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 宁波风帆劲起正当时
2022-03-02 16:29: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专题】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 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

  记者殷聪冯瑄王岚张正伟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国领先,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势崛起,传统优势产业生机勃发,数字经济的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形成裂变效应,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涌现一批代表“中国制造”的领军企业、知名品牌。科技创新实力大幅提升,甬江科创区成为重要创新策源中心,三大科创高地初步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城市取得重大突破。

  ——摘自市党代会报告

  市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是宁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波既面临进位跨越的重大机遇,又面临不进则退的挑战考验。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是宁波坚决扛起锻造硬核力量、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当好模范生,共同富裕先行的历史使命,是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智造力量”与“科创力量”。如何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市党代表,听取他们的真知灼见。

  擦亮甬江科创区人才金港城市名片

  市党代表周方涛

  随着甬江科创区的加速建设,这张甬城未来的城市名片将逐步成为宁波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城市,奋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引领力和全省带动力的高水平人才首选地、创新策源地及产业集聚地的关键点、核心区。

  “打响甬江科创区人才金港的城市名片,有利于提升宁波引才、育才的辨识度。”在镇海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方涛看来,宁波应以全球视野、未来眼光,吸纳全球人才、迭代产业业态、优化创新生态,加快建设甬江两岸科创人才金港,厚植甬江科创区人才基因、科创内涵。

  周方涛代表认为,目前擦亮甬江科创区人才金港城市名片的难点在于,如何强化统筹,聚焦定位、政策、资源,加大整合力度,凝聚合力。

  周方涛代表建议,在定位上,宁波可加强集群作战、全域协同意识,结合甬江科创区城市设计功能,从市级层面对各区县(市)引才定位予以明确,并与全市总体规划相匹配,形成错位发展、良性竞争。

  比如,镇海区已经落地中科院材料所、甬江实验室、甬江理工大学(暂名)等平台,可重点引进和集聚新材料、集成电路基础应用研发、产业技术研究等方面的人才;其他区县(市)也可结合现有基础和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重点引才方向。

  此外,宁波应坚持全市上下一盘棋,不仅要在政策、支持力度上保持均衡统一,也要鼓励各区县(市)根据全市统筹的发展定位,实行专项政策,形成联动发展、错位竞争的格局。与此同时,宁波可通过总体统筹,强化甬江科创区空间资源、创新资源、人才资源的共享共用。

  加大高精尖人才培育力度

  市党代表王学泽

  “宁波无论是在人才政策、营商环境方面,还是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上,都做得很好。未来五年,宁波更是要在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城市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我坚信,这个目标宁波一定能完成。”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学泽对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新目标高度认同,“基础扎实、正当其时”。

  在王学泽代表看来,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资源。江丰电子能够在落户宁波后迅速崛起,并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靠的就是高精尖人才的培育。

  去年,江丰电子主持完成的“超高纯铝钛铜钽金属溅射靶材制备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是5年来首个由甬企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国家技术发明奖。

  “不光如此,江丰电子溅射靶材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已稳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高精尖人才的日夜攻关。”他认为,宁波要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城市,需要加大高精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企业要做大做强,同样如此。

  在王学泽代表看来,引才要强化重点人才工程的统领作用,聚焦宁波重点打造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避免因“撒大网”“盲目引才”造成服务打折。

  与此同时,宁波应做大做强载体平台,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可以将人才招引交给企业、高校院所来实施,让市场为人才的能力提升、作用发挥提供更大的舞台;要建立一套以人才资本价值实现为导向、分配机制和能力业绩为导向的科学评价长期机制,真正做到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优化创新平台软环境

  市党代表金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融合,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宁波将力争在5年内实现科技创新实力大幅提升,甬江科创区成为重要创新策源中心,三大科创高地初步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城市取得重大突破。

