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宁波热点  >  五水共治  >  市级动态
宁波全方位筑牢水源地安全线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3-23 09:32:19

  皎口水库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节约用水,从你我做起。

  我市注册登记的水库大坝共有402座,总库容19亿立方米,其中,大中型水库32座,小型水库370座。

  随着水库群联网联调一期工程的完工,每天主供中心城区的白溪、周公宅、皎口、三溪浦、溪下、亭下、横山、横溪“八大水库”及市外的钦寸水库,将130多万吨优质原水汩汩输送而来,夏季用水高峰时日均超过160万吨,宁波中心城区水库直供水比例达100%。

  为让百姓喝上放心水,近年来,我市锚定“从源头做好水”的目标,在饮用水水源地建成了复合生态湿地、水源地涵养林、水土流失防护林等一大批护水项目。目前,宁波原水有限公司每年可供优质原水达7.2亿立方米,各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及Ⅱ类以上。

  水库放养鱼苗。

  自然涵养确保源头活水

  最是一年春光好,亭下水库上游已露春意,嫩枝新芽正值播绿时节。

  “我们在水库组织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已持续了17个年头。”亭下水库办公室主任王磊告诉记者,他们每年会根据种植地点选择树苗,比如库区淹没线附近选择涵养水源的池杉,在林区选择松树。“今年种的是冬青,既能绿化林区,又可保护水土,刚好配合亭下水库的林场和水源涵养林一二期工程。”

  亭下水库每年可向宁波中心城区供应超过6500万立方米的优质原水。在亭下水库周围,拥有14543亩生态公益林,对保障水库水质清澈甘洌功不可没。为保护水源,2011年到2014年,亭下水库生态涵养林一二期工程先后实施,拓展造林面积近300亩,新增池杉、竹柳近万株,以林养水,从而调节、改善水源流量和水质。

  在水库源头建设大型复合生态湿地工程,把皎口水库库尾一片废弃鱼塘打造成宁波首个水环境生态湿地,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创新型人工湿地类型。盛夏时节,湿地各种水生植物竞相盛放,时常可见白鹭翩飞。“这片湿地通过水生、陆生、沉水等27种植物14道净化程序,大大提高对来水的脱氮除磷处理效果,有效提升入库水质。”皎口水库管理站负责人蔡天德说。

  今年年初,位于海曙区横街镇的溪下水库,在库尾打造芝溪岙区域绿化工程,种植了约2万平方米的绿化植物,大大增强了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库水质、美化库区环境的作用。

  皎口水库复合生态湿地。

  净水渔业助力水质提升

  目前宁波中心城区水库直供水比例达100%,在确保水库水质这件事上,从未放松。

  “这些小鱼能起到维持水生态平衡和提升水库水质的作用,所以水库会定期组织进行放养,每年按计划完成投放生态鱼苗5000多公斤。”近日,在皎口水库二级放养平台,工作人员将一筐鲢鱼鱼苗缓缓倒入水库中。

  “在水库开展净水渔业研究已有多年,投放的鱼苗主要为鲢鱼、鳙鱼。别看这些鱼体型不大,它们可是成熟的‘净水卫士’,对水环境保护很有益处。”皎口水库工作人员唐炜说。

  近年来,随着部分水库水体富营养趋势上升、浮游植物生长异常现象加剧,通过平衡水库渔业养殖来实现水质优化,是各大水库的研究课题之一,各水库渔业养殖的方向,逐渐从经济效益向生态效益转变,主要就是为了保障城区供水安全。

  “听起来简单的养鱼,对水库来说却大有学问。”原水公司水资源管理专家、“博士后”郝虎林说,一般水库会在冬季放养鱼苗,气候环境及水温较利于鱼苗存活,前阶段皎口水库主要投放鲢鱼、青鱼、草鱼等深水层鱼苗,周公宅水库以鳊鱼、鳙鱼、鲢鱼混养为主,净水渔业的关键技术集中在鱼苗的放养、捕捞和比例控制上,并且要根据水环境状况进行放养比例的调整。

  目前,我市的白溪、横山等水库均实施净水生态渔业管理,科学调研和测算渔业养殖过程中鱼苗捕捞规格、最佳放养品种和比例等技术参数,形成了统一的渔业放养规范。

  三溪浦水库。

  上游思维变被动为主动

  宁海县岔路镇山洋村,位于白溪水库上游,村庄距离水库仅1.5公里。自白溪水库建成以来,该村相继进行了公厕改造、污水零直排处理,如今的“河道保洁”和“垃圾翻运下山”等做法也被推广。

