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宁波热点  >  五水共治  >  工作简报
宁波五水共治工作简报2022年第4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5-13 16:36:00

第4期(总第336期)

宁波市美丽宁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五水共治”办公室 编

  综合治水专辑

  ●江北区未雨绸缪 “三强化”筑牢防汛安全墙

  ●海曙区数智赋能 完成汛情监测预警体系升级改造

  ●鄞州区“四管齐下”推进防汛备汛工作

  ●奉化区织牢 “三张网” 全力打好防汛备汛“主动仗”

  ●慈溪市三措并举 确保平稳度汛

  江北区未雨绸缪 “三强化”筑牢防汛安全墙

  江北区坚持防汛工作早安排、强部署、重落实,扎实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筑牢防汛安全屏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是以综合性检查为手段,强化防汛基础巩固。采用自查、抽查、复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汛前大检查。全面检查辖区内水库、山塘、堤防、水闸、闸站等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状况,重点关注存在安全风险的水利设施的运行和风险管控情况,确保查严、查细、查实。今年汛前检查累计出动348人次,检查水利设施171处,检查在建水利工程7处,低洼易涝点30处,共发现隐患5处,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

  二是以联动式调配为部署,强化防汛物资储备。自4月15日起,启动24小时防汛值班值守机制,全区防汛抗旱工作进入战时状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对《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明确水旱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和应急工作组成员及任务职责;印发《关于2022年水库、中型水闸、泵站控制运用计划的核定意见》,确保全区重要水利设施分级管理和统一调度落到实处;确保物资配备充足,全区共储备麻袋类10.8万条、救生器材227套、冲锋舟等舟类38艘、发电机移动水泵类机具30台、雨衣雨鞋200余套、照明及通讯报警类器具250余件、挖机等抢险工具设备4辆。

  三是以智慧化监测为保障,强化防汛隐患排查。做好监测预警设施设备和智慧水利平台的调试维护,对现有的328路视频监控运行和接入情况进行了检查,修复部分视频监控无法查看的问题。完成天水闸、姚江城防工程、姚江堤防试验段等工程安全鉴定及英雄、毛力水库隐患治理,“烟花”台风水毁修复工程已完工90%。全区姚江堤防、慈江堤防及沿线水闸泵站等重要水利设施实行第三方专业单位运行与维护,确保每一个隐患和整改处置措施“一对一”对应,实时动态销号。〔江北区治水办(河长办)〕

  海曙区数智赋能

  完成汛情监测预警体系升级改造

  为进一步提升汛情信息准确度、预警及时性,海曙区以汛情监测预警体系为切口,运用AI数字化技术和多设备联动技术对该体系进行全面升级,有效提高汛情监测效果和灾害预警能力,为防汛防台工作提供硬核支持。    

  一是擦亮“眼睛”,提升感知能力。对全区防汛监控进行逐一排查,将48个到达服务年限的老旧探头更换为AI高清摄像头,目前全区400余个防汛监控已实现AI高清化全覆盖,将视频清晰度从原先的流畅提高至高清,可视距离从老旧探头的约150米大幅增加至约250米,便于工作人员更直观地观察水量变化,更精准地做出灾害情况判断,同时也为后期基于图像变化智能分析汛情做好准备。

  二是集成“神经”,提升预警水平。运用数字化IP网络技术关联雨量监测和预警播报两套设备,一旦雨量监测达到山洪灾害预警阀值,预警信息便会自动同步发送给山洪灾害预警责任人和现场报警设备,及时通知危险区范围内的人员采取紧急避险措施。同时,配合灾害点位防汛视频监控,印证确认山洪灾害现场破坏程度,为精准投入救灾力量提供数据支持。目前现有19个山洪监测点位已全部完成多设备联动升级,实现密集区域现场预警有效半径达100米,空旷区域现场预警有效半径可达150米,进一步强化了山洪预警能力。