  “作为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重要内容之一,甬江科创区以及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的打造,将让甬江两岸面貌一新。”镇海区庄市街道党工委书记,宁波市大学科技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金燕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在她看来,随着甬江实验室和甬江理工大学(暂名)在镇海落户、建设,镇海将汇聚大量高层次人才,社会各界对甬江科创区的关注度将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甬江两岸统筹谋划、一体开发、同步推进、共塑形象有着更高的期待。宁波可借机优化创新平台的软环境,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同时,吸引更多优质人才在此集聚。

  以甬江滨水岸线为例,宁波在统一规划中可让甬江两岸从生产性为主的岸线转为生活性为主的岸线,科学布局体育运动、休闲娱乐及滨水绿道等场所与设施,严格实施甬江生态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妥善处理好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与此同时,随着大量高层次人才的汇聚,甬江实验室也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建设,为科研人员提供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与甬江实验室A区一河之隔的庄市老街是宁波商帮文化的重要起源地,至今仍保留着众多商帮文化遗迹。宁波可对庄市老街进行保护性开发,为甬江实验室配套建设科创服务、商务会谈、休闲娱乐的场所与设施,将庄市老街打造成甬江实验室的城市客厅及综合配套中心。

  打好工业土地全域治理攻坚战

  市党代表严岩平

  随着宁波制造的加速崛起,工业用地不足成为宁波面临的一大难点、痛点。鄞州区经信局局长、党委书记、一级调研员严岩平坦言,以鄞州区为例,该区工业用地总量约8万亩,但规上工业企业用地却只有2万亩,“规上企业以25%的用地贡献了75%的GDP,却经常遇到找地难,这种倒挂情况亟须解决”。

  一方面,优质企业亟待拓展土地快速发展却一地难求;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亩均效益低下不得不通过租赁厂区维持生计。要改变现状,惟有通过深挖广拓存量空间、精准高效配置资源,有效破解产业发展空间从哪来、怎么用的问题,探索出一条向存量要空间、要效益的工业土地综合整治新路。

  近年来,鄞州区通过大力开展工业土地全域治理,引导工业企业在有限的空间内产生更高的效益。同时,该区借助体制机制创新,先后推出土地征收、归宗连片开发、小微企业入园等多种工业土地全域治理模式,取得良好成效,但是也遇到了不少难点、卡点,“像土地征收这一模式,不断走高的土地价格,也会让财政力不从心”。

  严岩平代表认为,打好工业土地全域治理攻坚战,是破解鄞州乃至全市工业用地不足这一瓶颈的“最优解”。以单一主体收购归宗连片开发为例,该模式既可以有效解决原有村镇工业区散乱污企业的遗留问题,也可以通过提高容积率,进行二次开发,引进更多优质企业,实现政府管理与企业增收的双赢。

  在严岩平代表看来,工业土地全域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细水长流。宁波应统筹做好产业布局,尽量将土地资源供给“产蛋多”“飞得远”的优质企业,提高工业用地的亩均效益。另一方面,可加大政策对工业土地全域治理的支持力度,特别是通过“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开展老旧厂房改造,使“退二优二”“三产反哺二产”等方式加速在全市推广。

  抢抓智造新机遇让老树开新花

  市党代表翁珊珊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宁波要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让传统优势产业生机勃发。“如何实现老树开新花?在新一代科技革命以及产业变革加速融合的当下,通过智能制造不断降本、增效、提质,将是宁波纺织服装企业乃至其他传统优势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在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办主任、集团工会委员翁珊珊看来,没有传统的产业,只有传统的思维。

  步入雅戈尔智能工厂,参观者会感觉眼前一亮。实现“规模化”“个性化”兼容的车间,不仅让雅戈尔的大单生产周期从45天缩短到32天,量体定制周期也由15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特殊情况下单件定制周期可缩短至2天。

  在翁珊珊代表看来,发展智能制造是一次为全产业链深度赋能的机遇,只有紧紧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实现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才能真正为服装产业插上新一轮腾飞的翅膀。

