全面部署水利抗旱保供工作。下一步,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确保旱区群众饮水安全、保障秋粮作物灌溉用水为目标,主动履职、全力以赴落实抗旱保供水各项举措。

  一是加强监测研判。继续密切关注旱情变化,做好土壤墒情、江河湖库水情监测工作,加强用水态势分析和旱情监测预报,与气象、农业、应急等部门积极会商,动态研判抗旱保供水形势,及时发布水利旱情预警,启动应急响应,采取应对措施。准确掌握供水紧张和饮水困难情况,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牢牢掌握抗旱工作的主动权。

   二是加强供水保障。把确保群众用水安全放在抗旱保供水工作的首位,重点关注偏远山区和海岛的供水保障,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引水管线、供水站和供水管网巡查和维护,确保引水、净水、供水设施设备运行安全。指导出现供水紧张、饮水困难的地区,加大抗旱投入,因地制宜采用打井、开渠、铺设引水管道、消防车送水等方式,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安全。

  三是做好用水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检视前阶段编制的抗旱预案、水库用水计划和农饮工程应急预案,统筹抓好供水与发电、灌溉、生态保障,确保预警与响应联动、响应与行动联动。组织灌区制定切实可行的灌区用水计划和灌溉方案,指导取水户细化取水计划安排,实现有序取水、错峰取水。特别是要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河道、后水库,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组织各类水库(水电站)细化优化调度运用计划。加强水库与水厂联动,根据蓄水情况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供水计划,保障供水安全、生产安全。

   四是强化水源管控。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流域区域,联合调度水利工程,实现抗旱水源的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根据旱情发展,继续做好跨区域引调水工作,加强沟通协调,严格执行水量分配计划,严重缺水地区实行定量限时供水,严控或停止高耗水工业、服务业等用水。严格落实轮灌、补水,实行“一把锄头”放水等节水措施,坚决防范发生用水纠纷。从严落实水源保护措施,不折不扣执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加大日常巡查频次,加强水源和管网水质监测,确保城乡供水水质安全。

  ● 五是强化应急处置。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要求,提前购置配备净水药剂、管道、水泵等抗旱物资设备,确保急需时拿得出、用得上。做好各类引水工程和提水设备巡查检查,提高检查频率和覆盖范围,做到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闭环处置,确保工程设施正常运行。对备用水源取水设施和管路,将开展一次全面检查,确保启用条件的完备。

  ● 六是警惕旱涝急转。当前,晴热高温持续,但我省仍处在主汛期,仍处在局地强降雨多发期,仍处在台风易发期,我们将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既要立足抗大旱、抗长旱,也要时刻警惕旱涝急转,尤其要警惕山洪灾害。近期四川、青海发生重大山洪灾害,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将充分吸取四川、青海等省份山洪灾害事件教训,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最后,我们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加大节约用水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做到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吃饭时少用一口碗,少换一个碟;喝水时自带水杯,坚持喝完瓶中最后一口水;洗澡时少洗半分钟等等,共同形成全社会珍惜水资源的良好氛围。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

  问答环节

  浙江日报记者:

  请问本次旱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何特点?

  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陈烨兴

  这个问题大家也非常关心。一个是今年本次旱情发生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长时间晴热高温少雨。今年的干旱有几个特点:一个晴热高温出现时间早。今年出梅时间早,6月26日就出梅了。出梅以后,7月10日开始我省很多地方连续5天出现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第二个特点是高温的日数破纪录。从6月26日以来,很多地方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日数破了同期的记录。第三是高温的度数破纪录。大家注意到,很多地方高温的度数破了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现在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长期晴热高温少雨,用水量、蒸发量加大。刚才施总已经通报了降水情况,我这里也掌握了高温情况下和非高温情况下的一组用水数据。初步统计,8月1日至8月20日,大中型水库蓄水量减少10.87亿立方米,也就是每天减少5400万立方米。没有出现高温之前,比如7月1日至10日,大中型水库蓄水量每天减少3100万立方米。这个差距非常明显。从蒸发量来看,我前几天到安吉县赋石水库,专门询问了水库蒸发量数据。出现高温前的4月~6月,水库库面每月的蒸发量在70毫米~80毫米之间。但一旦出现晴热高温,比如7月份,水库库面蒸发量马上就跃升到121.8毫米,蒸发量是原来的1.5倍。所以说晴热高温,来水少用水量大蒸发量大。

