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张海文:奋力促进科技创新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2022-04-29 17:50:30 稿源: 人民政协报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海南考察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要完成建设海洋强国这个重大战略任务,必须下大力气发展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科技和装备是“国之大器”,是沿海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海洋竞争的核心是海洋高科技之争。海洋科技实力是衡量海洋国家科技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20世纪中叶以来,在世界科技大发展进程中,海洋科技发展也呈现出跨越式、更新换代式的飞跃。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是引领全球海洋治理新方向和新议题,推动构建海洋新秩序的最活跃、最具革命性因素;谁获得海洋科学新发现、海洋技术装备新突破,谁就获得海洋新资源开发、海洋生态养护、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领先优势;获得全球海洋治理议题的设置权和国际海洋新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就获得推动世界海洋秩序变革的主导地位。经过近70年的发展,我国海洋基础研究已经覆盖海洋各个学科,在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生物海洋学、海洋生态学、海洋化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并为海洋渔业、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发展,以及海洋安全和权益维护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科学指导和依据。部分海洋工程船舶已形成品牌。以“蛟龙”号、“海龙”号、“潜龙”号的“三龙体系”为代表的高新深海装备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深海装备制造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部分装备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我国海洋卫星事业从无到有,实力日益增强。从2002年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飞向太空,到2018年“中法海洋卫星”再入苍穹,我国海洋卫星已从单一型号发展到多种型谱,已从试验应用转向业务服务,正沿着系列化、业务化方向快速迈进。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形成50余项海洋能新技术、新装备,我国已成为亚洲首个、世界第三个实现兆瓦级潮流能并网发电的国家。海洋调查是海洋科研的基础,我国海洋调查船队已有包括“雪龙”号和“大洋一号”在内的成员船46艘,共承担了40多个部门和单位的近千项海洋调查任务;大洋科学考察和南北极科学考察持续获得重大进展。

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海洋高技术分为海洋探测技术、海洋开发技术、海洋装备制造技术、海洋新材料技术和海洋高技术服务等五个领域。其中,海洋探测技术是勘探开发海洋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固体矿产和海洋生物等资源的“利器”。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海洋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洋通用工程技术为主,包含20多个技术领域的海洋高新技术体系。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科技兴海战略的指引下,我国已基本实现浅水油气装备的自主设计建造,深海装备制造技术也已取得一定突破,部分海工船舶品牌效应明显,“海洋石油982”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深水钻井高端装备规模化、全系列作业能的形成,装备技术水平持续提高。

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海洋大国,未来30年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从海洋大国转变为海洋强国的关键期,抓住新的海洋科技革命难得的历史机遇,走创新驱动道路,是我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海工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还远不能适应国内国际深海油气开发的需要,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国外;海工企业扎堆于浅水和低端深水装备领域,高端、新型装备设计建造领域涉足相当有限。

“海权兴,则国兴”。百余年来,沧桑巨变,硕果累累,从“起于累土”到“九层之台”,中国海洋科学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在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努力推动中国海洋科学技术向“更深、更远、更新”领域进军,培育和创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使海洋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承担起中国海洋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

编辑: 崔燕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张海文:奋力促进科技创新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稿源: 人民政协报 2022-04-29 17:50:30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海南考察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要完成建设海洋强国这个重大战略任务,必须下大力气发展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科技和装备是“国之大器”,是沿海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海洋竞争的核心是海洋高科技之争。海洋科技实力是衡量海洋国家科技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20世纪中叶以来,在世界科技大发展进程中,海洋科技发展也呈现出跨越式、更新换代式的飞跃。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是引领全球海洋治理新方向和新议题,推动构建海洋新秩序的最活跃、最具革命性因素;谁获得海洋科学新发现、海洋技术装备新突破,谁就获得海洋新资源开发、海洋生态养护、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领先优势;获得全球海洋治理议题的设置权和国际海洋新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就获得推动世界海洋秩序变革的主导地位。经过近70年的发展,我国海洋基础研究已经覆盖海洋各个学科,在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生物海洋学、海洋生态学、海洋化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并为海洋渔业、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发展,以及海洋安全和权益维护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科学指导和依据。部分海洋工程船舶已形成品牌。以“蛟龙”号、“海龙”号、“潜龙”号的“三龙体系”为代表的高新深海装备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深海装备制造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部分装备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我国海洋卫星事业从无到有,实力日益增强。从2002年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飞向太空,到2018年“中法海洋卫星”再入苍穹,我国海洋卫星已从单一型号发展到多种型谱,已从试验应用转向业务服务,正沿着系列化、业务化方向快速迈进。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形成50余项海洋能新技术、新装备,我国已成为亚洲首个、世界第三个实现兆瓦级潮流能并网发电的国家。海洋调查是海洋科研的基础,我国海洋调查船队已有包括“雪龙”号和“大洋一号”在内的成员船46艘,共承担了40多个部门和单位的近千项海洋调查任务;大洋科学考察和南北极科学考察持续获得重大进展。

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海洋高技术分为海洋探测技术、海洋开发技术、海洋装备制造技术、海洋新材料技术和海洋高技术服务等五个领域。其中,海洋探测技术是勘探开发海洋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固体矿产和海洋生物等资源的“利器”。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海洋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洋通用工程技术为主,包含20多个技术领域的海洋高新技术体系。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科技兴海战略的指引下,我国已基本实现浅水油气装备的自主设计建造,深海装备制造技术也已取得一定突破,部分海工船舶品牌效应明显,“海洋石油982”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深水钻井高端装备规模化、全系列作业能的形成,装备技术水平持续提高。

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海洋大国,未来30年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从海洋大国转变为海洋强国的关键期,抓住新的海洋科技革命难得的历史机遇,走创新驱动道路,是我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海工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还远不能适应国内国际深海油气开发的需要,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国外;海工企业扎堆于浅水和低端深水装备领域,高端、新型装备设计建造领域涉足相当有限。

“海权兴,则国兴”。百余年来,沧桑巨变,硕果累累,从“起于累土”到“九层之台”,中国海洋科学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在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努力推动中国海洋科学技术向“更深、更远、更新”领域进军,培育和创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使海洋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承担起中国海洋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

编辑: 崔燕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