  山洋村有村民460多户,以老年人居多。早在2012年,浙江省还没有提出“五水共治”的时候,该村就“自掏腰包”将村里因历史原因留存的500多个露天粪坑进行填埋,为村民改造厕所,还将厨房排水管道也一并接入污水管网。后来,以“五水共治”为契机,该村又一鼓作气,拆除了牛棚猪棚。“为了保护下游水源地,村里很早就推广‘垃圾分类’,能降解的厨余垃圾留村,诸如塑料袋、饮料瓶等垃圾一律通过岔路镇翻运下山。”山洋村党支部书记柴来兴告诉记者。

  山洋村只是我市众多水库上游村庄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为保护水源地,近年来除了对上游村庄的治理,各大水库还在严密构筑生态防护网、加大水政监察力度、健全水质监测体系、加强水源地保护宣传等方面真抓实干,确保供水水量水质“双稳”。

  物理隔离方面,截至2021年底,我市境内八大水库共建设铁丝网隔离防护栏46.6公里,做到了应围尽围。比如,在三溪浦水库外围与毗邻的海丝公园交界处竖起了6.47公里的绿色隔离网,设立了数十个界标、警示牌和禁令标志牌;亭下水库在有一定人流量、易接触水源的周边区域安装了隔离防护设施;白溪水库、周公宅水库、皎口水库等也在部分易下水处围起了铁丝网防护栏,切断了有些市民进库烧烤、野泳、钓鱼的通道,起到了一定的隔离作用。这些物理隔离法,不仅保护了人身安全,也为库区拉起了一道“水环境保护线”。

  智慧管理方面,我市在八大水库库区重要路口安装了百余个巡视摄像头,24小时监管库面动态,设置进出水源地保护区范围时手机短信提醒。同时,通过无人机巡护、5G无人船巡逻等方式,扩大巡查覆盖面积,实现智慧水域监控,确保八大“水缸”的原水更加清澈、甘甜。

  记者 王博 通讯员 应海蓉 葛顶峰 邬再军 文/摄

宁波全方位筑牢水源地安全线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3-23 09:32:19

  皎口水库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节约用水,从你我做起。

  我市注册登记的水库大坝共有402座,总库容19亿立方米,其中,大中型水库32座,小型水库370座。

  随着水库群联网联调一期工程的完工,每天主供中心城区的白溪、周公宅、皎口、三溪浦、溪下、亭下、横山、横溪“八大水库”及市外的钦寸水库,将130多万吨优质原水汩汩输送而来,夏季用水高峰时日均超过160万吨,宁波中心城区水库直供水比例达100%。

  为让百姓喝上放心水,近年来,我市锚定“从源头做好水”的目标,在饮用水水源地建成了复合生态湿地、水源地涵养林、水土流失防护林等一大批护水项目。目前,宁波原水有限公司每年可供优质原水达7.2亿立方米,各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及Ⅱ类以上。

  水库放养鱼苗。

  自然涵养确保源头活水

  最是一年春光好,亭下水库上游已露春意,嫩枝新芽正值播绿时节。

  “我们在水库组织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已持续了17个年头。”亭下水库办公室主任王磊告诉记者,他们每年会根据种植地点选择树苗,比如库区淹没线附近选择涵养水源的池杉,在林区选择松树。“今年种的是冬青,既能绿化林区,又可保护水土,刚好配合亭下水库的林场和水源涵养林一二期工程。”

  亭下水库每年可向宁波中心城区供应超过6500万立方米的优质原水。在亭下水库周围,拥有14543亩生态公益林,对保障水库水质清澈甘洌功不可没。为保护水源,2011年到2014年,亭下水库生态涵养林一二期工程先后实施,拓展造林面积近300亩,新增池杉、竹柳近万株,以林养水,从而调节、改善水源流量和水质。

  在水库源头建设大型复合生态湿地工程,把皎口水库库尾一片废弃鱼塘打造成宁波首个水环境生态湿地,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创新型人工湿地类型。盛夏时节,湿地各种水生植物竞相盛放,时常可见白鹭翩飞。“这片湿地通过水生、陆生、沉水等27种植物14道净化程序,大大提高对来水的脱氮除磷处理效果,有效提升入库水质。”皎口水库管理站负责人蔡天德说。