  面对如今的智能制造大潮,企业不能“等靠要”,应主动拥抱新技术、融入新领域,这就需要让创新理念延伸到智能制造的各个环节,以智能制造为驱动力,向产业链上下游发力。

  “相关数据显示,宁波智能制造起步较早,‘十三五’期间,宁波7942家规上企业共实施技术改造项目8761个,一批制造业企业已开始向智能制造要红利。”翁珊珊代表说,与规上企业相比,宁波仍有不少中小微企业不了解智能制造,不愿投,不敢投。引导中小微企业加速转型升级,是传统优势产业实现生机勃发、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

  翁珊珊代表建议,宁波应继续加大对智能制造的扶持、推广力度。以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逐步推进智能制造。

  让生物医药产业乘风前行

  市党代表李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承载着产业结构转型和弯道超车的希望。”看到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势崛起作为未来五年宁波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重要举措,艾美卫信生物药业(浙江)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李强略显激动。

  作为一名身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一线的市党代表,李强经历了艾美卫信在宁波发展的全过程。他告诉记者,自2018年艾美卫信新型细菌性疫苗项目正式落户宁海以来,艾美卫信两款肺炎系列疫苗已完成Ⅲ期临床样品的制备工作,预计2023年到2024年,艾美卫信将实现新产品的上市销售,并逐渐创造价值。

  不光是艾美卫信,随着近年来大项目、优质项目的不断培育与引进,宁波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宁波工业新的增长点。但同样需要看到,宁波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较小,专业人才匮乏以及尚未形成的产业链也制约了宁波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李强代表认为,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快、居民健康需求提升、全民医保水平持续提升以及当前疫情的复杂多变,都为生物医药产业带来了庞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宁波可积极拥抱风口,加快培育生物医药产业,让其乘风前行。

  李强代表建议,宁波可细化生物医药产业“十四五”规划,加强生物医药产业顶层设计,加大高层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与此同时,宁波需要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生物医药龙头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和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吸引更多生物医药产业人才落户宁波;支持科技创新,引导更多生物医药企业上市。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 宁波风帆劲起正当时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3-02 16:29:00

  记者殷聪冯瑄王岚张正伟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国领先,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势崛起,传统优势产业生机勃发,数字经济的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形成裂变效应,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涌现一批代表“中国制造”的领军企业、知名品牌。科技创新实力大幅提升,甬江科创区成为重要创新策源中心,三大科创高地初步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城市取得重大突破。

  ——摘自市党代会报告

  市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是宁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波既面临进位跨越的重大机遇,又面临不进则退的挑战考验。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是宁波坚决扛起锻造硬核力量、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当好模范生,共同富裕先行的历史使命,是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智造力量”与“科创力量”。如何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市党代表,听取他们的真知灼见。

  擦亮甬江科创区人才金港城市名片

  市党代表周方涛

  随着甬江科创区的加速建设,这张甬城未来的城市名片将逐步成为宁波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城市,奋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引领力和全省带动力的高水平人才首选地、创新策源地及产业集聚地的关键点、核心区。

  “打响甬江科创区人才金港的城市名片,有利于提升宁波引才、育才的辨识度。”在镇海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方涛看来,宁波应以全球视野、未来眼光,吸纳全球人才、迭代产业业态、优化创新生态,加快建设甬江两岸科创人才金港,厚植甬江科创区人才基因、科创内涵。

  周方涛代表认为,目前擦亮甬江科创区人才金港城市名片的难点在于,如何强化统筹,聚焦定位、政策、资源,加大整合力度,凝聚合力。

  周方涛代表建议,在定位上,宁波可加强集群作战、全域协同意识,结合甬江科创区城市设计功能,从市级层面对各区县(市)引才定位予以明确,并与全市总体规划相匹配,形成错位发展、良性竞争。

  比如,镇海区已经落地中科院材料所、甬江实验室、甬江理工大学(暂名)等平台,可重点引进和集聚新材料、集成电路基础应用研发、产业技术研究等方面的人才;其他区县(市)也可结合现有基础和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重点引才方向。