  三是强化“大脑”,稳固系统保障。引入基于AI图像识别技术的数字员工“大禹”,替代原先一天三次的监控故障人工排查,做到每隔5分钟自动登录防汛视频监控平台检查每个摄像头的工作情况,2分钟内便可完成全区全部防汛摄像头的故障排查,并同步将故障信息通过短信自动发送给工作人员,告知其尽快修复。“大禹”的投用将监控故障发现时间从原先的平均2小时缩短到5分钟,故障修复时间从原先的平均24小时缩短到6小时,极大地保障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完整运行,“大禹”投用以来已累计排查处置故障100余起。〔海曙区治水办(河长办)〕

  鄞州区“四管齐下”推进防汛备汛工作

  面对今年水旱灾害防御新形势新要求,鄞州区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防范”的工作方针,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严格落实水旱灾害防御责任,确保全区安全度汛。

  一是紧抓汛前检查,全面消除安全度汛隐患。建立水利工程防汛安全责任体系和各类涉水工程安全度汛责任制,按照“大范围检查、全方位覆盖、不留一处盲点死角”的排查要求,3月份已完成两轮防汛自查及重要行洪河道、水库山塘防汛工作,共出动1742人次、检查各类水工程575处。

  二是紧抓基础投入,不断提升洪涝防御能力。加快沿江强排能力建设,提升骨干河道行洪能力,加快推进楝树港泵站(排量40立方米/秒)、新杨木碶工程(排量128立方米/秒)的建设,二者预计都可在今年主汛期投入使用。针对在“烟花”台风超标准潮位时暴露出的堤防隐患,主汛期前完成奉化江、甬江堤防(杭甬高速-常洪隧道段)共计7.86公里不达标段堤防应急加高,将全线堤顶高程加高至4.13米,同时达到4.63米防御高程。

  三是紧抓内涝治理,注重强化应急能力建设。今年已完成排水管网检测120公里、清淤400公里。制定全区80个易涝积水点风险图、排涝对策图和抢险力量布防图。加快印象城周边雨污水管网修复项目前期进度,尽快修复商圈7.3公里管网393处病害,破解印象城商圈积水难题。抓紧推进3座高风险下穿通道应急改造,通过在下穿泵站内新建固定永磁泵,增加总计约3000立方米/秒强排能力,确保在主汛期前投用。

  四是紧抓监测预警,增强应急预测预警能力。加强对监测预警相关业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分批完成辖区内94处监测站和甬新河、沿山干河2个输水隧道等共计182个视频监控的维护保养。并计划于5月10日前完成阻水严重的违法违规建筑物、构筑物等突出问题清理整治。同时,强化多部门工作联动,增强防汛应急处置能力。〔鄞州区治水办(河长办)〕

  奉化区织牢 “三张网”

  全力打好防汛备汛“主动仗”

  今年以来,奉化区立足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实际,通过织密织牢“三张网”,早动员、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周密安排,重点防范,全力打好防汛备汛“主动仗”,坚决筑牢人民安全防线。

  一是提早部署,织紧“责任网”。第一时间成立水旱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防汛责任人。落实以行政首长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全区87座小型水库、349座注册山塘、10座海塘、43座水闸、2座闸站、33座农村小水电站、42段堤防“三个责任人”全部落实到位,7个镇(街道)的69处小流域山洪灾害责任人、预警员明确到人,并在主流媒体公示。

  二是严密排查,织密“整改网”。2月末下发《关于开展2022年度水旱灾害防御汛前大检查的通知》,督促各镇(街道)、水利工程运行及建设单位开展汛前自查。3月初,派出5个检查指导组分赴12个镇(街道),对全区防汛准备工作、水工程安全运行、工程安全度汛、监测预警体系、水利工程风险隐患及“短板”整改落实等进行全面检查。截至目前,共梳理发现水旱灾害风险35处,向责任单位下发整改反馈意见13份,已实现隐患整改闭环率100%。

  三是多点检测,织牢“预警网”。依托山洪小流域预警能力提升项目,强化基层防御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有135个水雨情遥测站点和44个小流域山洪水位预警站点,均已配备第三方专员维护。同时,进一步优化现有智慧水利系统,在考虑小流域当前土壤干湿程度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小流域山洪灾害预报模型构建,实现将“监测预警”提升到“预报预警”。〔奉化区治水办(河长办)〕