  今年年初,位于海曙区横街镇的溪下水库,在库尾打造芝溪岙区域绿化工程,种植了约2万平方米的绿化植物,大大增强了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库水质、美化库区环境的作用。

  皎口水库复合生态湿地。

  净水渔业助力水质提升

  目前宁波中心城区水库直供水比例达100%,在确保水库水质这件事上,从未放松。

  “这些小鱼能起到维持水生态平衡和提升水库水质的作用,所以水库会定期组织进行放养,每年按计划完成投放生态鱼苗5000多公斤。”近日,在皎口水库二级放养平台,工作人员将一筐鲢鱼鱼苗缓缓倒入水库中。

  “在水库开展净水渔业研究已有多年,投放的鱼苗主要为鲢鱼、鳙鱼。别看这些鱼体型不大,它们可是成熟的‘净水卫士’,对水环境保护很有益处。”皎口水库工作人员唐炜说。

  近年来,随着部分水库水体富营养趋势上升、浮游植物生长异常现象加剧,通过平衡水库渔业养殖来实现水质优化,是各大水库的研究课题之一,各水库渔业养殖的方向,逐渐从经济效益向生态效益转变,主要就是为了保障城区供水安全。

  “听起来简单的养鱼,对水库来说却大有学问。”原水公司水资源管理专家、“博士后”郝虎林说,一般水库会在冬季放养鱼苗,气候环境及水温较利于鱼苗存活,前阶段皎口水库主要投放鲢鱼、青鱼、草鱼等深水层鱼苗,周公宅水库以鳊鱼、鳙鱼、鲢鱼混养为主,净水渔业的关键技术集中在鱼苗的放养、捕捞和比例控制上,并且要根据水环境状况进行放养比例的调整。

  目前,我市的白溪、横山等水库均实施净水生态渔业管理,科学调研和测算渔业养殖过程中鱼苗捕捞规格、最佳放养品种和比例等技术参数,形成了统一的渔业放养规范。

  三溪浦水库。

  上游思维变被动为主动

  宁海县岔路镇山洋村,位于白溪水库上游,村庄距离水库仅1.5公里。自白溪水库建成以来,该村相继进行了公厕改造、污水零直排处理,如今的“河道保洁”和“垃圾翻运下山”等做法也被推广。

  山洋村有村民460多户,以老年人居多。早在2012年,浙江省还没有提出“五水共治”的时候,该村就“自掏腰包”将村里因历史原因留存的500多个露天粪坑进行填埋,为村民改造厕所,还将厨房排水管道也一并接入污水管网。后来,以“五水共治”为契机,该村又一鼓作气,拆除了牛棚猪棚。“为了保护下游水源地,村里很早就推广‘垃圾分类’,能降解的厨余垃圾留村,诸如塑料袋、饮料瓶等垃圾一律通过岔路镇翻运下山。”山洋村党支部书记柴来兴告诉记者。

  山洋村只是我市众多水库上游村庄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为保护水源地,近年来除了对上游村庄的治理,各大水库还在严密构筑生态防护网、加大水政监察力度、健全水质监测体系、加强水源地保护宣传等方面真抓实干,确保供水水量水质“双稳”。

  物理隔离方面,截至2021年底,我市境内八大水库共建设铁丝网隔离防护栏46.6公里,做到了应围尽围。比如,在三溪浦水库外围与毗邻的海丝公园交界处竖起了6.47公里的绿色隔离网,设立了数十个界标、警示牌和禁令标志牌;亭下水库在有一定人流量、易接触水源的周边区域安装了隔离防护设施;白溪水库、周公宅水库、皎口水库等也在部分易下水处围起了铁丝网防护栏,切断了有些市民进库烧烤、野泳、钓鱼的通道,起到了一定的隔离作用。这些物理隔离法,不仅保护了人身安全,也为库区拉起了一道“水环境保护线”。

  智慧管理方面,我市在八大水库库区重要路口安装了百余个巡视摄像头,24小时监管库面动态,设置进出水源地保护区范围时手机短信提醒。同时,通过无人机巡护、5G无人船巡逻等方式,扩大巡查覆盖面积,实现智慧水域监控,确保八大“水缸”的原水更加清澈、甘甜。

  记者 王博 通讯员 应海蓉 葛顶峰 邬再军 文/摄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1-2019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