  二是供水与顶峰发电、农业灌溉之间的矛盾显现。晴热高温的时候,我们的用电量急剧增加,还有今年经“两非”整治后,今年双季稻种植面积较去年增加,8月-9月又是灌溉的高峰期,这两个因素叠加,某种程度上加重了抗旱保供水任务。

  三是全省区域间可供水量与供水需求不平衡。前阶段,浙西南地区一些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水库蓄水量明显高于浙东沿海及舟山群岛,但东部沿海人口、经济要素集中,用水需求量明显高于浙西地区,特别是舟山、湖州、宁波、绍兴等地大中型水库蓄水率不足60%。

  四是高温少雨天气下饮用水水质保障难度加大。高温天气下,水体溶解氧不断降低,特别是小型水库、山塘及流动性较差的溪沟、堰坝,随着水量的减少,水体流动性变差,自净能力变弱。这样给小型农村供水工程水质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五是离岛山区水源少,用水保证率低。部分小岛、山区农饮工程供水水源少,供水保证率偏低。如果继续久晴不雨,供水紧张状况将会更加严重,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我就报告这些,谢谢!

  浙江卫视记者:

  刚才提到部分以溪沟山涧水、山塘作为水源的分散供水工程已受到旱情影响,出现供水紧张情况,请问水利部门如何保障这些受影响人口的用水问题?未来有什么具体举措?

  省水利厅农水水电水保处处长王亚红

  首先非常感谢记者朋友对浙江省农村供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刚才施总提到,农村供水工程,特别是偏远山区单村、联村的供水工程,因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地形地势影响,部分以溪沟、山涧、山塘作为水源的供水工程,水源稳定性不高,受旱情影响较大。截至8月21日18时,全省有9个市、36个县(市、区)、281处供水工程受到旱情影响,供水对象有8.16万人,目前已全部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保障农村饮用水。其中,供水紧张的229个供水工程,涉及到249个村,共7.3万人,通过供水高峰期送水保障0.91万,启用应急水源保障1.84万,限时供水保障3.8万,打井取水保障0.74万;另外供水困难的52个供水工程、53个村,涉及人口0.86万,主要通过送水保障。

  目前,我们已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高度重视、压实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农村供水的抗旱保供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形势研判分析。我们现在把保障农村供水安全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压实农村供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同时进一步强化农村供水的县级统管。完善农村供水的应急预案,加强与气象、应急部门的会商,做好旱情监测以及水源地水量水质分析和研判。这里重点关注水源保证率比较低、水量不稳定的小型水库、山塘、溪沟、山涧水作为供水水源的工程,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二是加强监测,强化供水运维管理。进一步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引水管线、供水站和供水管网巡查和维护,及时掌握供水工程运行状况,同时,利用各级城乡供水数字化管理平台和省级“浙水好喝”应用平台,进行供水工程水源水量的监测、预判,对预判30天内可能出现供水紧张的供水工程,完善“一厂(站)一策”,提前建设应急供水水源,落实应急保供措施,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饮用水。

  三是积极主动,完善应急保供机制。各级统管单位提前做好药剂、管材、水泵、发电机、桶装水等相关物资储备,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对水源水量不足的供水区域,通过采用限时供水、启动应急备用水源、消防车送水等方式妥善处置。因旱造成停水或限制供水的,县级统管单位通过媒体公告、公众号发布、短信通知等方式,提前告知用水户做好储水等相关准备。

