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宁波热点  >  五水共治  >  工作简报
宁波五水共治工作简报2022年第7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7-22 11:23:00

第7期(总第339期)

宁波市美丽宁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五水共治”办公室 编

  智能治水专辑

  ●江北区“北斗+AI遥感”赋能智慧治水

  ●北仑区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 推动水环境智能监管

  ●奉化区深化数字化改革 推进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江北区“北斗+AI遥感”赋能智慧治水

  江北区以“遥感预警、精准溯源、全面管控”为核心,探索“北斗+AI遥感”技术在河湖监管工作中的实战应用,推进区域水生态治理整体智治。

  一是监测预警,确保问题发现及时化。启动“江北区河湖遥感动态监管项目”,开展河湖遥感巡检,将无人机巡查和人工复核相结合,对江北区34个街道级以上河道卡点排查摸底,辅助开展河湖岸线改造、防汛期间临时坝基/围堰整治等工作,实现全区河湖“四乱”问题图斑提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累计发现问题图斑322个。

  二是平台管控,实现问题溯源精准化。基于卫星获取的遥感影像,将涉水问题推送至水质与监管智慧平台,建立“信息监管-问题交办-数据分析”闭环系统,掌握全域水质、各类断面水质变化、重点河道交接断面等指标,实现问题发现到问题处置的全过程管控。利用“一张图”精准问题溯源,对管辖河道水质、排口等信息“一目了然”,为涉水问题溯源、零直排工程实施等提供数据支撑。

  三是多方联动,实现问题管控全面化。通过智慧河长平台分别为区内水利、环保、农业农村和各乡镇街道建立用户角色,建立了一套横跨各局委办、纵联街道乡镇的业务流转协同处置体系,实现涉水问题在线闭环管理。以二维技术全面展现区域水体水质变化与污染源削减的成果,今年以来,江北区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受纳水体—入河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单元”体系,展现全域数字化管网一张图。〔江北区治水办(河长办)〕

  北仑区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

  推动水环境智能监管

  北仑区以建设数字河道、搭建数字管网、强化数字监控为载体,构建“监测、分析、管理”一体化治理体系,推动全域水环境智能监管。

  一是全覆盖监测,织密水域防护网。启用无人船、无人机定期对河湖(水库)和河岸环境情况进行巡查反馈。针对重点流域排水口相对应的管网上游窨井位置,安装井内低功耗水质监测设备,实现对排水管网排口水质实时在线监测和预警。今年以来,出动无人机、无人船86次,发现并整改各类涉水问题126个。

  二是全手段分析,锁定问题根源点。通过无人船自身搭载的水质分析设备,对河道断面和排口周边区域水质进行水质实时分析,框定污染范围,为精准治理提供技术支撑。截至目前,全区12个区控以上断面水质和9条入海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水标准,达标率和优良率均为100%。

  三是全方位管理,打造闭环管理链。投资400万元建成水环境在线智能监控系统,整合监测网、河网、管网、排口四张图,将无人机、无人船、物联网等设备数据同步到平台,设置“问题上报、任务分派、处置回复”网格化运转流程,形成河湖监管、问题排查、综合分析等工作的有效闭环管理链。〔北仑区治水办(河长办)〕

  奉化区深化数字化改革

  推进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奉化区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要手段,摸清排水管网“家底”,通过“3展示+8应用+1移动”,实现对排水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一是集成三舱展示,提升决策质效。将排水设施资产统计、物联网监测设备、排水户分布等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集成于“一张图”,建成辅助决策的领导驾驶舱、管理市政排水的管网驾驶舱、管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农污驾驶舱,实现全区650公里管网、12个雨污泵站、3座污水处理厂、335个农污设施等排水设施的数字化管理,为运行调度、防汛防涝、应急指挥等提供决策支持。

  二是搭建应用模块,开启数据代跑。通过排水调度、管网养护、三维管线、农污运维、外业巡检、管网应用、管网工程和设备维修等8个各具功能的应用模块,结合7台流量计、54个液位仪、13台水质在线监测设备、100个智能井盖等物联网设备,更加直观地反映区域内管网拓扑关系,梳理概化管网数据,实时监测,更好地支持数据分析诊断工作,节约人力提高效率。

  三是运行“奉化排水”,构建闭环机制。利用“奉化排水”移动端app与web端数据互联统一,实现随时随地进行资产数据查询、监测数据查看、维养工单处理等场景运用,创建不同权限的账号,形成“发现、上报、派单、处置、完工”问题闭环。依托该app,在试运行阶段共处置应急事件212个,派发巡检、维养等任务792件。〔奉化区治水办(河长办)〕