  此外,宁波应坚持全市上下一盘棋,不仅要在政策、支持力度上保持均衡统一,也要鼓励各区县(市)根据全市统筹的发展定位,实行专项政策,形成联动发展、错位竞争的格局。与此同时,宁波可通过总体统筹,强化甬江科创区空间资源、创新资源、人才资源的共享共用。

  加大高精尖人才培育力度

  市党代表王学泽

  “宁波无论是在人才政策、营商环境方面,还是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上,都做得很好。未来五年,宁波更是要在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城市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我坚信,这个目标宁波一定能完成。”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学泽对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新目标高度认同,“基础扎实、正当其时”。

  在王学泽代表看来,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资源。江丰电子能够在落户宁波后迅速崛起,并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靠的就是高精尖人才的培育。

  去年,江丰电子主持完成的“超高纯铝钛铜钽金属溅射靶材制备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是5年来首个由甬企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国家技术发明奖。

  “不光如此,江丰电子溅射靶材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已稳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高精尖人才的日夜攻关。”他认为,宁波要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城市,需要加大高精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企业要做大做强,同样如此。

  在王学泽代表看来,引才要强化重点人才工程的统领作用,聚焦宁波重点打造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避免因“撒大网”“盲目引才”造成服务打折。

  与此同时,宁波应做大做强载体平台,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可以将人才招引交给企业、高校院所来实施,让市场为人才的能力提升、作用发挥提供更大的舞台;要建立一套以人才资本价值实现为导向、分配机制和能力业绩为导向的科学评价长期机制,真正做到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优化创新平台软环境

  市党代表金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融合,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宁波将力争在5年内实现科技创新实力大幅提升,甬江科创区成为重要创新策源中心,三大科创高地初步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城市取得重大突破。

  “作为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重要内容之一,甬江科创区以及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的打造,将让甬江两岸面貌一新。”镇海区庄市街道党工委书记,宁波市大学科技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金燕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在她看来,随着甬江实验室和甬江理工大学(暂名)在镇海落户、建设,镇海将汇聚大量高层次人才,社会各界对甬江科创区的关注度将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甬江两岸统筹谋划、一体开发、同步推进、共塑形象有着更高的期待。宁波可借机优化创新平台的软环境,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同时,吸引更多优质人才在此集聚。

  以甬江滨水岸线为例,宁波在统一规划中可让甬江两岸从生产性为主的岸线转为生活性为主的岸线,科学布局体育运动、休闲娱乐及滨水绿道等场所与设施,严格实施甬江生态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妥善处理好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与此同时,随着大量高层次人才的汇聚,甬江实验室也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建设,为科研人员提供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与甬江实验室A区一河之隔的庄市老街是宁波商帮文化的重要起源地,至今仍保留着众多商帮文化遗迹。宁波可对庄市老街进行保护性开发,为甬江实验室配套建设科创服务、商务会谈、休闲娱乐的场所与设施,将庄市老街打造成甬江实验室的城市客厅及综合配套中心。

  打好工业土地全域治理攻坚战

  市党代表严岩平

  随着宁波制造的加速崛起,工业用地不足成为宁波面临的一大难点、痛点。鄞州区经信局局长、党委书记、一级调研员严岩平坦言,以鄞州区为例,该区工业用地总量约8万亩,但规上工业企业用地却只有2万亩,“规上企业以25%的用地贡献了75%的GDP,却经常遇到找地难,这种倒挂情况亟须解决”。

  一方面,优质企业亟待拓展土地快速发展却一地难求;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亩均效益低下不得不通过租赁厂区维持生计。要改变现状,惟有通过深挖广拓存量空间、精准高效配置资源,有效破解产业发展空间从哪来、怎么用的问题,探索出一条向存量要空间、要效益的工业土地综合整治新路。