  四是强化监管,妥善回应群众诉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目前畅通了农村供水监督电话、监督邮箱以及“三服务”二维码等反馈渠道,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处置,县级统管单位加强服务保障,畅通24小时供水服务热线,及时排解群众用水难题,积极回应群众诉求,确保百姓饮水。排解百姓用水难题,积极回应百姓诉求。相关市县区做得非常不错,像淳安县,属于供水紧张、困难比较多的地方。他们目前已经成立农村饮用水抗旱指导组,分组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对供水工程集中大排查,对短期内可能出现断供的供水工程,因地制宜,精准制定“一点一策”,也就是一个供水点一个方案。目前,已增加临时水源抽水点有102处,新增水泵108台,架设电源线9.5千米,安装水源引水管道19.6千米,新增水井4口,寻找新水源53处。另外对23个乡镇公司已安排购置水箱、联系好消防车,做好旱期保供送水准备。

  此外,对于本次旱情发现的供水薄弱环节,将纳入2023年计划项目解决,不断补齐供水短板,持续实现“城乡同质饮水”。谢谢大家!

  中国新闻社记者:

  今年以来全社会用水情况如何?这种形势下如何节水?

  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副处长陈欣

  谢谢你的提问,也感谢关注我们的节水工作。今年1月至7月,全省总用水量98.3亿立方米,上半年用水量与去年同期持平。根据历年数据分析来看,7-9月,是我省农业灌溉用水高峰,生活和工业也处夏季高温期用水高峰,通常三季度用水量占全年用水总量约30%以上。特别是今年6月底以来,全省持续高温,用水量明显增长。7月份全省用水量18.25亿立方米,较上月环比增加16.9%。其中农业用水量9.4亿立方米,环比增加23.9%;工业用水量3.4亿立方米,环比增长8.7%,生活用水量4.9亿立方米,环比增长12.9%。预计8月份的用水量还可能有所增加,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坚持“节水优先”,重视、支持、主动参与节水。

  一是抓好取供用水全链条管理。各水源地工程管理部门要加强研判,要综合来水预测、可供水量和下游用水需求等因素,优化细化水源工程调度运行,以保生活保重点为首要目标,保证长期稳定供水。同时,加强备用水源地水量水质监测,做好备用水源地取水设施维护启用准备工作。各供水单位要制定落实应急供水方案,细化用水计划,必要时要灵活采取调压、限供、分时等手段,保证有序供水,实际有些地方已经开始采取相关措施;各用水主体要切实根据自身需求,落实节水措施,有序取水、错峰取水,总的来说要减轻管网供水压力。

  二是落实好分领域节水措施。农业生产领域当前要做好开源工作,充分利用溪流、河道和无供水任务山塘水库水源,减轻水源地水库山塘供水压力,当前也是灌溉高峰期,同时要科学精细化灌溉,杜绝长灌、漫灌;工业企业要根据供水形势,科学制定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时序。此外,要加大内部挖潜,进一步提高自身水资源重复利用水平。各企事业单位要切实落实日常节水措施,及时开展内部供水管线检查,维护更新用水设备,查漏堵漏,减少内部跑冒滴漏现象。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响应节水倡议,主动学习掌握运用日常节水技能,节约每一滴水资源。

  三是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各地节水办要组织发动群团、公益组织、社区学校和新闻媒体,开展节水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活动,普及节水知识,推广节水器具,积极传播爱水、惜水、节水理念,不断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广大市民要积极响应节水号召,主动学习掌握运用日常节水技能,节约每一滴水资源,引领形成全社会关心节水,人人践行节水的良好氛围,精打细算地用好水资源,应对当前旱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中国水利报记者:

  在此次旱情应对中,水利部门是如何做到科学调度,发挥水利工程的抗旱保供水作用?

  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陈烨兴

  抗旱保供水是我们水利部门一项重要的职责。刚才施总在发布的时候已经提到,我们调水的总原则,就是“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河道、后水库,先地表、后地下”。也就是说,先保障生活用水,然后再保障生产用水;先依靠本地水源,然后依靠外地水源;先用河道水,然后用水库水;先用地表水,然后用地下水。在具体调度过程中,重点是加强重大引调水工程的统筹。即区域流域一盘棋,运用好我们的水资源。特别是加强跟引水工程沿线各区县协调沟通,让他们一起支持配合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旱保供关键作用。出梅以来至8月21日,全省水利工程累计引调水20亿立方米,有力保障群众生活生产用水。以浙东引水工程为例,6月28日以来,已经累计引水1.59亿立方米,对于缓解绍兴、宁波、舟山用水紧张状况是非常有好处的。7月20日开始,衢州乌溪江引水工程向下游供水,已向龙游供水2200万立方米,向金华境内供水1600万立方米。我们将会继续关注这些重要的节点。

实录丨关于抗旱保供水 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稿源: 浙江水利       2022-08-24 09:09:26

  今年6月26日出梅以来,

  我省持续晴热高温少雨,

  部分地区旱情发展。

  当前我省水利抗旱保供水形势如何?