  慈溪市三措并举 确保平稳度汛

  慈溪市坚持底线思维,防为主、防为上,在入汛前加紧部署防汛措施,“精、早、实”多措并举,开展各项汛前准备工作,全力构筑汛期安全屏障。

  一是精准研判梳清汛情,做到心中有数。全面分析慈溪全市水文信息数据,检修水文测报设施,完善健全水雨情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及工作机制。今年以来慈溪市降雨量、降雨日数均较常年明显偏多,前三个月平均降雨量达407毫米。截至4月15日,沿山水库蓄水量5160万立方米,占汛控库容的68.7%。受双拉尼娜事件影响,今年汛期气候趋势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预计影响本地的台风个数较常年偏多,局地对流灾害较重。

  二是及早开展隐患排查,全面补齐漏洞。从2月下旬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汛前安全大检查,通过“基层自查+局级检查”方式,对水利设施和在建水利工程进行细致排摸,重点关注受去年“烟花”台风影响的水毁项目,对风险隐患实行清单化、销号式闭环管理,落实专项资金开展病险水库山塘整治与海闸维修加固工程,针对妨碍河道行洪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敦促各责任单位拆除阻水围堰,保证排涝畅通。截至目前,共检查96处水利防御情况,对发现的隐患已全部整改或落实管控,受“烟花”台风影响的水毁工程修复已完成80%。

  三是压实责任细化预案,健全防御体系。完善防汛工作预案,落实重要水利工程安全责任人,明确相关职责,压紧压实安全责任,强化固化责任意识,倡议3家水利施工企业各自组建防汛应急抢险队伍。截至目前,已落实全市水库、海塘、水闸、泵站、山塘等重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责任人104人,制订各类应急工作预案46个,全市6处重要在建水利工程已全部编订度汛方案。〔慈溪市治水办(河长办)〕

宁波五水共治工作简报2022年第4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5-13 16:36:00

第4期(总第336期)

宁波市美丽宁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五水共治”办公室 编

  综合治水专辑

  ●江北区未雨绸缪 “三强化”筑牢防汛安全墙

  ●海曙区数智赋能 完成汛情监测预警体系升级改造

  ●鄞州区“四管齐下”推进防汛备汛工作

  ●奉化区织牢 “三张网” 全力打好防汛备汛“主动仗”

  ●慈溪市三措并举 确保平稳度汛

  江北区未雨绸缪 “三强化”筑牢防汛安全墙

  江北区坚持防汛工作早安排、强部署、重落实,扎实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筑牢防汛安全屏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是以综合性检查为手段,强化防汛基础巩固。采用自查、抽查、复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汛前大检查。全面检查辖区内水库、山塘、堤防、水闸、闸站等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状况,重点关注存在安全风险的水利设施的运行和风险管控情况,确保查严、查细、查实。今年汛前检查累计出动348人次,检查水利设施171处,检查在建水利工程7处,低洼易涝点30处,共发现隐患5处,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

  二是以联动式调配为部署,强化防汛物资储备。自4月15日起,启动24小时防汛值班值守机制,全区防汛抗旱工作进入战时状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对《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明确水旱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和应急工作组成员及任务职责;印发《关于2022年水库、中型水闸、泵站控制运用计划的核定意见》,确保全区重要水利设施分级管理和统一调度落到实处;确保物资配备充足,全区共储备麻袋类10.8万条、救生器材227套、冲锋舟等舟类38艘、发电机移动水泵类机具30台、雨衣雨鞋200余套、照明及通讯报警类器具250余件、挖机等抢险工具设备4辆。

