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午后,67岁的刘阿姨和邻居一行4人朝着昆亭村上刘公园走来,一路有说有笑,怡然自得。“已经习惯饭后都来这里散散步了,风景好、空气好,真是一块家门口的‘宝地’!”
刘阿姨的家在春晓街道昆亭村,村庄水资源丰富。近年来,北仑大力实施村庄水环境综合提升工程,昆亭村的人居环境有了显著变化。昔日杂草丛生的荒芜之地,变身为占地7500平方米的上刘公园。“改头换面”的还有贯穿整个村的昆亭大溪坑,全长2000多米,经过阶梯式改造后,既美观又保证常年有水。清流绕村过、墙体美如画……昆亭村的美丽蜕变只是北仑治水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北仑区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治水、亲水、兴水”为主要任务,不断提升区域水环境治理水平,绘就了一幅绿水青山美丽画卷。
污染源头做减法,绘就“生态美”
通过截污纳管、面源减污等治理措施,着力削减源头污染,形成了制度规范、设施完善、处置高效的污水处理新格局。
源头管控精细化。完善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及截污工程,全域建成污水管网2010公里。在现有道路污水主管全覆盖基础上,大力推进污水支管管网建设,实现污水主管和支管无缝对接。对主管网附近未纳管的,列入截污纳管“最后50米”改造计划。对无法纳管的村级小微企业废水、废油全部收集转运,杜绝乱排现象。
污水处理标准化。区域内有新周、岩东、小港、春晓、白峰、柴桥6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全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其中,新周污水处理厂经改造提升后达到类Ⅳ类水出水标准。此外,亚浆、逸盛等大型企业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区域日均污水处理总能力达64万余吨。
管网养护专业化。实行“两级管养,属地为主”的管理模式,区级层面成立宁波北仑岩东排水设施运维管理有限公司,对主城区排水管网以及餐饮等涉洗行业共计550个隔油池,统一实施专业化的日常运维。10个街道成立城镇公用设施管理站,负责辖区内污水设施维养管理,确保“清水”绕城。
综合治理做加法,绘就“形态美”
以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为目标,不断提升水质提标工作质效。全区12个区控以上断面水质和9条入海河流水质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全部达到III类水标准,达标率和优良率实现双100%。
景观提升,展现水美风貌。实施湖库整治、清淤疏浚等专项行动,累计清淤237万方,绿化村庄河岸90余万平方米。规划“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在溪坑周边建造游步道、栈道,增修沿渠景观池、景观亭、亲水平台等景观化小品,满足居民休闲亲水需求。
科学修复,筑牢生态屏障。加大与科研院校合作力度,定期实施增殖放流项目。如梅山湾经过多年增殖放流,目前可探知的鱼、虾、贝、藻及鸟类等主流生物已增至80余种。同时,通过植物替代法,开展互花米草等外侵物种防范治理,清除互花米草100余亩。
文化挖掘,彰显地方特色。加强水文化设施建设,依托文化赋能,打造精品生态河埠头,将洗涤污水统一纳管处理,配套建设廊架、凉亭,成为周边居民文化熏陶、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的新阵地,目前全区已建成生态河埠头300余座。
产业融合做乘法,绘就“业态美”
善用水资源,做活水文章,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北仑结合“美丽乡村”和“精品线路”建设,打造美丽家园,释放生态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探索“乡村水旅”新模式。将沿溪古居改造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民居民宿、农家乐等,同步治理水环境问题,实现开发与治理良性互动。以水为媒,打造“秀美山川线”“激情海岸线”等11条精品线路,有力带动周边百姓创收。目前全区共有民居民宿70余家,其中,春晓街道6号美墅馆曾荣获浙江省醉美乡愁民宿、宁波市三叶级客栈等称号。
打造“节水兴农”新业态。深挖农业节水潜力,积极开展农业节水灌溉,重点围绕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开展农田水利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累计建成灌区45个,其中省级节水型灌区2个,大大提升了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依托灌溉优势,全区建成精品产业园区(基地)13个、产业示范点44个,面积达1.5万亩,呈现多元发展、多点开花的局面。
发展“亲水运动”新产业。依托梅山湾丰富的生态资源,打造“万人沙滩”“帆船游艇”等休闲亲水环境,每年定期举办“家庭帆船赛”“皮划艇赛”等运动赛事,中国足球协会沙滩足球训练中心等落户梅山。年均接待游客160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超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