  城乡供水水源充足吗?

  水利部门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8月22日上午,

  省水利厅召开抗旱保供水

  工作新闻发布会,

  针对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

  一一作出回应。

  发 布 人:

  省水利厅总工程师   施俊跃

  省水利厅农水水电水保处处长   王亚红

  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   陈烨兴

  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副处长   陈  欣

  主 持 人:

  省水利信息宣传中心主任  李荣绩

  省水利厅总工程师施俊跃从形势分析、工作情况、下一步工作安排等三个方面通报水利抗旱保供水工作情况,并向大家发出节约用水倡议。

  省水利厅总工程师 施俊跃

  今年6月26日出梅以来,我省长期晴热高温少雨,多地高温天数、高温度数双双突破历史极值,水库蓄水率持续降低,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省委省政府和水利部十分关注抗旱保供水工作,主要领导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水利抗旱保供水有关情况。

  

  全省抗旱保供水形势

  近60天,全省降水量116.6毫米,创1954年有记录以来新低(低于1967年133.6毫米),比多年平均偏少68% 。各地市降雨量同期偏少47% ~79%,偏少幅度较大的有:舟山偏少79%,金华偏少74%,台州偏少73%,温州偏少73%,衢州偏少71%,温州市、金华市、衢州市、台州市、丽水市均创历史新低。各县市(区)降雨量同期偏少44% ~ 95%,偏少幅度较大的有:洞头偏少95%,玉环偏少92%,龙湾偏少92%,苍南偏少88%,嵊泗偏少86% 。

  截至今早8点,全省大中型水库当前蓄水总量246.86亿立方米(蓄水率75.5%),较同期偏少11.25亿立方米,其中新安江水库当前蓄水量141.73亿立方米(蓄水率79.4%),较同期偏少6.87亿立方米。

  截至今天早上8点,我省共发布水利旱情预警48个,其中黄色预警5个,蓝色预警43个。

  当前,我省抗旱保供水形势总体可控,全省可供水量101.44亿立方米,平均保供天数149天。从设区市来看,杭州、宁波、嘉兴等主城区水源相对稳定,供水充足,保供天数在180天以上。从县域来看,大部分县(市、区)水库蓄水保供天数在90天以上。但部分县(市、区)保供水压力较大,慈溪、庆元、苍南、岱山保供天数不足60天。

  金华市金兰水库

  农村供水方面,部分以溪沟山涧水、山塘作为水源的单村、联村农村供水工程已受到旱情影响。截至目前,供水影响人口8.16万人,其中供水紧张7.3万人,主要分布在乐清市、泰顺县、天台县、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婺城区、磐安县、缙云县等地;供水困难0.86万人,主要分布在临海市、仙居县、建德市、淳安县、苍南县等地。

  根据气象预报分析,汛期后期,我省气温仍将持续偏高。若无台风影响或没有区域性集中降雨,全省水库蓄水量将持续减少,旱情可能进一步扩散加重,浙中南的内陆地区有可能出现伏旱连秋旱的现象,届时用水形势将更加严峻。

  

  全省水利抗旱保供水工作情况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全省水利系统主动与气象、农业、建设、应急等部门加强研判,提前部署、主动监测、及时预警、科学调度,有力保障了全省生活生产用水总体平稳。主要开展的工作是:

   一是加强水利旱情监测预警。 密切关注降雨和水库蓄水情况,日前水利部门已实行旱情形势周会商制度,及时分析研判旱情发展态势,及时发布旱情预警。同时已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的通知》,对全省水利抗旱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密切关注旱情变化,全面检视抗旱预案,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确保群众用水安全。