  近年来,鄞州区通过大力开展工业土地全域治理,引导工业企业在有限的空间内产生更高的效益。同时,该区借助体制机制创新,先后推出土地征收、归宗连片开发、小微企业入园等多种工业土地全域治理模式,取得良好成效,但是也遇到了不少难点、卡点,“像土地征收这一模式,不断走高的土地价格,也会让财政力不从心”。

  严岩平代表认为,打好工业土地全域治理攻坚战,是破解鄞州乃至全市工业用地不足这一瓶颈的“最优解”。以单一主体收购归宗连片开发为例,该模式既可以有效解决原有村镇工业区散乱污企业的遗留问题,也可以通过提高容积率,进行二次开发,引进更多优质企业,实现政府管理与企业增收的双赢。

  在严岩平代表看来,工业土地全域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细水长流。宁波应统筹做好产业布局,尽量将土地资源供给“产蛋多”“飞得远”的优质企业,提高工业用地的亩均效益。另一方面,可加大政策对工业土地全域治理的支持力度,特别是通过“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开展老旧厂房改造,使“退二优二”“三产反哺二产”等方式加速在全市推广。

  抢抓智造新机遇让老树开新花

  市党代表翁珊珊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宁波要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让传统优势产业生机勃发。“如何实现老树开新花?在新一代科技革命以及产业变革加速融合的当下,通过智能制造不断降本、增效、提质,将是宁波纺织服装企业乃至其他传统优势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在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办主任、集团工会委员翁珊珊看来,没有传统的产业,只有传统的思维。

  步入雅戈尔智能工厂,参观者会感觉眼前一亮。实现“规模化”“个性化”兼容的车间,不仅让雅戈尔的大单生产周期从45天缩短到32天,量体定制周期也由15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特殊情况下单件定制周期可缩短至2天。

  在翁珊珊代表看来,发展智能制造是一次为全产业链深度赋能的机遇,只有紧紧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实现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才能真正为服装产业插上新一轮腾飞的翅膀。

  面对如今的智能制造大潮,企业不能“等靠要”,应主动拥抱新技术、融入新领域,这就需要让创新理念延伸到智能制造的各个环节,以智能制造为驱动力,向产业链上下游发力。

  “相关数据显示,宁波智能制造起步较早,‘十三五’期间,宁波7942家规上企业共实施技术改造项目8761个,一批制造业企业已开始向智能制造要红利。”翁珊珊代表说,与规上企业相比,宁波仍有不少中小微企业不了解智能制造,不愿投,不敢投。引导中小微企业加速转型升级,是传统优势产业实现生机勃发、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

  翁珊珊代表建议,宁波应继续加大对智能制造的扶持、推广力度。以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逐步推进智能制造。

  让生物医药产业乘风前行

  市党代表李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承载着产业结构转型和弯道超车的希望。”看到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势崛起作为未来五年宁波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重要举措,艾美卫信生物药业(浙江)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李强略显激动。

  作为一名身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一线的市党代表,李强经历了艾美卫信在宁波发展的全过程。他告诉记者,自2018年艾美卫信新型细菌性疫苗项目正式落户宁海以来,艾美卫信两款肺炎系列疫苗已完成Ⅲ期临床样品的制备工作,预计2023年到2024年,艾美卫信将实现新产品的上市销售,并逐渐创造价值。

  不光是艾美卫信,随着近年来大项目、优质项目的不断培育与引进,宁波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宁波工业新的增长点。但同样需要看到,宁波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较小,专业人才匮乏以及尚未形成的产业链也制约了宁波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李强代表认为,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快、居民健康需求提升、全民医保水平持续提升以及当前疫情的复杂多变,都为生物医药产业带来了庞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宁波可积极拥抱风口,加快培育生物医药产业,让其乘风前行。

  李强代表建议,宁波可细化生物医药产业“十四五”规划,加强生物医药产业顶层设计,加大高层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与此同时,宁波需要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生物医药龙头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和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吸引更多生物医药产业人才落户宁波;支持科技创新,引导更多生物医药企业上市。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