  三是以智慧化监测为保障,强化防汛隐患排查。做好监测预警设施设备和智慧水利平台的调试维护,对现有的328路视频监控运行和接入情况进行了检查,修复部分视频监控无法查看的问题。完成天水闸、姚江城防工程、姚江堤防试验段等工程安全鉴定及英雄、毛力水库隐患治理,“烟花”台风水毁修复工程已完工90%。全区姚江堤防、慈江堤防及沿线水闸泵站等重要水利设施实行第三方专业单位运行与维护,确保每一个隐患和整改处置措施“一对一”对应,实时动态销号。〔江北区治水办(河长办)〕

  海曙区数智赋能

  完成汛情监测预警体系升级改造

  为进一步提升汛情信息准确度、预警及时性,海曙区以汛情监测预警体系为切口,运用AI数字化技术和多设备联动技术对该体系进行全面升级,有效提高汛情监测效果和灾害预警能力,为防汛防台工作提供硬核支持。    

  一是擦亮“眼睛”,提升感知能力。对全区防汛监控进行逐一排查,将48个到达服务年限的老旧探头更换为AI高清摄像头,目前全区400余个防汛监控已实现AI高清化全覆盖,将视频清晰度从原先的流畅提高至高清,可视距离从老旧探头的约150米大幅增加至约250米,便于工作人员更直观地观察水量变化,更精准地做出灾害情况判断,同时也为后期基于图像变化智能分析汛情做好准备。

  二是集成“神经”,提升预警水平。运用数字化IP网络技术关联雨量监测和预警播报两套设备,一旦雨量监测达到山洪灾害预警阀值,预警信息便会自动同步发送给山洪灾害预警责任人和现场报警设备,及时通知危险区范围内的人员采取紧急避险措施。同时,配合灾害点位防汛视频监控,印证确认山洪灾害现场破坏程度,为精准投入救灾力量提供数据支持。目前现有19个山洪监测点位已全部完成多设备联动升级,实现密集区域现场预警有效半径达100米,空旷区域现场预警有效半径可达150米,进一步强化了山洪预警能力。

  三是强化“大脑”,稳固系统保障。引入基于AI图像识别技术的数字员工“大禹”,替代原先一天三次的监控故障人工排查,做到每隔5分钟自动登录防汛视频监控平台检查每个摄像头的工作情况,2分钟内便可完成全区全部防汛摄像头的故障排查,并同步将故障信息通过短信自动发送给工作人员,告知其尽快修复。“大禹”的投用将监控故障发现时间从原先的平均2小时缩短到5分钟,故障修复时间从原先的平均24小时缩短到6小时,极大地保障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完整运行,“大禹”投用以来已累计排查处置故障100余起。〔海曙区治水办(河长办)〕

  鄞州区“四管齐下”推进防汛备汛工作

  面对今年水旱灾害防御新形势新要求,鄞州区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防范”的工作方针,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严格落实水旱灾害防御责任,确保全区安全度汛。

  一是紧抓汛前检查,全面消除安全度汛隐患。建立水利工程防汛安全责任体系和各类涉水工程安全度汛责任制,按照“大范围检查、全方位覆盖、不留一处盲点死角”的排查要求,3月份已完成两轮防汛自查及重要行洪河道、水库山塘防汛工作,共出动1742人次、检查各类水工程575处。

  二是紧抓基础投入,不断提升洪涝防御能力。加快沿江强排能力建设,提升骨干河道行洪能力,加快推进楝树港泵站(排量40立方米/秒)、新杨木碶工程(排量128立方米/秒)的建设,二者预计都可在今年主汛期投入使用。针对在“烟花”台风超标准潮位时暴露出的堤防隐患,主汛期前完成奉化江、甬江堤防(杭甬高速-常洪隧道段)共计7.86公里不达标段堤防应急加高,将全线堤顶高程加高至4.13米,同时达到4.63米防御高程。

  三是紧抓内涝治理,注重强化应急能力建设。今年已完成排水管网检测120公里、清淤400公里。制定全区80个易涝积水点风险图、排涝对策图和抢险力量布防图。加快印象城周边雨污水管网修复项目前期进度,尽快修复商圈7.3公里管网393处病害,破解印象城商圈积水难题。抓紧推进3座高风险下穿通道应急改造,通过在下穿泵站内新建固定永磁泵,增加总计约3000立方米/秒强排能力,确保在主汛期前投用。