  ● 二是科学调度水利工程。近年来,我省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增工程年供水能力23.2亿立方米,有力增强了抗旱保供的底气。今年出梅后,省水利厅即着手研究部署今夏可能遭遇高温少雨的对策措施,组织各地、各类水库(水电站)根据蓄水现状、供水对象用水需求以及未来旱情发展趋势,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河道、后水库,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开展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旱保供关键作用。出梅以来至8月21日,全省水利工程累计引调水20亿立方米,有力保障群众生活生产用水。

  浙东引水工程萧山枢纽

  各地纷纷发挥当地水利工程作用,宁波市充分发挥水库群联网联调及供水环网双网联调优势,有效利用江东水厂平衡东西线水源,提高城市供水保证率。义乌在全市域水厂管网大连通的基础上,实行全市水厂联网联供,通过域内南水北调和东水西输,有力确保了高峰期供水末端用水水压水量安全。台州市引水工程以长潭水库和在建的朱溪水库为水源地,目前三期供水量达10.6万立方米/日,台州市南部湾区引水工程供水量为8万立方米/日左右,有效保障台州湾新区和温岭等区域用水安全。

  ● 三是加强水资源节约力度。近年来,我省坚持“节水优先”,大力推进节水行动,取得实质成果。“十三五”期间,浙江省经济总量大幅增长,但是全省用水总量反向下降,从186.1亿立方米下降到166.4亿立方米;用水效率显著提升,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从43.4立方米下降到22.6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30.0立方米下降到13.3立方米,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从50.1立方米下降到48.7立方米,非常规水资源(包括污水处理回用、雨水利用、海水淡化等)再生利用从无到有,实现年利用量4.5亿立方米,相当于新建设7个大型水库,主要用水指标已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浙江以全国2.8%的年用水量,支撑起占全国6.4%的经济规模,这些节水成果在应对旱情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我们指导各地加大节水力度,充分发挥节水在抗旱保供水中的作用。

  ● 四是全力保障城乡供水。2018年~2020年,浙江省实施了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三年中,开展水厂(站)和水源工程建设7525项,农村饮用水达标人口新增1054万人,城乡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由80%提升至90%以上,形成城市供水县域为主、乡镇局域为辅、单村供水为补的三级供水网络体系,基本实现城乡同质饮水,基本实现了以县域为单位的统一专业化管理,农村供水工程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在此次应对高温旱情中,这些农村供水工程和统管机制发挥积极作用。针对部分以溪沟山涧水、山塘作为水源的农村供水工程用水紧张情况,各地统管单位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通过供水高峰期补水、启用应急水源、限时供水、打井取水、送水等方式,保障供水安全。

  淳安县农村饮用水管理有限公司运维人员安装应急水管

  ● 五是发挥数字化改革作用。在应对今年旱情过程中,水利数字化改革成果——浙里“九龙联动治水”综合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浙水安全”集成了省内水文、气象、新安江上游安徽境内和上海、江苏太湖周边1.3万个水雨情测站信息,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监测水雨情,实现水雨情态势一屏掌控、一屏研判,有效支撑了旱情分析研判。“浙水好喝”通过城乡饮水保供预警监测智能模块建设,融合水源地信息、农业灌溉水量、城市水厂、工业自备水等多维数据,依托保供预测等模型,提升对旱情的感知、分析、评估能力,实现了对供水状况的实时监测、保供天数的精准预测、保供能力的科学研判,有效增强旱情风险防范主动性。同时,“浙水好喝”基于供水预警五色图管理,构建抗旱保供闭环处置机制,通过提前点对点发送预警,联动统管单位及时响应、提早处置,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浙里“九龙联动治水”综合应用-“浙水好喝”应用

  

  下一步工作安排

  今天下午,我们将召开全省水利系统抗旱保供水视频会议,全面部署水利抗旱保供工作。下一步,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确保旱区群众饮水安全、保障秋粮作物灌溉用水为目标,主动履职、全力以赴落实抗旱保供水各项举措。