宁波五水共治工作简报2022年第7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7-22 11:23:00

第7期(总第339期)

宁波市美丽宁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五水共治”办公室 编

  智能治水专辑

  ●江北区“北斗+AI遥感”赋能智慧治水

  ●北仑区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 推动水环境智能监管

  ●奉化区深化数字化改革 推进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江北区“北斗+AI遥感”赋能智慧治水

  江北区以“遥感预警、精准溯源、全面管控”为核心,探索“北斗+AI遥感”技术在河湖监管工作中的实战应用,推进区域水生态治理整体智治。

  一是监测预警,确保问题发现及时化。启动“江北区河湖遥感动态监管项目”,开展河湖遥感巡检,将无人机巡查和人工复核相结合,对江北区34个街道级以上河道卡点排查摸底,辅助开展河湖岸线改造、防汛期间临时坝基/围堰整治等工作,实现全区河湖“四乱”问题图斑提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累计发现问题图斑322个。

  二是平台管控,实现问题溯源精准化。基于卫星获取的遥感影像,将涉水问题推送至水质与监管智慧平台,建立“信息监管-问题交办-数据分析”闭环系统,掌握全域水质、各类断面水质变化、重点河道交接断面等指标,实现问题发现到问题处置的全过程管控。利用“一张图”精准问题溯源,对管辖河道水质、排口等信息“一目了然”,为涉水问题溯源、零直排工程实施等提供数据支撑。

  三是多方联动,实现问题管控全面化。通过智慧河长平台分别为区内水利、环保、农业农村和各乡镇街道建立用户角色,建立了一套横跨各局委办、纵联街道乡镇的业务流转协同处置体系,实现涉水问题在线闭环管理。以二维技术全面展现区域水体水质变化与污染源削减的成果,今年以来,江北区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受纳水体—入河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单元”体系,展现全域数字化管网一张图。〔江北区治水办(河长办)〕

  北仑区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

  推动水环境智能监管

  北仑区以建设数字河道、搭建数字管网、强化数字监控为载体,构建“监测、分析、管理”一体化治理体系,推动全域水环境智能监管。

  一是全覆盖监测,织密水域防护网。启用无人船、无人机定期对河湖(水库)和河岸环境情况进行巡查反馈。针对重点流域排水口相对应的管网上游窨井位置,安装井内低功耗水质监测设备,实现对排水管网排口水质实时在线监测和预警。今年以来,出动无人机、无人船86次,发现并整改各类涉水问题126个。

  二是全手段分析,锁定问题根源点。通过无人船自身搭载的水质分析设备,对河道断面和排口周边区域水质进行水质实时分析,框定污染范围,为精准治理提供技术支撑。截至目前,全区12个区控以上断面水质和9条入海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水标准,达标率和优良率均为100%。

  三是全方位管理,打造闭环管理链。投资400万元建成水环境在线智能监控系统,整合监测网、河网、管网、排口四张图,将无人机、无人船、物联网等设备数据同步到平台,设置“问题上报、任务分派、处置回复”网格化运转流程,形成河湖监管、问题排查、综合分析等工作的有效闭环管理链。〔北仑区治水办(河长办)〕

  奉化区深化数字化改革

  推进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奉化区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要手段,摸清排水管网“家底”,通过“3展示+8应用+1移动”,实现对排水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一是集成三舱展示,提升决策质效。将排水设施资产统计、物联网监测设备、排水户分布等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集成于“一张图”,建成辅助决策的领导驾驶舱、管理市政排水的管网驾驶舱、管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农污驾驶舱,实现全区650公里管网、12个雨污泵站、3座污水处理厂、335个农污设施等排水设施的数字化管理,为运行调度、防汛防涝、应急指挥等提供决策支持。

  二是搭建应用模块,开启数据代跑。通过排水调度、管网养护、三维管线、农污运维、外业巡检、管网应用、管网工程和设备维修等8个各具功能的应用模块,结合7台流量计、54个液位仪、13台水质在线监测设备、100个智能井盖等物联网设备,更加直观地反映区域内管网拓扑关系,梳理概化管网数据,实时监测,更好地支持数据分析诊断工作,节约人力提高效率。

  三是运行“奉化排水”,构建闭环机制。利用“奉化排水”移动端app与web端数据互联统一,实现随时随地进行资产数据查询、监测数据查看、维养工单处理等场景运用,创建不同权限的账号,形成“发现、上报、派单、处置、完工”问题闭环。依托该app,在试运行阶段共处置应急事件212个,派发巡检、维养等任务792件。〔奉化区治水办(河长办)〕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1-2019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