  四是紧抓监测预警,增强应急预测预警能力。加强对监测预警相关业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分批完成辖区内94处监测站和甬新河、沿山干河2个输水隧道等共计182个视频监控的维护保养。并计划于5月10日前完成阻水严重的违法违规建筑物、构筑物等突出问题清理整治。同时,强化多部门工作联动,增强防汛应急处置能力。〔鄞州区治水办(河长办)〕

  奉化区织牢 “三张网”

  全力打好防汛备汛“主动仗”

  今年以来,奉化区立足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实际,通过织密织牢“三张网”,早动员、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周密安排,重点防范,全力打好防汛备汛“主动仗”,坚决筑牢人民安全防线。

  一是提早部署,织紧“责任网”。第一时间成立水旱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防汛责任人。落实以行政首长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全区87座小型水库、349座注册山塘、10座海塘、43座水闸、2座闸站、33座农村小水电站、42段堤防“三个责任人”全部落实到位,7个镇(街道)的69处小流域山洪灾害责任人、预警员明确到人,并在主流媒体公示。

  二是严密排查,织密“整改网”。2月末下发《关于开展2022年度水旱灾害防御汛前大检查的通知》,督促各镇(街道)、水利工程运行及建设单位开展汛前自查。3月初,派出5个检查指导组分赴12个镇(街道),对全区防汛准备工作、水工程安全运行、工程安全度汛、监测预警体系、水利工程风险隐患及“短板”整改落实等进行全面检查。截至目前,共梳理发现水旱灾害风险35处,向责任单位下发整改反馈意见13份,已实现隐患整改闭环率100%。

  三是多点检测,织牢“预警网”。依托山洪小流域预警能力提升项目,强化基层防御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有135个水雨情遥测站点和44个小流域山洪水位预警站点,均已配备第三方专员维护。同时,进一步优化现有智慧水利系统,在考虑小流域当前土壤干湿程度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小流域山洪灾害预报模型构建,实现将“监测预警”提升到“预报预警”。〔奉化区治水办(河长办)〕

  慈溪市三措并举 确保平稳度汛

  慈溪市坚持底线思维,防为主、防为上,在入汛前加紧部署防汛措施,“精、早、实”多措并举,开展各项汛前准备工作,全力构筑汛期安全屏障。

  一是精准研判梳清汛情,做到心中有数。全面分析慈溪全市水文信息数据,检修水文测报设施,完善健全水雨情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及工作机制。今年以来慈溪市降雨量、降雨日数均较常年明显偏多,前三个月平均降雨量达407毫米。截至4月15日,沿山水库蓄水量5160万立方米,占汛控库容的68.7%。受双拉尼娜事件影响,今年汛期气候趋势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预计影响本地的台风个数较常年偏多,局地对流灾害较重。

  二是及早开展隐患排查,全面补齐漏洞。从2月下旬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汛前安全大检查,通过“基层自查+局级检查”方式,对水利设施和在建水利工程进行细致排摸,重点关注受去年“烟花”台风影响的水毁项目,对风险隐患实行清单化、销号式闭环管理,落实专项资金开展病险水库山塘整治与海闸维修加固工程,针对妨碍河道行洪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敦促各责任单位拆除阻水围堰,保证排涝畅通。截至目前,共检查96处水利防御情况,对发现的隐患已全部整改或落实管控,受“烟花”台风影响的水毁工程修复已完成80%。

  三是压实责任细化预案,健全防御体系。完善防汛工作预案,落实重要水利工程安全责任人,明确相关职责,压紧压实安全责任,强化固化责任意识,倡议3家水利施工企业各自组建防汛应急抢险队伍。截至目前,已落实全市水库、海塘、水闸、泵站、山塘等重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责任人104人,制订各类应急工作预案46个,全市6处重要在建水利工程已全部编订度汛方案。〔慈溪市治水办(河长办)〕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1-2019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