  一是加强监测研判。继续密切关注旱情变化,做好土壤墒情、江河湖库水情监测工作,加强用水态势分析和旱情监测预报,与气象、农业、应急等部门积极会商,动态研判抗旱保供水形势,及时发布水利旱情预警,启动应急响应,采取应对措施。准确掌握供水紧张和饮水困难情况,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牢牢掌握抗旱工作的主动权。

   二是加强供水保障。把确保群众用水安全放在抗旱保供水工作的首位,重点关注偏远山区和海岛的供水保障,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引水管线、供水站和供水管网巡查和维护,确保引水、净水、供水设施设备运行安全。指导出现供水紧张、饮水困难的地区,加大抗旱投入,因地制宜采用打井、开渠、铺设引水管道、消防车送水等方式,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安全。

  三是做好用水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检视前阶段编制的抗旱预案、水库用水计划和农饮工程应急预案,统筹抓好供水与发电、灌溉、生态保障,确保预警与响应联动、响应与行动联动。组织灌区制定切实可行的灌区用水计划和灌溉方案,指导取水户细化取水计划安排,实现有序取水、错峰取水。特别是要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河道、后水库,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组织各类水库(水电站)细化优化调度运用计划。加强水库与水厂联动,根据蓄水情况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供水计划,保障供水安全、生产安全。

   四是强化水源管控。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流域区域,联合调度水利工程,实现抗旱水源的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根据旱情发展,继续做好跨区域引调水工作,加强沟通协调,严格执行水量分配计划,严重缺水地区实行定量限时供水,严控或停止高耗水工业、服务业等用水。严格落实轮灌、补水,实行“一把锄头”放水等节水措施,坚决防范发生用水纠纷。从严落实水源保护措施,不折不扣执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加大日常巡查频次,加强水源和管网水质监测,确保城乡供水水质安全。

  ● 五是强化应急处置。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要求,提前购置配备净水药剂、管道、水泵等抗旱物资设备,确保急需时拿得出、用得上。做好各类引水工程和提水设备巡查检查,提高检查频率和覆盖范围,做到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闭环处置,确保工程设施正常运行。对备用水源取水设施和管路,将开展一次全面检查,确保启用条件的完备。

  ● 六是警惕旱涝急转。当前,晴热高温持续,但我省仍处在主汛期,仍处在局地强降雨多发期,仍处在台风易发期,我们将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既要立足抗大旱、抗长旱,也要时刻警惕旱涝急转,尤其要警惕山洪灾害。近期四川、青海发生重大山洪灾害,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将充分吸取四川、青海等省份山洪灾害事件教训,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最后,我们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加大节约用水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做到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吃饭时少用一口碗,少换一个碟;喝水时自带水杯,坚持喝完瓶中最后一口水;洗澡时少洗半分钟等等,共同形成全社会珍惜水资源的良好氛围。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

  问答环节

  浙江日报记者:

  请问本次旱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何特点?

  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陈烨兴

  这个问题大家也非常关心。一个是今年本次旱情发生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长时间晴热高温少雨。今年的干旱有几个特点:一个晴热高温出现时间早。今年出梅时间早,6月26日就出梅了。出梅以后,7月10日开始我省很多地方连续5天出现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第二个特点是高温的日数破纪录。从6月26日以来,很多地方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日数破了同期的记录。第三是高温的度数破纪录。大家注意到,很多地方高温的度数破了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现在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长期晴热高温少雨,用水量、蒸发量加大。刚才施总已经通报了降水情况,我这里也掌握了高温情况下和非高温情况下的一组用水数据。初步统计,8月1日至8月20日,大中型水库蓄水量减少10.87亿立方米,也就是每天减少5400万立方米。没有出现高温之前,比如7月1日至10日,大中型水库蓄水量每天减少3100万立方米。这个差距非常明显。从蒸发量来看,我前几天到安吉县赋石水库,专门询问了水库蒸发量数据。出现高温前的4月~6月,水库库面每月的蒸发量在70毫米~80毫米之间。但一旦出现晴热高温,比如7月份,水库库面蒸发量马上就跃升到121.8毫米,蒸发量是原来的1.5倍。所以说晴热高温,来水少用水量大蒸发量大。

  二是供水与顶峰发电、农业灌溉之间的矛盾显现。晴热高温的时候,我们的用电量急剧增加,还有今年经“两非”整治后,今年双季稻种植面积较去年增加,8月-9月又是灌溉的高峰期,这两个因素叠加,某种程度上加重了抗旱保供水任务。

  三是全省区域间可供水量与供水需求不平衡。前阶段,浙西南地区一些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水库蓄水量明显高于浙东沿海及舟山群岛,但东部沿海人口、经济要素集中,用水需求量明显高于浙西地区,特别是舟山、湖州、宁波、绍兴等地大中型水库蓄水率不足60%。

  四是高温少雨天气下饮用水水质保障难度加大。高温天气下,水体溶解氧不断降低,特别是小型水库、山塘及流动性较差的溪沟、堰坝,随着水量的减少,水体流动性变差,自净能力变弱。这样给小型农村供水工程水质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五是离岛山区水源少,用水保证率低。部分小岛、山区农饮工程供水水源少,供水保证率偏低。如果继续久晴不雨,供水紧张状况将会更加严重,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我就报告这些,谢谢!

  浙江卫视记者:

  刚才提到部分以溪沟山涧水、山塘作为水源的分散供水工程已受到旱情影响,出现供水紧张情况,请问水利部门如何保障这些受影响人口的用水问题?未来有什么具体举措?

  省水利厅农水水电水保处处长王亚红

  首先非常感谢记者朋友对浙江省农村供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刚才施总提到,农村供水工程,特别是偏远山区单村、联村的供水工程,因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地形地势影响,部分以溪沟、山涧、山塘作为水源的供水工程,水源稳定性不高,受旱情影响较大。截至8月21日18时,全省有9个市、36个县(市、区)、281处供水工程受到旱情影响,供水对象有8.16万人,目前已全部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保障农村饮用水。其中,供水紧张的229个供水工程,涉及到249个村,共7.3万人,通过供水高峰期送水保障0.91万,启用应急水源保障1.84万,限时供水保障3.8万,打井取水保障0.74万;另外供水困难的52个供水工程、53个村,涉及人口0.86万,主要通过送水保障。

  目前,我们已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高度重视、压实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农村供水的抗旱保供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形势研判分析。我们现在把保障农村供水安全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压实农村供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同时进一步强化农村供水的县级统管。完善农村供水的应急预案,加强与气象、应急部门的会商,做好旱情监测以及水源地水量水质分析和研判。这里重点关注水源保证率比较低、水量不稳定的小型水库、山塘、溪沟、山涧水作为供水水源的工程,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二是加强监测,强化供水运维管理。进一步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引水管线、供水站和供水管网巡查和维护,及时掌握供水工程运行状况,同时,利用各级城乡供水数字化管理平台和省级“浙水好喝”应用平台,进行供水工程水源水量的监测、预判,对预判30天内可能出现供水紧张的供水工程,完善“一厂(站)一策”,提前建设应急供水水源,落实应急保供措施,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饮用水。

  三是积极主动,完善应急保供机制。各级统管单位提前做好药剂、管材、水泵、发电机、桶装水等相关物资储备,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对水源水量不足的供水区域,通过采用限时供水、启动应急备用水源、消防车送水等方式妥善处置。因旱造成停水或限制供水的,县级统管单位通过媒体公告、公众号发布、短信通知等方式,提前告知用水户做好储水等相关准备。

  四是强化监管,妥善回应群众诉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目前畅通了农村供水监督电话、监督邮箱以及“三服务”二维码等反馈渠道,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处置,县级统管单位加强服务保障,畅通24小时供水服务热线,及时排解群众用水难题,积极回应群众诉求,确保百姓饮水。排解百姓用水难题,积极回应百姓诉求。相关市县区做得非常不错,像淳安县,属于供水紧张、困难比较多的地方。他们目前已经成立农村饮用水抗旱指导组,分组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对供水工程集中大排查,对短期内可能出现断供的供水工程,因地制宜,精准制定“一点一策”,也就是一个供水点一个方案。目前,已增加临时水源抽水点有102处,新增水泵108台,架设电源线9.5千米,安装水源引水管道19.6千米,新增水井4口,寻找新水源53处。另外对23个乡镇公司已安排购置水箱、联系好消防车,做好旱期保供送水准备。

  此外,对于本次旱情发现的供水薄弱环节,将纳入2023年计划项目解决,不断补齐供水短板,持续实现“城乡同质饮水”。谢谢大家!

  中国新闻社记者:

  今年以来全社会用水情况如何?这种形势下如何节水?

  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副处长陈欣

  谢谢你的提问,也感谢关注我们的节水工作。今年1月至7月,全省总用水量98.3亿立方米,上半年用水量与去年同期持平。根据历年数据分析来看,7-9月,是我省农业灌溉用水高峰,生活和工业也处夏季高温期用水高峰,通常三季度用水量占全年用水总量约30%以上。特别是今年6月底以来,全省持续高温,用水量明显增长。7月份全省用水量18.25亿立方米,较上月环比增加16.9%。其中农业用水量9.4亿立方米,环比增加23.9%;工业用水量3.4亿立方米,环比增长8.7%,生活用水量4.9亿立方米,环比增长12.9%。预计8月份的用水量还可能有所增加,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坚持“节水优先”,重视、支持、主动参与节水。

  一是抓好取供用水全链条管理。各水源地工程管理部门要加强研判,要综合来水预测、可供水量和下游用水需求等因素,优化细化水源工程调度运行,以保生活保重点为首要目标,保证长期稳定供水。同时,加强备用水源地水量水质监测,做好备用水源地取水设施维护启用准备工作。各供水单位要制定落实应急供水方案,细化用水计划,必要时要灵活采取调压、限供、分时等手段,保证有序供水,实际有些地方已经开始采取相关措施;各用水主体要切实根据自身需求,落实节水措施,有序取水、错峰取水,总的来说要减轻管网供水压力。

  二是落实好分领域节水措施。农业生产领域当前要做好开源工作,充分利用溪流、河道和无供水任务山塘水库水源,减轻水源地水库山塘供水压力,当前也是灌溉高峰期,同时要科学精细化灌溉,杜绝长灌、漫灌;工业企业要根据供水形势,科学制定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时序。此外,要加大内部挖潜,进一步提高自身水资源重复利用水平。各企事业单位要切实落实日常节水措施,及时开展内部供水管线检查,维护更新用水设备,查漏堵漏,减少内部跑冒滴漏现象。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响应节水倡议,主动学习掌握运用日常节水技能,节约每一滴水资源。

  三是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各地节水办要组织发动群团、公益组织、社区学校和新闻媒体,开展节水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活动,普及节水知识,推广节水器具,积极传播爱水、惜水、节水理念,不断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广大市民要积极响应节水号召,主动学习掌握运用日常节水技能,节约每一滴水资源,引领形成全社会关心节水,人人践行节水的良好氛围,精打细算地用好水资源,应对当前旱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中国水利报记者:

  在此次旱情应对中,水利部门是如何做到科学调度,发挥水利工程的抗旱保供水作用?

  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陈烨兴

  抗旱保供水是我们水利部门一项重要的职责。刚才施总在发布的时候已经提到,我们调水的总原则,就是“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河道、后水库,先地表、后地下”。也就是说,先保障生活用水,然后再保障生产用水;先依靠本地水源,然后依靠外地水源;先用河道水,然后用水库水;先用地表水,然后用地下水。在具体调度过程中,重点是加强重大引调水工程的统筹。即区域流域一盘棋,运用好我们的水资源。特别是加强跟引水工程沿线各区县协调沟通,让他们一起支持配合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旱保供关键作用。出梅以来至8月21日,全省水利工程累计引调水20亿立方米,有力保障群众生活生产用水。以浙东引水工程为例,6月28日以来,已经累计引水1.59亿立方米,对于缓解绍兴、宁波、舟山用水紧张状况是非常有好处的。7月20日开始,衢州乌溪江引水工程向下游供水,已向龙游供水2200万立方米,向金华境内供水1600万立方米。我们将会继续关注这些重要的节点。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1-2019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